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文 | 南嘉魚


迄今為止,你遇到過多少邁不過去的坎?

你可能已經不記得了。

但每次快要放棄時,不知從哪冒出一股勁,硬拉著你走了出來。

再回頭看時,那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卻很難忘記。

是誰說的:成年人的每一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回顧一下,自己有多勇敢。



01


2018年9月,上海浦東。

在錦繡坊的街道上,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整條街的欄杆,都被穿上了毛衣,量身定製的一樣!

又過幾天,事情變得更蹊蹺了:欄杆上竟“長出”各種各樣的小生命,有鹿,熊貓,雪人,還有各種花花草草!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行人不禁駐足,才發現:不遠處,有一個女孩子,她梳著齊劉海,穿著毛織的鏤空罩衫,手裡握著織針,忙不停地穿插、穿插......

沒多久,一朵紅玫瑰誕生了。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看著手中的玫瑰花,女孩嘴角上揚了一下。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大小玩偶500個,覆蓋欄杆500米。” 這是女孩毛晚和她朋友歷時4個月的成果。

她不是志願者,也不是行為藝術家。

她只是一名寶媽,曾飽受產後抑鬱的折磨。


她沒有什麼大的願望,只是想通過努力:

“喚起大家對產後抑鬱的重視。”

“在快節奏的上海,想讓所有媽媽的心,一起靜下來。”


120天,一個90後媽媽腰坐酸了,手磨破了,只為給產後抑鬱的你一些力量,向你證明:會找到出口的,別害怕!

原來,抑鬱的人,也可以如此強大。

武志紅老師曾說:人最落魄的時候,或許是最具力量的時刻!說的大概就是這位媽媽吧。



02


知乎上,看到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救筆記》。

一個小姑娘寫的。

她抑鬱的時候,還是個窮學生,看不起醫生,吃不起藥,更不想讓家人操心。

但她沒有放棄。

她說,“我們生活這個時代,還是有非常多的資源可以利用的!”

她開始在網上查資料,做筆記。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英文資料很重要,她不能放過。

想不到怎麼翻譯,就先用原話寫上。

遇到乾貨,欣喜地用紅色勾出。

她將自己的症狀對號入座,尋根究底。

她問自己各種問題,幫自己尋找答案。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扎心的時候,筆記會被淚水暈染。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沒關係,再寫一遍就是了。

在她的筆記中,你會重複地看見一個詞:

Permission to be human.
准許為人。


《哈佛大學幸福課》中說:

只有兩類人不會體會到痛苦,一類是精神病人,一類是死人。我們要准許自己做一個人,允許自己有體會痛苦的自由。

她知道自己作為一個抑鬱症患者,當下最重要的任務是:放過自己。


無論快樂、悲傷,都不能去否定自己。

每當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她會畫上一顆心,來獎勵自己。

也表達感激。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在努力給自己療傷的同時,她甚至已經開始學著:要怎樣去愛別人。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村上春樹曾說:“慷慨付出的,便是經常得到的。”

這個困境中的女孩,居然從未忘記去愛別人,相信她也一定會收穫許多愛。



03


去愛別人,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對自己的親人,很多時候,我們反而不會愛了。

Alex最近做的一期節目,就是關於這個話題。

Alex是一名主持人。

她是那種敢做自己的獨立新女性:留超短髮,帶誇張的巨型耳環,把皮膚曬得黝黑。

但這個所向披靡的大女人,卻在一期視頻節目中,暴露了自己的軟肋,和傷疤。

那是她和父親之間的一個心結。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Alex:

“有一段時間,我喜歡穿的很少,你說我.......”

“你記得麼?”

“你說我穿的像個妓女。”


這件事困擾了Alex很久, 她終於能坐下來,和父親面對面,平心靜氣地聊這個事。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父親笑笑,答:“好像是有那麼一檔子事兒吧!”

Alex:“還有一次,我搞對象,你罵我,怎麼罵的?”

父親:“我差點抽你啊!”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Alex:從那次我就覺得,我們倆很難溝通,許多事,就選擇不談。


Alex 這番話,戳到了許多親子關係的痛處:我說了你也不懂,那就乾脆不說,任由誤會加深。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一堵牆,就這樣建立起來。


顯然,Alex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但她已經不再責怪父親,只想完成自己的一個心願。


那是她從未放棄的一個心願:去和父親溝通。


無論父女倆有多大誤會,那還是她的家人,她不願放棄任何一次理解對方的機會。


所以,她將這期節目的主題定為:《我和我無法溝通的父母,坐下來聊了聊》


她邀請好幾對家長和他們已經成年的孩子,面對面,敞開心扉地聊那些一直沒說出的話。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儘管在節目中,父親還是一口咬定:“你老不回家。你媽想你,我倒是不想,我一直都不想。”


Alex也回答說:我知道。


但我還是看到,對談結束時,這對父女間的心牆有了一絲鬆動,某種東西流動了起來。


最後,當Alex 決定對父親開放朋友圈,二人“砰”地碰杯,把酒言歡的那一刻,我意識到:

那流動著的,便是重新建立起的點滴信任,和更加深沉的愛。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電影《大河戀》中說:

我們生命中,有那麼一些人,無論我們離他們多麼親近,無論我們多關切他們,我們仍舊無能為力。

可是後來,我開始明白,無論我們對他們有多麼地不瞭解,我們至少還是可以愛他們的。


父母曾經帶給我們的傷害,即便無法消除,我們依然是可以做親人的。

原來,放棄恨你,也是在療愈自己。



04


Alex 很棒。

她能夠說出痛苦,直面過去,勇氣可嘉。

但生活中,我見過很多人,選擇了用更讓人心疼的方式,來療愈自己:

他們白天臉上掛著笑,看起來嘻嘻哈哈,大大咧咧。

卻在夜裡一個人的時候,遭受著抓心撓肝的折磨,要麼飲淚入睡,要麼徹夜難眠。

他們很像英劇《倫敦生活》中那個女人——表面上,對一切都不在乎,實際上,對自己面對各種問題手足無措。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他們努力讓一切看起來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他們只想獨自咀嚼那 “茲茲茲”的,像蛇蛻皮,蟬出殼一樣的聲音,隱瞞著成長帶來的痛苦。

他們有時會自我攻擊,貶損自己的價值。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卻又強迫自己一次次滿血復活,不願放棄變好的可能。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馬良的《坦白書》,是他們真心話,但他們不會承認: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

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於我內心的軟弱,

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滿是懷疑。

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蕩流亡,

其實,

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可以駐足的地方。


最後,《倫敦生活》的豆瓣影評中,有一句讓我印象深刻。

網友@海馬區的突觸說:

“原來,把生活過得這麼尷尬的,不止我一個。”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而我想反駁,

你屢敗屢戰,苦中作樂。

這怎麼能是尷尬呢?

這分明是強大啊。


90後媽媽與產後抑鬱“正面剛”:成年人的每次成長,都是死裡逃生


作者簡介:南嘉魚 心理學愛好者,一個正在長大的文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