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需要多久才能造出世界一流发动机?

申正初996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越来越难!

所以,中国的发动机都是用山来作为代号。

中国发动机一直是我们航空工业的“心脏病”,多年来除了字面上说中国航空发动机多厉害之外,中国发动机的研制起色一直在原地踏步!特别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为主,比如涡扇-15、涡扇-13发动机,每一次报道都是:“中国发动机超越美国了,俄罗斯了!”“中国战机国产航空有望了”。但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仅仅少量国产发动机装备了比如歼-16多用途战机身上,而歼-16多用途战机本来年产数量就少,更别提配属的太行-B涡扇发动机的产量了。

而数量更多的歼-20、歼-10战斗机,依然依靠俄罗斯制造的AL-31系列发动机,虽然试验了国产发动机,但记住仅仅是试验!成飞很多方面也在考虑支持国产发动机,但第一个问题是产量,产量只有上去了歼-20、歼-10战斗机才能使用,第二个问题就是可靠性方面,这一点成飞设计组对国产太行发动机信心不是很大,没有100%的决心。

中国发动机产业确实没法称作一流,甚至相比同时起步的法国、英国也出现了落后。法国M-88、英国EJ-200涡扇发动机,不仅体积小推力还大,最为主要的是大批量量产,并且在台风、阵风战斗机身上可靠的使用。再如果相比俄罗斯产品-30、美国F-119、F-135等大推力涡扇战机发动机相比,更加没有优势。时至今日,连涡扇-15发动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更别提装上歼-20隐身战斗机需要多久了!显然中国航空发动机多久才能造出世界一流发动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如果还是按照现在这个样子发展,给20年,30年也没机会追赶。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线简单看法,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其实中国现在就能制造国际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例如国产涡扇-10和改进型涡扇-10B发动机。实际上,由于在所有级别的航发领域全面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航空发动机强国了,我们只是在少数的一定领域与最先进国家有差距。而其他的航发最先进国家,也只是一两个单项领域领先。

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大推力小涵道比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国家。但中国在最顶尖军用大推力航空发动机领域,与美国还有20年的差距。2006年,美国推重比10的F135发动机开始装机测试。这一年,中国推重比8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正式定型。与太行性能相仿的美国F110发动机于1985年定型,这说明中国和美国的推重比8的先进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差距为20年。

航空发动机其实并不是啥高不可攀的玩意,这几年珠海航展上国产发动机的耀眼成绩,例如歼-10B矢量航发验证机,涵道比为9一级的长江1000大涵道比发动机等等,其实是必然的。中国在2015年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在2016年成立航空发动机集团,从顶层理顺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体制,现在国家每年投资在航发领域都有上千个亿人民币。

航空发动机不存在弯道,要想赶超也只能加倍努力和投入,只要有足够的需求和重视,有足够的钱,有足够的组织力量,不瞎折腾,都会搞好的,搞不好都不行。我们过去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被诟病,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完整的规划,胡搞乱折腾,现在好了,一切都走上正轨,成绩必然随之而来,这几年,就是国产航发的井喷时代。

一台航空发动机就能造就一个航空帝国,例如LEAP-X系列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集团合资的CFM国际公司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发动机。用于新一代150-200座级单通道客机,中国的C-919大客机也采用LEAP-X1C发动机。LEAP-X的前身是著名的CFM56,而他们的爸爸都是美国的F101军用涡扇发动机,这个军用机的各种改型广泛用于B1B/B2轰炸机和F16等多种战斗机的动力。

目前LEAP-X系列发动机的订单总数已突破万台,总价值达1400亿美元,CFM公司加班加点才能年产1600台。这就是一台发动机造就的工业帝国,数万台发动机造就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帝国!中国人直到五年前才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我们以“太行”发动机为基础,自行研制了军民两用的涡扇-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未来将配装于运-20战略运输机。还在研制以C-919民用飞机为装机对象的长江-1000A发动机,并计划在国内生产具有世界超一流水平的LEAP-X发动机。中国已经在研下一代推力200~400千牛的多款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这些都表明,中国大涵道比发动机的井喷时代即将来临。

有人说航发特别高大上,是工业皇冠上的钻石,没错,是钻石,当我们不会造的时候,航空发动机就是皇冠钻石。等中国人会造了,这玩意就是大白菜,钻石不就是高压锅压出来的木炭么?怎么就高不可攀了呢?


