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读书札记三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读书札记三

顶着个游戏片头做主页

桓帝世,曹騰為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

桓帝是东汉第十一个皇帝,名叫刘志(132-168年)。146年即位,在位二十一年,有七个年号。诸葛亮《出师表》里称“未尝不叹惜痛恨于桓、灵也”就是指桓帝和灵帝。

曹腾其实就是曹操的干爷爷,《后汉书宦官传》有传。他大概出生于一个穷苦贫下中农的家庭。父亲叫曹节(也有叫曹萌的),生的几个儿子,都以“兴”为名,排行则按伯仲叔季。老大伯兴,老二仲兴,老三叔兴,曹腾应该行四,字季兴。名字取得十分随意。曹节老人家在乡里以老实著称。邻居家少了头猪,发现和曹节家的一样,就直接上门拿走了,曹节也不阻拦。之后邻居家的猪自己回来了,就把猪还回来,他也就笑笑作罢。这么个老实人,秉承着吃亏是福,家里怎么能不困难。于是,曹腾作为家中幼子,早早就被送进宫里做太监了。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读书札记三

汉桓帝

他大致是在汉安帝时期入宫,称黄门从官,小黄门已经是比较低级的宦官(六百石),从官就基本是小黄门的替补,基本就是宦官里的临时工。当时执政的邓太后安排他陪安帝惟一的儿子、以后的顺帝刘保读书。顺帝在位十九年,其间邓太后去世。那时曹腾升到中常侍的位置。中常侍就是个大官了,是能直接服务于皇帝的人。顺帝之后的冲帝、质帝时间都很短,政权被梁太后及外戚梁冀掌握,很可能在此时,他同时任大长秋。大长秋是皇后宫里的官,主持长秋宫的事务,俸禄二千石,和地方太守一个薪资。桓帝是接着质帝即位的,即位时十四岁。当多数外朝大臣建议成年王子即位时,曹腾站在了梁家兄妹一边,于是被封为费亭侯。但反过来却嫉恨后宫太过专权,于是联合宦官,将梁冀等外戚打倒。没有证据表明曹腾参与了这次政变,但是拥立桓帝有功是事实,且又有宦官的身份,于是封为费亭侯。亭侯是汉代列侯制度的一部分,亭是汉代地方行政单位,同一个乡差不多大。亭侯是最低等级的爵位,不是说要到费这个地方的任职,而是可以享受费这个地方的利益。关羽被封汉寿亭侯,也是一个意思。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读书札记三

东汉宦官的形象

回过头来看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这两股政治势力。汉代的制度设计,是国家和皇家的分离,也就是内朝和外朝的分离。外朝的领袖是丞相,行政权在他;内朝的中心是皇帝,国家都是他的。但是内朝的人,总是不甘于寂寞,总不愿意在皇宫围墙里自己玩。皇帝要娶妻,皇帝要有人服务,都得涉及到人事。涉及到人,就要各自考虑利益。皇后有亲戚,要考虑;太监有亲戚,要考虑。内朝没那么多位置,就要到外朝来考虑。因此就同外朝的官僚们发生冲突。东汉政治,就是官僚、外戚、宦官之间的互相角力,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且越到后面,宦官势力越强大。直到董卓之乱之前,外戚势力被宦官除尽,董卓又把宦官除尽,地方势力才开始慢慢抬头。

以上文章是我诸多原创文章里的其中一篇,抄袭或者借鉴都非是我的特长!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点赞;不同意我的观点,请评论或者私信告诉我;不喜欢我的文笔,可以直接忽略。在我的主页里,你们可以看到我的努力。我感谢各位阅读者的付出,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