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母亲教会了你哪些人生道理?

治愈车站


这个话题一般也不会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类似的经历,母亲不识字,脾气暴躁,爱骂人。是个很强势的人,一直就是家庭主妇!

但是母亲是个及聪明的人,教过我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她说“别人对你有一分,你要回报别人3分,你可以善良但是善良不代表被人欺负。”

可惜,虽然我没能成为母亲那样强势,可还是学会了你对我一分我回你3分的道理。


张亚萍营养师


我的妈妈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识不得几个字,非常普通的一位母亲。

父亲属于那种脾气很暴躁那种,记得那年夏天,很炎热的一个下午,当时村里都在灌溉水稻(农村里灌溉的地是田地在水塘的下游,水都是从每家田地里走),当时有一户一直在放水,自己家的田是满了,我家的田到是被放干,天气炎热再加上脾气暴躁,上去就要去打别人,妈妈硬生生拖住了爸爸(爸爸很壮的那种,妈妈根本拖不住,那天竟然拖住了),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打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一直劝,免了一场争斗。

记忆中,妈妈似乎一直在给老爸中讲道理,二十多年来,老爸在妈妈的影响下,脾气好了很多,而我们姐弟几个也耳濡墨染,脾气都很好,遇到事情都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性格会吃亏,但妈妈给我们的这种教育,已经根深蒂固,顾不得想那么多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是我的母亲交给我们的,我必将贯彻一生。




二十丶四桥


母亲!这个世界上只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我的母亲是一个很传统的农村妇女,勤劳朴实能干,从小到大在我印象中从来没有看到她睡过一天懒觉,每天都是天蒙蒙亮就起床做饭洗衣服做家务,然后叫我们起床吃早饭,然后去干活。几十年如一日,确实让我佩服,也深深的影响着我。常常教导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做事要脚踏实地,母亲虽然没什么文化,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谢母亲!愿母亲健康长寿!





阿杰生活日记


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下午恰巧翻看自己以往心语日记的时候,重新翻阅到2015年8月写下的一篇回顾母亲过往的文章。时至今日,母亲已于去年离我们而去,更能勾起我内心的深切思念和感怀。以此摘录,以示缅怀。

一向在家中开心乐呵、邻里和蔼可亲的老母亲因为一次骨折手术突发急性病症送进lCU已有时日,近日一直为病重的母亲担忧,尤其看到她欲言不堪,身心憔悴的样子,我们哥几个以及家中一众妯娌,侄儿们都是黯然泪下心中很不是滋味。想想原本顽童般还健康善谈、爱图热闹、儿孙绕漆被家人们捧为一宝的母亲,如今被隔离病室,作为儿女却无法拥在身边守护,陪她说话聊天,尤其是每一次简短的探视,母亲无语的而又深切的眼神和吃力紧握不舍的手,深感母亲独自一人倍受病痛和孤独的煎熬,会是怎样的心情。作为我们也只能静静的守候在病房之外,心中装满牵挂。此时,多想在母亲病榻前,坐在她身旁,能够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在母亲病重的这些天,一起陪同哥嫂们对母亲倾心照顾以及看到侄儿侄女们跑前跑后亲力亲为,深感“忠孝传家久,品德继世长”更能彰显的意义。尤其能在陪护母亲之余,看到家庭的如此和睦而又体会到骨肉至亲,才由此静心思考家风之道。

  至小生长在农村直到当兵参加工作,一直深受父母质朴厚重的熏陶,虽没有深刻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说教,但父母总是用朴实的行动引导我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做一个左邻右舍都夸赞的人,一个自食其力能够知足感恩的人。在父亲早年离我们而去后,母亲更以自身的教会在这个大家庭中进行朴实简单的引领,已经使我们家庭每一个人都深受影响,时至今日,我们这个家庭多年形成的过年不分家,平常不分户的规矩,尽管伴随四代同堂,时代的变迁、家庭成员年龄以及生活习性的差异,但这种自觉成俗而所包含的“孝道、和睦、尚德、行善、有为”已经成为我们大家庭每个成员逐渐恪守的家风家训,也成为十里八街、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所赞誉的孝贤美德。

