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一年一度的移動通訊盛會 MWC 已經結束,這場會議更像是一場「全行業的手機保衛戰」,即

在智能手機 10 年之癢之後到底路在何方的大背景下,整個行業——從運營商到手機制造商——為止探尋的解決方案。

來自諮詢公司 Gartner 的報告顯示,在經過了 10 年的快速增長之後,智能手機行業步入到一個停滯期,這份報告有幾個要點:

  • 2018 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銷量為 4.08 億部,按年僅增長 0.1%;
  • 三星市佔率 17.3% 繼續排行全球第一,第二位及第三位分別為蘋果及華為,市佔率分別15.8%及14.8%;
  • 華為的市佔率按年顯著上升4個百分點;
  • 2018 年第四季度,iPhone 的銷量為 6450 萬部,按年下降11.8%;
  • 2018 年第四季度,華為銷量超過 6000 萬部;

Gartner 的分析指出,智能手機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高端手機的需求持續放緩,究其原因,包括創新乏力、價格上漲等,這也是 2018 年蘋果、三星、華為等高端手機系列所面臨的巨大困境。

截止到 2019 年 3 月,智能手機行業拿出了三個應對策略:5G、摺疊屏和 AI。

不過未來並不樂觀。

1. 5G 不是為了智能手機

5G 手機的確已經亮相,但從實用的角度去看,這些手機幾乎不具備可用性。且不說首批「5G 手機」價格高昂,更重要的是 5G 網絡建設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以北京為例,只有金融街、海淀稻香湖,以及國貿地區的央視大樓等有少數的網絡信號。

不僅是 MWC 上亮相的「5G 手機」,整個 2019 年的「5G 手機」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拯救」。過去一段時間媒體熱議的所謂「手機 1分鐘下載一部大片」不過是 5G 大帶寬的一個技術特點而已,但如果以此作為賣點,顯然是大材小用,這個說法也相當於說「 4G 手機相比 2G 可以更快地發送短信」。

事實上,如果參考 4G 網絡對於智能手機的革命性意義,或許會發現大量的技術創新和場景創新都是 2G 甚至 3G 時代無法想象的,比如國內的直播、短視頻(生產、消費),國外的 Snap 等產品,其帶來的巨大價值遠遠超過了 2G 時代的語音(電話)、文本。

從這個角度去看,5G 之於智能手機的意義,網絡速度提升更多是一個噱頭,真正的創新還需要藉助更多技術的加入

,比如「手機+AR」,這是蘋果過去幾年發力的方向,2018 年開始,華為也在其旗艦手機里加入了 AR 元素,這當然也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週期,從網絡到功耗再到生態,都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

2. 摺疊屏依然是「新瓶裝舊酒」

摺疊屏能拯救智能手機嗎?三星、華為先後展示了自己的產品,的確也只是展示,比如三星的摺疊屏手機在 MWC 期間全程放在了玻璃櫃裡。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摺疊屏手機天然建立在屏幕靈活的基礎上,它繼續延續了由 iPhone 引領的觸控交互,遠沒有帶來真正的交互創新,這也意味著,用戶在摺疊屏設備上的體驗,與普通手機並不太大差異。

另一方面,除了官方應用外,第三方應用的適配短期內同樣無解,這恰恰也是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述兩點也導致了當下用戶對於摺疊屏的關注,更多是建立在嚐鮮的基礎之上,而手機廠商也會採用價格手段限制絕大多數用戶,比如三星這款手機的價格高達 1600 美元(約合 13000 人民幣)。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3. AI 與「人工弱智手機」

年初,隨著蘋果首次公開表示 iPhone 銷量下滑,蘋果也收緊了公司人員招聘,Bloomberg 記者 Mark Gurman 獲得的獨家消息表示,但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 AI 部門不受影響。

這條新聞頗具象徵意義。蘋果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智能手機公司,當智能手機產品遭遇嚴重挑戰的時候,也將目光聚焦了人工智能領域。事實上,蘋果對於 AI 的關注度在 2018 年已經越來越明顯。繼 2018 年 4 月從 Google 挖來 AI 頂級專家 John Giannandrea 後,2018 年 12 月,蘋果官方宣佈 John Giannandrea 晉升為管理團隊成員,其職位名稱為「機器學習和 AI 戰略高級副總裁」。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在蘋果官方新聞稿裡,John Giannandrea 的工作範圍包括如何將統籌蘋果所有產品線的機器學習資源,並進一步完善 iOS 對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開發者支持,幫助開發者更好地利用 iOS 裡的 AI 能力開發應用。

通過上面的架構圖以及對 John Giannandrea 職位範圍的整理,可以清晰地看到蘋果對於 AI 的重視程度,AI 成為與零售、服務、軟件、設計並列的核心業務。

