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回顾我自己的职场经历,那些决定我职业生涯、甚至人生的关键时刻,都是礼貌和体面暗暗帮助了我:

面试遭拒,我礼貌回复了感谢邮件并询问反馈意见后,又获得了新的面试机会;

等待客户两个小时礼貌如故,我再次获得了认可;

因为行事待人都力求体面完满,我在职场持续获得升迁。

很多年轻人把礼貌简单理解为:你好、谢谢、对不起,把体面简单理解为照本宣科照章办事。

这样做的话,不仅不会帮助你的职场之路,甚至会被别人一眼看成职场菜鸟自此再无出头日。

我总结,真正高级的礼貌体面有以下四个层次,每提高一层,就越能更好地体现出礼貌和体面。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第一层

努力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要给礼貌和体面定一个基本的准绳,我觉得就是七字箴言——不给别人添麻烦。理解了这句话,就基本理解了礼貌和体面背后的基本逻辑。

行为本身并没有好坏,穿着正装喝香槟谈笑风生是非常体面,可人毕竟是生物,吃喝拉撒睡,放屁打嗝抠鼻屎也是人之常态。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看这些行为是否礼貌体面,其核心就是行为本身是否给他人添了麻烦。

在家里二郎腿翘到桌子上没人看到,那是你的自由,可如果把脚翘在了高铁座位上,翘起的脚影响了前排旅客的休息,这就是给别人添加了麻烦。

穿衣服邋邋遢遢,不洗澡不洗头就到处跑来跑去,很多人觉得这也没打扰别人,该不算添麻烦吧。

可是不洁净的身体衣物散发出令人不愉悦的气味,衣冠不整甚至露出肚皮的样子让别人视线受扰,这都算给别人添了麻烦。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从工作角度来说,收到邮件没有及时回复,而是延迟了好几周才回,让整个项目因为自己的原因慢于预期,影响了别人的工作,影响了团队的工作,也算是给别人添了麻烦。

如果凡事都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基准的话,那你自然而然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着装打扮,逐渐改进迭代,不需要那些礼仪的培训也能成为一个基本得体的人。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第二层

尝试学习读懂空气

长期旅居日本的徐静波说起日本人,“读懂空气”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读懂空气”——我的理解,简言之就是根据现场的氛围和情形作出合拍的行为。

在日本的地铁中,氛围是安静而整洁的,在这种氛围下,不吃零食,行走安静,穿着不过分随意、暴露,不大声喧哗打电话就算是“读懂了空气”。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可如果有人在日本地铁里像在国内一样大口嚼食,衣装不整,随意接打电话,这就是没有读懂“空气”。

在婚礼上,氛围是愉快而庄严的,在这种氛围下,穿着正式,保持微笑,真诚地祝福新娘新郎,不随意开不合时宜的玩笑就算是“读懂了空气”。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可如果因为自己的私事,在别人婚礼上哭丧着脸,抱怨连天,或是开了主宾皆感到尴尬的过界玩笑,就是没有读懂婚礼的“空气”。

从工作来看,作为一名新同事,和同事们第一次聚餐,大家都已经决定并已经开始一起喝啤酒吃烧烤,你突然说自己从来不吃烧烤。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席间大家都在聊公司八卦,你非要标榜自己从来不在别人背后说坏话。这都是没有“读懂空气”。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基础上,如果我们用点心尝试读懂周围氛围的空气,就能对于身边的团体和自己所处的当前环境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

并且,如果能够和大家协调步调保持一致,那就会更加增加别人对我们礼貌和体面的好印象,从而增加自己的融入度。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第三层

不断培养同理共情心

前两层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和“读懂空气”都是针对公共道德,前者针对陌生人,后者针对没那么熟悉的朋友。

而第三层次“同理共情心”则涉及到了私人素养。

在与身边人相处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同理心,多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那将会显得十分礼貌而体面。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当遇到朋友的请教时,不给别人直接给出武断而坚决的答案,先尝试聆听,用“我理解你”作为谈话的开始,就是礼貌而体面的体现。

在公司里,当遇到部门之间职权的矛盾时,不假设背后的原因,也不揣测人性的恶意。

如果尝试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努力从完整而系统的角度来理解对方的意思,就能更好地化解矛盾,也能给对方留下礼貌而体面的印象。

我想起前阵子太太去医院的经历。那个住院医生办公室已经去过很多次了,每一次都人满为患,患者家属从来不排队,一个个忧心忡忡地挤在医生周围。

太太理解医生的烦躁,也理解患者们的焦躁,她的策略是:

每次都第一个到医院,医生到了后和医生打个招呼表示自己到的很早,然而并不挤入人潮中,而是安静地站在一边,等待医生叫她。

久而久之,医生理解了太太的礼貌和体面,就算旁边有焦虑的患者,医生也会说:

你等一等,那个女孩子先来,她先看。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基于同理心产生的礼貌和体面有强大的力量,因为同理让别人感受到了关注和理解。

与之对应的礼貌和体面又针对性地触及了对方人性的闪光面,从而更加容易成事。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最高层

拥有一个利他之心

最近和一名十分崇拜稻盛和夫的国内企业家交流,他告诉我,稻盛和夫一切哲学的基石就是

“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自己说过:

自利而生,利他而久。

追求自我利益是人奋斗的基本动机,可如能在追求事业中不断追求利他,事业才会真正长久。

生活中常怀利他之心,真心地关心家人,真诚地帮助朋友,这能让礼貌和体面升华为真正的修养和人格。

哪怕身处国外,哪怕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哪怕是人和其他生物,利他之心都能打破藩篱,创造奇迹。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工作中常怀利他之心,能让身边的利益相关者被自己所吸引和带动。

努力为同事,下属,供应商,上司,客户,乃至组织增加益处,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就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才是一个真正有修养有人格的人。

前几天在星巴克里写作,店员聊天间充满着对于星巴克工作的热爱与对于薪酬的满意。

这激发我今年又一次翻开了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将心注入》这本书,这是我第三次看这本企业家自传。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霍华德舒尔茨用他的利他之心,为星巴克在中国的员工父母都购置了医疗保险,也为星巴克注入了真正的企业灵魂。

让在星巴克里工作、交流的人都时刻感受着来自店员的礼貌和来自店里氛围产生的体面感。

通篇写完,我也没有讲具体应该如何更礼貌,更体面,可是,我相信,读者您,应该心中已经有答案了吧。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职场上,还有哪些体面的表现?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格雷,一名追求良质的舌尖圈外企中层职人,一名热爱文学的故事控咖啡馆作家。个人微信公众号“格雷札记”(id:Book_Movie_Music)。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影视截图和视觉中国,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新型职场癌:不体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