科罗廖夫


谈及航空发动机的艰难,有人形象地比喻,“螺狮壳里做道场”,尤其战斗机的航发,直径多在1米左右,4米多长,就这么大小的一个管子里,要产生10吨到20吨的推力来,难度可见一般。我国航发,比起美国,落后太多是确凿无疑的,不仅我国,他把俄、法等22个工业强国,也远远地甩在后面,望尘莫追,我们要赶上去,实现反超,志气果然了得,这简直是要逆天了呢。航发航发,工业之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科技巅峰,我国在宣传层面,总在说发动机的困难,直让外行人感概,中美航发的差距要在五十年以上,天哪,五十年是个什么概念?专家只道20年总是有的。那么魂舞大漠直想请教一句这样的专家和高手,我们的涡扇-15与美国最先进的战斗机F-22的发动机F-119比起来,差距是多少年?“峨眉”不远,就在前面,这是多么秀丽险峻的一座山哪,诗云,“雪山千古冷,独照峨眉峰”,蒋某人写的,呵呵。

▲开启打脸模式。我们知道,航发最难的就是材料,F-119承受的极值温度已达到1700摄氏度,什么样的材料才能经受得住这样考验?南京理工大学的陈光教授,他带领的团队,在2016年实现TiAl单晶合金承温能力提高了150~250℃以上,一般每提高30度,即构成一代新合金,这250度,话说是几代来者?有个专家举例子,说我国至今还未完成单晶空心叶片工程应用,魂舞大漠表示不服,就认真地查了一查,就在今年,沈金所一项成果获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请记住,是辽宁省的表彰,他们实现的是复杂的单晶高温合金叶片在铸造时工艺控制问题,大幅提高了复杂单晶叶片制造的合格率,能从10%提高到50%以上,怎么样,厉害吧?这则消息还说明再复杂的单晶空心叶片,我们也会造,只是以前合格率不是很高。这脸打得呀,一掌能掴出血印子来,看来闲来无聊,还是多学点知识才成。

▲引擎模型。歼-10B验证机今年珠海表演,动作多违反飞行常识,我们对岸的绿媒没有缺席,迟来的比喻是一改“太行”引擎模型的丑名,这些人可能真要恶补一下航空常识,像这个级别的军用大推,世上只剩下了中美俄,难道靠嘴炮能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吗?我们现在发展者,也不只有一款“太行”,世人都清楚,“太行”的成熟,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相当厚实的技术基础,涡扇-13“泰山”,有号新中推,也已投入生产。涡扇-15,按公开报道,已开始装机实验。还有大飞机发动机,涡扇-18和涡扇-20,已展开装机飞行,充分说明我们的航发已来到了一个技术暴发期,难道还有什么好怀疑的。一,我们理顺了研发机制;二,培养了一支年轻的人才研发队伍;三,有了非常大的资金支持。假以时日,也就没个不成的,我们的成功,即是最好的明证。过去,惨遭吐槽,现在突飞猛进,不是说一说,抹黑一下,就能乾坤颠倒的。

▲世界一流。一流的发动机,自然非常棒,人一张嘴,总是热衷说,就那三家,通用,普惠和罗罗,英国罗罗今天得以挤进一流,实在说也是沾了美国人的光,就是现在有多少美国核心技术,不知道,总之也成为一流,民用高涵道比发动机,推力最大者都到了五、六十吨的样子,真是非常的恐怖。我们没有,过去不搞大飞机,也没有实现的技术条件,现在大飞机上马,长江-1000A已然下线投入实验,涡前温度高达1950K,十级压比高达21.7-22.4,再加上三级增压,压比可至50左右,推力12吨,要涵盖12-19吨数个级别,这个水平怎么样啊?俗话说得好,没有金钢钻,难拦瓷器活,如今我们的水平,上来就搬的这块石头,不轻。要讲得几年实验,成功几率多大,不是喷,咱们不吹,五年以内可成,几率100%,水平正是一流的,嘎嘎的,没有丝毫问题。距离一流零距离,我们就是一流了呢。


魂舞大漠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中国目前不缺技术,也不缺理论,缺的是特殊材料:在高温、高压、高速运转过程中,特材抗氧化、抗腐蚀、抗变形等的物理特性的特殊材料,举个例子:像日本的注塑机内已缸内橡胶密封圈,可以连续使用50年不漏油!国产机运气好3年左右,运动气不好1年左右:关键问题是压力数据根本无法稳定!。比如水龙头,日本人一般装上去基本不会更换,但中国老百姓估计年年换。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国家投资新特材料的研究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手机用户4308135697


