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系和阿里系你比較看好哪一個?

yg迷途人


騰訊系和阿里系在以前的BAT中,已經脫穎而出,各佔半壁江山。因為企業的基因不同,所以彼此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會有交叉,但更多的是不同。至於成功與否,只能說不分伯仲。

圖片源自網絡

從過去的情況來說,馬化騰的社交和馬雲的電商各自在自己的領域獨領風騷。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馬化騰比起馬雲成功在先。馬雲曾經還找過馬化騰投資,但是被馬化騰拒絕了。後來馬化騰還為此後悔不已。

再後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彼此的業務開始有所交叉。尤其是互聯網+和跨界概念的出現,雙方的業務開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競爭也有合作。都有把觸角伸到對方的碗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滴滴和快的最終的命運,就是最好的例證。在一次又一次的較量中,消費者獲取了一場互聯網的盛宴。

圖片源自網絡

能夠長期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中,長期交替徘徊在第一第二的倆人,足以說明兩人都不是善茬。作為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最成功的兩名企業家,二者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第一,從創始人的角度說,馬雲格局更大,眼光更超前,更有國際範。馬化騰更注重細節,穩中求進。因此阿里系的產品,更傾向於又觸及了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騰訊系的產品相對就很難走出去。

第二,從企業文化角度說,馬雲念慈在慈的是使命,願景,價值觀。圍繞這一中心思想,阿里系的側重點在於服務中小企業,從而推動經濟的轉型,行業的變革。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態。最終惠及普通消費者。馬化騰則更側重於產品及產品的連接,直達用戶。騰訊系如何將消費者口袋的錢,變成自己的,似乎是他們最關心的。阿里為我們發現了世界,騰訊為我們發展了遊戲。

第三,從企業再造的角度說。阿里已經逐漸從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發展為一個技術型公司。阿里雲、智能芯片、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等,為中國擺脫美國的技術封鎖和束縛,阿里都在不遺餘力的努力中。騰訊卻越來越像一個投資公司,自己做不好的,搞不定的,就去買一個。像京東和拼多多就是最好的實例。

世界經濟浩浩蕩蕩,未來的經濟,拼的是企業家超前的眼光、準確的預判和今天腳踏實地的準備。2016年雲棲大會,馬雲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概念,正在一步步引領中國,影響世界。馬化騰也隨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概念,但也只是換了一個名字而已,有拾人牙慧之嫌。從一個先富起來的人變成了一個追隨者。

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是把思想灌輸給別人;二是把別人口袋的錢掏出來。馬雲更像前者,馬化騰則更像後者。所以相比之下,我更看好阿里系。


軒文君


其實這類話題爭論太多,現在下定論都為之過早,畢竟分析、辯論、考量起來會有太多角度,都會長篇大論,滔滔不絕。

首先我想說的是,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以業務見長,而不是靠技術起家的。

當你提到阿里騰訊時,會像提到微軟、谷歌、Oracle一樣馬上想到OS、搜索、DB這樣的技術/產品嗎?不會,你想到的是電商、社交,而不是阿里的線上服務系統,或是騰訊的運維繫統。

這一方面是由國內發展環境決定的:國內技術水平相對滯後,且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造成純技術公司很難單靠一項技術產品盈利生存,更談不上技術壁壘了。

因此你會看到,國內互聯網公司,基本都是貼近業務在發展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帶來足夠的現金流,養活公司,然後才有“是否要鑽研技術實力”的問題。所以業務足夠強的公司,才有足夠的資金去養育頂級的研發團隊。

說到底,技術是對業務的支撐。

阿里的技術由業務帶動、也有理想

阿里從最開始養了一批國內比較知名的DBA,到後來開始推行去IOE開始,展露出民企也能有技術的實力。

再後來就是王堅開始做阿里雲,一開始大家都還覺得是國內民企在炒作概念,但確實做得早,等大家意識到雲計算真的來了時,阿里雲已經搶跑好幾年,雖說技術算不上真有多精湛,但確實有了不少積累,經過菲青、孫權兩代繼任者將這些積累的產品技術商業化,開始了大爆發。

但即便如此,不得不說原本淘系的去IOE技術體系,仍是非常牛逼的,甚至直到行顛正式兼任集團和阿里雲兩邊CTO,並開始推行兩邊體系整合之前,阿里雲的性能和穩定性並不比淘系更強。

總體上,過去阿里的技術發展,並不是由像百度這樣“我要做最牛逼的技術”或者“我要做最牛的技術企業”的口號所催生,而更多是由業務帶動(比如雙11)、管理和文化自然而然孕育出來的。

但未來,阿里越來越展現出對技術的重視和帶有理想主義的追求。比如行顛擔任阿里CTO後,第一次開啟以“技術”為口號的年會;內部也一直有跨部門的技術委員會,協調統籌技術發展的節奏、方向、人員晉升等。

而王堅作為阿里內部一直以來的技術帶頭人,喊出以下這段話:

“現在我們回顧以往的技術革命性突破,可能發源於十幾二十年前甚至更早,這些全部都來自於國外的某大學、研究所、外企,基本沒有國內企業的;今後我們希望,在比如30年後,當你回頭看新一波的技術浪潮的發源地,你會發現說這是來自於中國的一家叫阿里巴巴的企業”

對於技術人來說,這可以算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和追求了吧?

