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後連虧三年,新華醫療的操作讓人看不懂

記者|謝欣

雖然新華醫療營收終於成功破百億,雖然在營收上繼續穩居A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第二,但第二大營收之下卻是連續三年主營業務虧損以及一系列的煩惱。

上交所也對新華醫療下發年報事後審核問詢函,當然了,這幾年收到問詢函對新華醫療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新華醫療營業收入達103億,歸屬淨利潤2278萬元,扣非後淨利潤負6538萬元,主要靠著4545萬元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與8929萬元的政府補助,新華醫療才避免了歸屬淨利潤為負數的局面。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主要為出售全資子公司山東新華醫療(上海)有限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上海方承醫療器械有限公司58%股權收益。

靠“賣賣賣”和政府補助扭虧這兩年已成為新華醫療的常態,2017年新華醫療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超過了一個“小目標”,政府補助也高達7614.6萬元,當年全部非經常性損益更是超過了兩個“小目標”,扣非後2017年新華醫療虧損超過1.3億元。

而在最新的2019年一季度,新華醫療雖然實現扣非後淨利潤1948.25萬元,但還在繼續“賣賣賣”,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金額高達5.33億元。

而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長主要由於是轉讓威士達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士達”)60%股權產生的投資收益較大。今年1月25日,新華醫療全資子公司華佗國際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佗國際”)與受讓方華檢醫療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檢”)在香港簽署協議,華佗國際將其持有的威士達60%的股權轉讓給華檢,交易總對價為12.3億元。

這筆交易在此前就已引發交易所關注,既然如今熱衷於“賣賣賣”,當初又為何“買買買”?今年新華醫療將醫療商貿作為新增業務板塊,卻又先後轉讓所持有的上海方承、威士達等商業公司股權。

根據2017年年報,威士達2017年度實現淨利潤1.49億元,其中威士達淨利潤 1.71 億元,是新華醫療主要利潤來源。

新華醫療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的業務分為醫療器械、製藥裝備、醫療服務和醫療商貿四大業務板塊。其中醫療商貿板塊是“公司積極應對市場新格局、新變化,保持公司持續競爭力和健康發展活力,進行的商業模式探索和創新”。此外新華醫療還表示,公司近幾年持續併購後,隨著金融去槓桿以及醫療器械行業相關政策變化,公司從 2017年下半年開始對現有資產進行調整,對關聯度高的資產予以整合提效,主動出清低效資產、虧損資產和不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類資產,對現有商貿業務和醫療服務業務進行資源整合、優化調整,集中優勢資源和主要精力重點發展醫療器械和製藥裝備板塊。

對新華醫療來說,在多年併購後,公司缺乏核心業務與核心產品,百億級的體量卻無法貢獻利潤,公司2018年在研發上投入總額1.25 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僅為1.21%,未來內生增長能力堪憂。而此前幾筆“踩雷”收購也依然在拖累著新華醫療。

成都英德、上海遠躍等子公司在收購後業績表現不佳,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額度較大。尤其是成都英德,隋湧等9名自然人在2014年簽訂《利潤預測補償協議》承諾自新華醫療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成都英德85%股權完成當年起的四個會計年度內,成都英德100%股權每年實現的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不低於資產評估報告書的同期預測數,且2014年不低於3800萬元、2015年不低於4280萬元,2016年不低於4580萬元,2017年不低於4680萬元。

但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專項審核報告,成都英德2015年度、2016年度、2017年度未實現業績承諾,需按照《利潤預測補償協議》的約定向公司進行業績補償,其中2015年度需補償2055.52萬元,2016年度需補償1.93億元2017年度需補償1.87億元。但截止目前,新華醫療僅收到隋湧、蘇曉東、楊遠志和方怡平4名自然人2015年度的業績補償款合計 995.08萬元。業績承諾方邱家山等5名自然人2015年度的業績承諾、隋湧等9名自然人2016年度和2017年度的業績承諾尚未履行。

而上海遠躍也在被新華醫療收購後業績也持續下滑,最近幾年業績承諾完成率都低於三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