我曾经和一位战友交流过这一类的问题,他给我说了一个观点,我们目前生产一次性的装备,还是可以的;但是耐久性的装备,着实还需要加强。

1.为什么这样说,举个例子吧,圆珠笔芯、汽车和飞机的发动机,这些都是不断地消耗的,是耐久性的产品,这些虽然我们也可以制造,但是整体上还是和国外有较大差距的,圆珠笔芯也是这两年才有的突破。

2.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航天飞船都能造,那个在天上待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啊。当然这只能代表一种观点,并不能反映全面的情况。

3.关于我们还有多久能够制造出发动机,这个应该属于比较核心的机密,就好像歼-20悄没声息地出来了,航母我们悄没声息地造出来了,后续的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可能今年我们阅兵的时候就会有。

4.我们一直都在向世界一流靠拢,当然在材料、制造等多个方面我们都有差距,但是我们的步伐一直在前进,其实战略上可以说“弯道超车”,战术上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这样“超车”才能稳当,才能有一天真正地引领时代、引领未来!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军校和入伍指导


这些年来,“中国制造”不但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其物美价廉的特点也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的确如此,中国目前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一点连美国也要自叹弗如。不过,虽然我们是“世界工厂”,但还是有个别东西我们造不出来,其中最让人难受的就是航空发动机!

中国C919打破欧美垄断,但与歼20有同样“短板”!

经常坐飞机的人可能会留意,我们乘坐的飞机基本上是两家公司造的,一家是美国的波音公司,另一家是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每年都要花费巨额的资金进口大飞机,有人曾对此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要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此外,另一家巨头波音也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并预计中国未来20年间还将购买7690架新飞机。

去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并且还未正式投入商用就已经拿下800多架订单,我们终于有望彻底打破欧美在大飞机领域的长期垄断。但也有人质疑说,C919的国产化率只有60%,最核心的航空发动机依然依赖进口(C919采购了美国的LEAP-1C发动机);这一说法虽然有失偏驳,但某种程度上也是事实——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机关键部件一直存在制造缺陷。

除了民用飞机领域,我们在军用飞机领域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歼20自从首飞成功以后,就成为无数中国军迷的骄傲,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战机,我们为全球仅有的三个能研制出五代机的国家之一。但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歼20使用的涡扇-10B发动机是其最大的短板,不但让歼20无法发挥全部的实力(机动性、燃油效率、和超音速下的隐形能力),还可能影响歼20的大规模列装、以及后续六代机的研发进度。

航空发动机有多难造?欧美还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

那么,这个一直制约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发动机究竟有多难造呢?事实上,它非常非常的难造,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的工程机械系统之一,涉及气动热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结构力学、控制理论等众多学科,而任何一个学科存在短板都不行。所以,航空发动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此前有院士坦言,“美国发动机现在的水平就算是原地踏步,我们再花二十年也很难追上。”

目前,全世界能研制民用大涵道比发动机的有3家,分别是美国的GE、普惠和英国的罗罗公司,而能独立研制高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短舱的公司仅有两家——美国古德里奇和奈赛公司。令人气愤的是,中国市场日益成为这些厂商的主要营收来源,但欧美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已经持续了六十年了,几乎所有的工艺、制造、包括蜡模、陶瓷芯都不许出口给中国。

所以,无论是从中国航空工业的民用需求还是军事需求,实现国产发动机的设计研发都是必然选择,无论航空发动机有多么难造,欧美国家的封锁多么严密,我们都得拿出“两弹一星”精神来迎难而上。况且,未来十年我们对大型发动机的需求超6000台,总价值超500亿美元,整个航空运输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我们更没有道理将这个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

每年投入上千亿元,航空发动机终将变成“白菜价”?

为了彻底解决这块“心病”,我们国家在2015年已经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并在2016年成立航空发动机集团,据悉每年投资在相关领域的资金都有上千亿元。据人民网报道,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的AEF3500宽体客机发动机验证机在去年年底亮相,它的推力达到了35吨,是目前最大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另外,我国自行研制的国产“太行发动机”近期也取得了进展,为歼20量身定做的推力矢量版涡扇-10B太行发动机已基本成熟。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国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实现突破、打破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固然可喜,我们终于有望造出世界一流的航空发动机了,但是为此花费上千亿的资金真的值得吗?且不说航空发动机对我国的重要经济和战略意义,其实航空发动机也没有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就像此前的其他工业品一样,只要中国人最终会造了、并开始量产了,这玩意可能就是“白菜价”!