相對而言,騰訊的技術更實用主義

據我所知,騰訊早期的技術,主要就是不停擴充服務器以支撐不斷增長的QQ用戶數,早期投資的錢也大多拿去買服務器了。因此騰訊的運維團隊規模和勢力都是很龐大的,以至於到現在你進到騰訊,都會發現開發甚至研究團隊頂上的老闆,都是以前做運維出身的……

說實話這對於現在騰訊這樣級別的公司,並不是個好消息。但也沒辦法,騰訊沒有發生過像阿里那樣杯酒釋兵權的事件,老臣仍把持著騰訊高層的大部分關鍵崗位,外來的和尚很難進入頂層結構,你看就連張小龍這樣收購進來的團隊,也感覺跟內部原有的QQ等勢力保持微妙的關係、大多呆在廣州而不是深圳、甚至聽說很多微信的人跑出去見客戶都只說自己是微信而不是騰訊……

騰訊應該是直到去年都還沒有專門的廣泛的技術委員會,直到2018年第三次大規模重組中,由於內部爭鬥爆出幾篇文章(知乎上也有)抨擊騰訊不重視技術,因此才在多項重組變革項的最後加了一條要成立技術委員會。

跟騰訊其他業務的發展模式類似,騰訊在技術上也主要是跟隨,追求的是不掉隊,而不是引領,以圖通過自身在社交上的壟斷地位快速翻盤。這種戰略本身沒什麼問題,但對於技術人員而言,是否少了一些情懷?

以上是一些個人淺見,也希望跟大家討論交流或私信皆可。




邁向椿天裡


現在有一群人,過得都很痛苦,思維再劇烈的徘徊掙扎,幹活的時間很漫長痛苦,也害怕全球突然之間在黑夜裡只有他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且只有這一個房間甚至只有一張床,更甚至閉上眼睛,嚴重懷疑自己沒有身體,只有思維在痛苦掙扎。其實這一群人現在一點都不痛苦,他們認為我只是高等文明中,一名微不足道,至少不是最厲害得小角色,他們侮辱我,去巴結更厲害的文明。其實這群人怎麼想的,我王士傑也無限不清楚,給幾乎所有聰明人一樣,無法理解這群人的傻逼行為,我真不清楚這群人真麼想的,因為我更不想再聽到他發出聲音,我給你無限多機會,我不想再說其它廢話了


12334081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騰訊,因為我社交比較多!聯繫人比較多!支付也比較多!阿里巴巴我沒有消費過,只在淘寶購物過!但我自己也在唯品會買啊!實際淘寶的產品我買得不多!可能我比較相信唯品會的產品!但是買鞋子不好也不想買了!還京東我也很少買東西!好像他的家電產品比較過關吧!但實際我喜歡去逛商場!但商場的東西偏貴!本地的店鋪有些價格也不是很高!要我個人自己的消費觀念是哪家東西好哪家便宜哪家好玩我就去買啊!還有我用微信和qq社交的軟件比較多!


哈智豔


我覺得騰訊系最好,因為支持很多功能還有支持學生機優惠我們學生的各種產品其實我買了學生機的學生雲服務器原價1600多元,但我買一年雲服務器120元很便宜,可是阿里雲也提供學生機但比較難,最好的是騰訊雲


阿力助手


我覺得阿里巴巴不錯,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支付寶了


YFU董延


兩個都不看好。都是不變應萬變,最終變的還是自己。時光是階段性的,前景是充滿戲劇性的,美好的前途更重要的說是步伐要永遠超前的。


peter202818


一家是江浙,一家是粵派,生意都精明,但一方水土一方人 ,代表不同的商業文化。騰訊容忍合作伙伴掙大錢,同時保持獨立性。阿里的合作伙伴掙大錢是不可能的,除非已賣身阿里。你說哪種模式最有前途?


用戶6211904713690


應該說不同領域裡面,在大格局顛覆性的產業比如支付寶的模式等打造的產品肯定看好阿里,也就是說對於服務企業和對公業務上是支付寶,如果是小買賣比如買賣菜和朋友之間的社交往來就是騰訊了。一個側重商務一個側重受眾普遍的流量…


且看且說且行


不希望出現雙寡頭壟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