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搬迁住小区住楼房,还想继续住在农村小院?

人生如梦33746


首先如果有一栋小区高层的楼房和一个农村的农家小院,那么我会不假思索的选择继续住农家小院。


农村的未来住房趋势

随着现农村的不断发展,未来农村的小村庄应该会走向几个村庄合并的趋势,也就是说为了节约出来更多的土地,让村民们都住进社区化也就是像城里的小区一样,这个时候肯定有很多村民住不习惯,毕竟以前自己在农家小院里住了一辈子了。


为什么农民还想住农家院

我这样给大家说,农村自己家的院子里可以种点花花草草,还可以种点瓜果蔬菜,如果年龄大了,每天可以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享受着美好的一天,顺便还可以喂养点鸡鸭鹅在院子里,想想这样农家院生活多么的惬意。

如果让农民突然住进高层的楼房里,他们内心就没有办法接受,他们会想到住到小区楼房里,每天还要上下楼梯,而且还没有自己的院子,还要交各种小区的管理费。


因此很多农民宁愿住自己带院子简陋的房子也不愿意住明亮宽敞的楼房里,这也是农民的心声陈述。

再一个就是如果要是年轻的农民住进楼房还好一点,毕竟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但是如果是住了一辈子农家院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

这对于他们的生活确确实实不太方便,再加上传统思想不能没有这个农村院的观念影响,因此他们更不愿意住进小区的楼房。

综上所述:

住了一辈子的农家院子,突然让他们去住没有院子的楼房,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都不方便,而且农村对于老院子的感情特别深,所以这也就是他们不愿住进楼房的根本因素。


纪录乡土


您好,我是山太子,很高兴为您解答,我们来共同帮您分析什么原因!

一、针对您提的问题,我们调查分析了一下,主要是中老年的人群。

二、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安逸度越来越强,喜欢清静的地方,小区住楼房一般人居住比较复杂,人也多,这种环境不适应中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所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喜欢农村小院。

三、中年老人的体力也会越来越低,住小区房的话,如果是楼梯的话,那个每天上上下下就不是太方便,如果是电梯房的话,买个菜,溜个弯啥的要走出小区,走进小区,距离也是比较远的,非常不方便。

四、人到中老年人的时期,子女都在上班,平时缺少陪伴。就喜欢养养花花草草,养养小动物来陶悦情操,打发时间,增加爱好,相对住在农村小院比较方便,如果在小区住楼房的话,就不是太方便,有些小区还不让养宠物。这样对中老年人的身心还是有好处的,这点也是中老人喜欢住到农村的原因之一。

五、小区楼房只要有钱都可以买,但是农村小院是可遇不可求,如果自家有小院,中老年人年青的时间大部分都住在那个地方,他们到中老年了,住在农村小院也是一种怀念。


以上是山太子的个人观点,请指点


山太子




如果只看当下的居住条件,在多数情况下农村小院比不上小区楼房,无论是舒适度还是生活便利性,农村小院都有差距。但很显然这根本就不是居住条件的事情,它涉及到包括法律在内的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心理原因,对“家”的眷恋。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千好万好,不如家好。中华民族有敬畏祖先的文化,对很多人来说,祖辈生活的地方才是家。除了家,哪儿都不愿去。

其次是环境因素。相对来说,农村较之城镇人口密度更小,环境更好。在很多人看来,青山绿水远比车水马龙更舒适。年轻人之所以向往城市,是因为工作与收入,因为他们有养家糊口的包袱,生活所迫。他们进到城市绝不会为了雾霾与忙碌。而到了老年,农村的确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去处。

第三就是对利益的权衡。当然这远不是补偿款的事情。本来我是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有房有家,有地有产,吃喝不愁,生活无忧的世外桃源生活。要一下子变成蜗居小楼,人来人走,六亲不就,见面点头的生活,难度很大。

第四财产变化。我国对土地有两种所有权形式,其中82年宪法第十条明确了“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则属于集体所有制。住在农村,房是我的,地也是我的。搬到城里,房子是别人的,地也不是我的。要我从自己的房子里搬走,搬到别人家租住,那感觉肯定不对。尽管租期足够长。

第五就是补偿了。想要我走,钱得给够。那多少是够呢?按房屋面积补偿看似公平,其实远远不够。农村房屋与城市不同,农村除了房子,农民还对土地拥有所有权。因此,有权获得土地增殖收益。从我手里“买”走的地,转手就十倍卖给开发商,开发商转手又获得百倍收益。这不公平。农村每户宅基地按250平米算,算上道路,巷道大概有400平米,这样一公倾就是25户,即便250平米都建成房子,都按4万一平米补偿,一户也就1000万,25户就是2.5亿。10公倾(一般千户小区的面积)就是25亿。而一个千户小区的建筑面积在20万平米,还按5万的平米单价就是100亿。这多出来的75亿就被别人瓜分了(建安费其实只占很少的比例,可以忽略)?这还是最最极端的情况,如果大家住得不是那么密集,增殖就更大。所以,按土地所有权性质,农民应当参与土地增殖收益,就算三一三十一,也有25亿。至少要比商品房价格高一倍的补偿,也就是十万一平米。这才合理。

当然,很多农民并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让他们搬出自己的祖宅却同样并不容易。因为在这里,他们有房,还有地。生活或许不富裕,但有地心安,人勤天不欺。搬到别人家,租上七十年,还没有了土地,肯定算不上是好事情。

就这,居然还有人问为什么,实在是想不明白。


众里寻她仟百渡


为啥很多人不愿离开农村小院去到市里住楼房,我觉得是要分成两个方面来解读的。

年轻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且车少人稀,相比较城市的喧嚣拥挤显然更适合居住;国家很多政策对农村发展事业有极大的扶持,农村年轻一代也有了事业的发展前景。住的舒适还有钱赚,何必离开呢?

中老年人:岁数大了,基本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而且久居农村,生活习惯和人土风情都已经根深蒂固,再让他们离开那片黄土地肯定是不情愿的,就怕去到城里想找个唠嗑的人都没有,那还不得憋死!不去不去~~


樵夫足迹


小区当然好,但农家小院更好,先说农家小院吧,有自己的空间,想干嘛干嘛,种种菜呀这些,但小区就不行了,还有就是农家小院生活,各方面都比在小区生活更好,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但让我选择我愿意在农村小院生活,空气质量就比在小区号,就这一个话题,感觉就足够了,现在生活条件压力那么大,回农村去,也可以释放压力,多好啊,想干嘛干嘛没什么压力,选择在农家小院生活更好





达州小王


一是很多人改变不了多年传统的生活方式。

二是产权问题。国家规定家属楼的使用年限是70年,而农村宅基地可以说是永久性属于个人。

三是国家规划问题。未来国家肯定会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入,政策鼓励家庭农场、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这些产业的扩张与完善,也会逐步的提升农村房屋的价值。


成长142683683


农家小院是农民的根基,是赖以生存的地方。集中小区外表光鲜,农民搬进去后,农具无地放,连个出行工具自行车都没处放,农民依靠什么来生存?这就是高党社区村民春节生活写照,柴草都藏在居室中,他(她)们改变的居住条件是好了还是?





漂流异乡7


楼是好,为什么农民不住,因为沒有退休金,宝马,奔驰,路虎好养不起


李月来1


我就不愿意住小区,不愿意住高层房子,不方便,住农村车子随便亭,素菜是天然的,现在住农村和减市有什么差距,路全是好路,想吃什么又不是没钱买,好好的又宽又大的房子不住,要去城里买那么一点点小的房子住?


手机用户51965397827


只要住上楼,,就是不自由,一切费用让你抬不起头。这就是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