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過年

雜談:過年

春節,我們都習慣於叫過年,它是我國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記得小時候在老家,大人們過完臘八就開始準備過年了,說是“臘八粥把人憋糊塗了”,有錢沒錢的都要為過年買一些東西。臘月二十三“送灶”並要大掃除,小孩子就是幫助大人往屋外搬東西,因為要把屋頂上一年不曾動過的地方都掃一遍,會掃得滿屋塵土飛揚。等到打掃完了,再把東西搬回去。所謂“送灶”,就是把廚房裡貼的舊的“灶爺”恭恭敬敬地揭下來燒了。大年三十早飯吃“攪團”,說是“三十日吃攪團,一輩子有攪纏(就是有錢花)”。貼“對子”(春聯)是大年三十的重要事項。如果家裡父輩或祖輩去世後還在三年守孝期內(有服),就貼藍紙白字對子或者不貼。貼對聯時所有門,包括住房、廚房及大牲畜圈門都要貼。門框兩側貼的叫“對子”,門框上方貼的叫“額子”(橫批),門扇上貼的叫“門芯子”。除此之外,門上框還要貼“門錢”,院子裡的牆上要貼一張“院條”(如“滿院春光”),臥室牆上要貼一張“炕條”(如“老幼安康”)。新請的“灶爺”貼到廚房供奉的位置。對子貼完了放鞭炮、吃午飯,飯後要去給父輩和祖輩上墳。三十晚上大人們還要半夜起來“點柏(松)朵”放炮“迎神”。過年期間,吃飯前都要放炮。正月初一到初四不掃地,初五叫“五窮日”,一大早起來掃地,掃出的塵土要鏟到外面,上面插一個炮點著炸掉,叫“送窮土”。早飯吃“攪團”叫“粘窮土”,也表示年過完了。正月初七叫“人七日”,晚上母親要給孩子們逐個“叫魂”。叫魂時,母親左手抱著一個饃饃(魂饃饃)走在前面,口裡叫著“(孩子名字)仔回來”,同時右手作召回狀到魂饃饃,孩子們跟隨其後,並應聲說“回來了”,一直從大門外叫到炕頭。這也是過完年後的第一個節日吧!再往後就是過正月十五了。正月十四到十六三天“遊燈”,游完燈後一年當中燈籠就再也不讓碰了。正月十五各村的“社火”要到縣城去巡遊展示,這也是最熱鬧的一天。正月廿三傍晚“燎疳”,也是一項很有意思的傳統活動。“燎疳”也就是跳火堆,傍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在大門外點一堆柴火,大人們及大孩子們就從火堆上跳來跳去,太小的小孩就由大人抱著、掄著越過火堆,說是可以去病消災。母親會提前用黃紙剪好一串串小人人,叫“疳娃娃”,“燎疳”時就在火堆裡燒了。

小時候過年,主要是惦記著穿新衣服、放鞭炮、吃好吃的,同時還會有長輩給年錢(壓歲錢)。參加工作後過年,則是惦記著早一點奔回家。後來歲數大了,父母不在了,原來的家也就沒了,每逢過年,就是想著能休息休息,放鬆一下身心。

現在的感覺是年年即天天,天天亦年年,過年也就如同過天了。真可謂春節年年過,歲歲人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