蘋果的這番表態一方面可以安撫華爾街,顯示蘋果對於未來產品和技術的佈局,另一方面,也勢必會影響整個手機行業在擁抱 AI 技術的節奏。

但手機與 AI 的結合並不樂觀。

在過去的 2018 年,智能手機行業在 AI 上的探索不可謂不努力,從適合手機的 AI 芯片到 AI 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以芯片為例,蘋果 A12 在 CPU 和 GPU 上的提升微乎其微,但針對機器學習的 NPU,則從 2017 年的每秒 6000 億次運算提升為每秒 5 萬億次;華為發佈的麒麟 980,則首次集成了雙核 NPU(其 NPU 依然是寒武紀的授權而非自研);高通在 2018 年底發佈的下一代驍龍處理器 855 裡,AI Engine(其功能也類似於 NPU)的性能比上一代 845 提升了 3 倍,也比麒麟 980 高出了 2 倍。

2018 年 12 月,商湯科技聯合艾瑞諮詢發佈了《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手機行業研究報告》,裡面對所謂 AI 手機與手機 AI 有一些有趣的發現。

比如,AI 手機的產業結構包括硬件(如 AI 芯片廠商)和軟件(如 AI 算法供應商)。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如果說上面 AI 芯片和 AI 算法供應商還比較統一的話,在 AI 開發者領域則出現了「分裂」的跡象:華為擁有 HiAI、AR Engine 兩大自有開發者平臺,同時還與百度機器學習框架 PaddlePaddle 共建開發平臺;小米則擁有 Mobile AI Compute Engine 等。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但這些數字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依然是無感的,下面兩張圖則顯示出中國市場 AI 手機與手機 AI 功能的基本情況。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坦率來說,上面兩個調查的樣本數實在是太小,但這也的確當下 AI 手機或者手機 AI 可以突破的領域,如果你在 2018 年購買了新款的 iPhone 或者安卓旗艦機,大概率也能感受到所謂 AI 的能力。

這也意味著,包括蘋果在內的智能手機行業,必須面對一個殘酷的事實:儘管所有人都知道 AI 會給手機帶來變革,但沒有人知道到底從何處入手,以及如何去做。

對於手機應用開發者而言,儘管蘋果、華為、高通已經陸續開發了所謂的機器學習開發工具,但也僅僅集中在臉部識別、語音理解以及簡單的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不是每個應用都需要這樣的 AI 能力,更何況在面向消費者的應用裡,集成上述 AI 能力的應用已經太多了。

2019 年的手機 AI 領域,上半年的競爭核心,會在新尺寸新模樣的手機(比如打孔屏、摺疊屏)體現出一定的 AI 能力;下半年則還會出現新的 AI 芯片競賽,華為、蘋果、高通的比賽不會停止。

4. 可能的方向:AR

既然 5G (這裡特指 5G 網速)摺疊屏、AI 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那麼到底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技術創新呢?我個人看好兩個方向:語音和 AR。

事實上,媒體對於智能手機發展的渲染,太過於聚焦在外在形態,卻忽略了其核心的東西:人機交互。

為什麼第一代 iPhone 具備革命性的意義?因為它改變了過往智能手機只有物理按鍵的交互方式。為什麼 iPhone X 被吐槽了那麼多還擁有巨大影響力?因為從這一代 iPhone 開始,蘋果又去除了一個物理按鍵,並將手勢交互與設備完整融合在一起,也為行業其他公司的相關產品提供了參考。

而語音和 AR,則有望將智能手機帶入到一個全新的交互階段。

語音交互雖然發展多年,但還是藉助智能音箱得以普及,智能手機的語音交互,如何超越語音助手的侷限性?如何將語音命令與手機操作結合起來?這需要的是 Google、蘋果、微軟等巨頭給行業帶來啟發,也需要整個行業——從操作系統提供商到設備生產商再到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合作與博弈才能實現。

AR 所代表的——如凱文·凱利所言——一個「鏡像世界」,利用手機 AR 的全新交互,智能手機在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之間實現了完整的連接,也將延續智能手機作為終極個人計算設備的重任。

2017 年的 WWDC 上,蘋果首次發佈了 ARKit,這是一個面向開發者的套件,開發者可以利用 ARKit 開發面向 iOS 的 AR 應用。

2018 年更新到 ARKit2,蘋果與皮克斯密切合作,「打造了一種名為 usdz 的開放文件格式。這種經過優化的文件格式,在保留原有的強大圖形和動畫功能基礎上,還能更好地支持使用信息、Safari 遊覽器、郵件、文件等 app 共享內容。usdz 文件格式支持Quick Look for AR 功能,可以讓用戶將 3D 物品搬到現實空間中查看。 」

這一系列佈局也讓 iOS 的應用生態有了一個新品類,AR 應用。

5G、摺疊屏、AI,到底誰能拯救陷入低迷的智能手機行業?

類似地,Google 基於 ARCore,也打造了一個 Android 平臺的 AR 應用生態。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包括蘋果、Google、華為已經開始在移動設備上佈局 AR 應用以及 AR 開發,3 月底華為 P30 發佈會,5 月的 Google I/O 以及 6 月份蘋果 WWDC,都將構成觀察 AR 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

2019 年的智能手機行業註定艱難,整個行業步入到一個艱難期後,新的機遇也將加速新的格局,讓我們拭目以待。(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