  一家有一家的传承,一家有一家的家风。对于现在的很多小家庭来说,随着新的思想和价值需求,已经开始变得陌生,以至于传统家族被“瓦解”,家族影响日益弱化,甚至被认为家风是一种“老规矩”,是一种繁文缛节,再加上要忙于工作和事业,更是忽视了家风的力量,很多好的家风、家规也就被淡忘了。

事实上,现代家庭即使再小,也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借鉴家风这个好东西,因为家风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后代,接受过什么样的家风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行。不讲究长幼尊卑,培养出来的后代恐怕难以孝敬父母;过多的溺爱子女,培养出来的后代恐怕会骄奢淫逸、飞扬跋扈;生活中挥霍无度、贪图享乐、不求上进的习气必然带来家道丧失,破败涂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只有好的家风,才是做人的根本。家风是在家人的言谈举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家风影响的是我们的每一个家人或者说一个家的未来。

  “房宽不如心宽”。老母亲经常唠叨的大白话里蕴涵着人生的智慧和处世的圭臬。同样发人省思的,还有史上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千里修书“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煦暖人心的佳美嘉善之家风、民风。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而家风是传统,怎能遗忘;家风是文化,需要传承;涵养传承好家风,就能培养一个正直、诚信、善良、勤奋、宽厚的好孩子,恪守铭记好家风,每天都能坦然面对自己内心拥有无比珍贵信任的人格魅力。

正是这些融凝且通常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美好情感和传统美德,也必然业经持续不断地传递、聚合人间的温暖和大爱。我相信有了这种大爱和温暖之心,也能宽慰母亲所给予我们的力量带来家庭风正优佳,皆能铭记传承,更要心怀感恩之心祈愿母亲一切安好。



苦禅心语集


父母是人生的道路上第一任老师,母亲节来临时,我怀念我的母亲。儿时的记忆里,母亲残忍的哄着入睡,放在竹床上,栓住了手臂,锁上大门,没人在家里了。早上蒙蒙亮就起来打开门放出家禽,略微撒些谷子就忙开了。傍晚时分,母亲的肩膀上抗着耗锄,手上挎着竹篮,篮子里装着日常的蔬菜,右手提着蛇皮袋,里面装的是猪菜,我家里养育着肥肥的一双。这就是我的母亲,平凡的农村妇女,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无时不在教育着我们。


欢颜156713795


从小到大母亲教会了我做人,说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别人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要和对方讲理,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所以,我小的时候老遭别人欺负,受到的屈辱一生都忘不了,但长大以后才体会到母亲用心良苦,使我在社会和单位受到人们的尊重,人格无人不竖大拇指,母亲不愧是人民教育工作者,使我的启蒙老师、心中永远的爱和怀念!🌹🌹🌹


联65635509


我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家庭,父亲是畜医,母亲是农民,父母教导非常严历,是我的家风。家父从小就给我们灌输着做人的本质,品德与修养。感谢我的父母,给了我严历而温暖的幼年时代。才有了今天的我,父母恩情难以回报,只有深的思念与祝福,愿在天堂的父亲安息。愿健在的母亲健康平安长寿。


用户66903729901


从小到大母亲就教导我的一句话是:

做人要三稳。

一,嘴稳,二,手稳,三,脚稳。

嘴稳不要恶语伤人,

手稳不是自由的东西不能要。

脚稳是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不能走歪,走斜。要走正。


沙漠绿洲2972杨宏帅


就写一点吧,最重要的几点不能偷,不能骗,不能抢,不能犯法。要凭着自己本事赚钱,做人实在,但是不能随意被欺负,能圆滑一点最好,就是不得罪人,但是为人处世这几点估计只有很少人能做的到吧,自己勉励自己吧,家长生养我们不容易,就算是到了最难得时候,为了家长好好活着都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


飞诺v5


很多时候母亲会反对我们的决定。也可能会打击你。但母亲或许给我们设计的人生路线是最适合你的。世界很大。不要好高骛远。关键时刻多听听母亲的话会很好。母亲的爱不光是关心照顾你。或许会用另一种方式教会你人生的价值。记着心里永远要有母亲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