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弟赴南京感恩

演员于月仙因扮演电视剧《乡村爱情》女主角"谢大脚"而被观众所熟悉。而不为人知的是,她的弟弟从小患上了怪病——严重的脊柱侧弯,19年前,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了手术。19年后,姐弟俩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弟赴南京感恩


今天(5月10日)下午,于英杰和姐姐于月仙“谢大脚”带着这本书,以及印有“医术精湛,医者仁心”的锦旗来到南京鼓楼医院,专程感谢邱勇教授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是一段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是患者生死较量的重生见证,也是医学奇迹的岁月回响。


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弟赴南京感恩


对于青年作家于英杰来讲,这是一次感恩之旅。于英杰说:“我原以为自己活不过18岁,再也不能走下病床去看看这个世界了。是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在19年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邱勇教授看到于英杰如今生活得很好,非常高兴。他说:“19年前的那场手术,既是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脊柱畸形矫形事业初始阶段的重要代表性技术成果,说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鼓楼医院党委书记彭宇竹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她说:“患者的康复是对医务人员最好的安慰和最高的褒奖!于英杰成功治疗的背后,是医患相互信任、彼此支撑的结果,也是医患携手并肩战胜死神的最好注脚。在疾病面前,医患要做最亲密无间的战友。”


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弟赴南京感恩


脊柱侧弯高达174度,18岁少年面临生死较量

此次会面的缘起,是于月仙“谢大脚”在一档节目中动情讲述了带弟弟于英杰治疗脊柱侧弯的故事,并得到了邱勇教授的互动回应。

见面会上,于月仙“谢大脚”回忆道,于英杰那年18岁,病情非常严重,脊柱侧弯高达174度,形成了一个C形。内脏器官被严重挤压变了形,呼吸也很困难,肺活量只有1500。医生说两年内,即使不死也很可能高位截瘫。

于英杰8岁时脊椎开始侧弯,10年后等待他的是一场生死较量。于月仙“谢大脚”带着弟弟到处求医,却毫无进展。直到有一天,她丈夫张学松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医疗报道,说南京鼓楼医院的邱勇医生特别擅长做脊柱侧弯手术。他们迅速来到南京鼓楼医院。

邱勇教授回忆,那时自己刚从法国学习回来不久,把最新的脊柱畸形矫形技术带回国,并在临床实践中对该技术做了改进,使其更符合中国病人的特点。事实上,这在国际医学界也被称为“邱勇方案”,让很多严重的脊柱侧弯患者找到了生的希望。

“我们对病情评估发现,确实非常严重,”邱勇教授说,“首先,他的脊柱侧弯度相当于脊柱被对折了,我当时做过最大度数是128度,挑战显而易见。其次,更大的问题在于导致他侧凸的病因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Ⅰ)。这种病会导致脊柱发育不良,骨骼变细、变薄、变脆,进而影响钢钉、钢构等矫形金属植入物的‘矫形力’,导致手术成功率下降。”

找到邱勇教授后,于英杰对大姐于月仙说:“我可以赌命!手术台下不来的话,大不了少活两年;但如果成功了,说不定未来就特别美好。”于月仙看到弟弟的坚强,克服万难全力支持他。

医患携手创造医学奇迹,重生后出书鼓励其他病人

“正是于月仙姐弟及家人完全的信任、极度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敢于承担极大的风险为他手术,这才有了患者重生的可能。”邱勇教授介绍,他们为于英杰做了双向骨牵引治疗,用秤砣将脊柱向头尾两侧拉开,从而达到松解脊柱,增加柔韧性的目的;从后背手术植入矫形用的螺钉和钩,并用矫形棒撑开,达到矫正脊柱畸形的目的;进入脊柱前方植骨做进一步支撑脊柱,降低远期断钉断棒脱钩的风险。术后,还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石膏外固定治疗,最终支撑起了这个即将塌陷的脊柱。

此后,于英杰体内多了好多钢针、钢钉。于月仙戏称他是“组装人”,朋友则称赞他是“钢钉硬汉”。于英杰感叹:“邱勇教授真是了不起,他创造了骨科界的奇迹,而我也闯过了鬼门关。”

18岁的那场生死较量,于英杰赢了。10年后,他结婚了,还有了两个健康可爱的女儿。重生后的于英杰在2013年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一书。

“我的第二次生命是医生给的,也是我大姐给的。”于英杰说,我用这本书分享我战胜病魔的故事,期待它给那些正在遭受病痛折磨的人与家庭,带去更多勇气和希望。


跨越19年的最美医患情,“谢大脚”携弟弟赴南京感恩


青少年脊柱侧弯高发,“谢大脚”现场演示发现妙招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00万青少年和当年的于英杰一样,患有脊柱侧弯。邱勇教授作为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不仅医术精湛,在研究领域也有诸多创新。在世界医学团队已经找出的约20个脊柱侧弯致病突变基因中,有12个由邱勇教授团队贡献。他表示,这个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扭曲的脊柱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更会危及生命。

于月仙对此深有体会。她在活动现场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并配合邱勇教授演示了一个简单方法,家长在家就能检测孩子是否存在脊柱侧弯问题:让孩子双手合掌向前弯腰90度,看看孩子背后的脊柱两边是不是平的,或者在孩子走路时检查孩子两边的肩膀是否一样高。

邱勇教授补充道,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侧弯程度,若只是十几度的弯曲,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只需密切观察;若角度超过25度,需要戴支架;若角度超过50度,就需要接受手术了。

邱勇主任还介绍,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十几年间,脊柱畸形的矫治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手术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至今南京鼓楼医院已成功完成脊柱畸形矫治手术过万例,其中包括各种复杂脊柱畸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今晚18:30分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栏目。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邓曦 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韩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