金十数据


我就一屁民,虽然我也爱国,但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我连屁忙都帮不上,对航发更是一窍不通,所以,我除了坚守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其他的事情,连大声说话的底气都没有。

至于今天讨论的航发问题,我觉得无论中国落后美国多少年,无论我国多少年能追赶上美国,对于我等屁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国家在努力,在努力的发展保护和服务于我们的高科技,仅此就已满足,并在心里默默的祝福祖国,默默的支持祖国!我等发不上力的屁民不发声,不给国家和科技工作者施加心理上的压力,并做好我们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我们对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最大的支持。

我们国家从落后挨打,百姓受苦受难,到现在生活基本幸福,安全基本受保护,心已满足,至于更高的要求或更高的科技,我们这代人能不能看到还是未知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科技发展是无尽头的,期盼遥远的事情,有时不是心想就会事成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不是我们急功近利就会实现的,所以,我踏实做好现在的自己,祝福!祝愿祖国的未来更美好!


特战603


很多人对中国航发的发展前景很乐观,相信中国最新的WS-15涡扇发动机一旦服役,中美之间的差距就会显著缩小,中国超越美国并不是没有可能。更有人说中美航发技术差距不超过20年,只要中国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装备在歼10B上的国产WS-10B型发动机

我对中国能够在20年内超过美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的说法是不认同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涉及非常多的工业生产技术,从设计到加工,从工艺再到材料,无不有极高的要求。归根结底,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突破,取决于基础工业的进步,在工业基础大幅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实现所谓的“弯道超车”,实在是太难了。


歼20尚未证实已经装备WS-15“峨眉”发动机

曾有我国发动机专家指出,我国的航发技术水平与美国至少有20年的差距。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也只有业内人士才真正清楚这其中的门道。但应该明白,哪怕再给中国20年,中国都无法真正在航发上超越美国。尖端的工业技术讲究积累,重视沉淀,每一个重大的突破都是由一个个小进步累积最后实现质变的。因此,可以理解为目前的美国在相关领域一定走的比中国远,积累比中国多得多。倘若现在中国落后美国20年,20年后中国能够追上目前的美国就已经相当不容易,更谈何超越?


F-119型高性能航空发动机
由于装备F-119,使得F-22能够轻松实现超音速巡航

美国航发技术有多先进?以美国最新的F-135型发动机为例。根据公开资料,F-135发动机长5.59米,直径1.1684米,净重1701千克,最大推力193千牛(约19吨),推重比达到令人的11.467,这一数值领先现有所有的同类发动机。这背后,体现的是美国材料技术,加工工艺的先进程度。不客气得说,如果我们没有美国的材料技术和工艺水平,哪怕现在拿到了F-135的设计图纸,我们也无法生产出同样性能的产品。
美国最新的F-135发动机,性能较F-119又有大幅提升

放眼未来,下一代战机使用的发动机基本已经确定是变循环发动机,能够真正实现对推力的细致入微得完美掌控。而据说美国早在YF-23(即F-22竞争者,后下马)上就装备了变循环发动机,因此美军在下一代航空发动机技术上的领先几乎已经是共识。只希望我国能早日突破桎梏,提升基础工业技术水平,为研制新一代高性能发动机奠定基础,不让差距越拉越大。



YF-23和YF-22(即F-22)对比图


兵者诡道也


你好!我是迷彩派小编,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一下意见。航空发动机有“现代工业皇冠上明珠”的美誉。先进的发动机对于战机来说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一直以来,西方在航空发动机技术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近些年我国在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上也取得巨大突破,中国已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可以自主研制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不过,虽说近年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同世界顶级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其实上,在最顶尖军用大推力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国与美国至少还有20年的差距。2006年,美国推重比10的F135发动机开始装机测试。这一年,中国推重比8的“太行”涡扇-10发动机正式定型。与太行性能相仿的美国F110发动机于1985年定型,这说明中国和美国的推重比8的先进大推力航空发动机的差距为20年。

此前,中国在2015年已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家重大发展项目,在2016年成立航空发动机集团,从而理顺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制生产体制,现在国家每年投资在航发领域都有上千个亿元人民币。

航空发动机不存在弯道,要想赶超也只能加倍努力和投入,只要有足够的需求和重视,有足够的钱,足够的组织力,才能够搞好。我们过去在航空发动机领域被诟病,主要是没有足够的投入,没有完整的规划,现在一切都走上正轨,成绩必然随之而来。相信未来,国产航发的井喷时代离我们不远了。以上只代表小编的个人观点,如果有朋友愿意与我交流,请您点赞评论。欢迎您关注迷彩派,我们将与您共同关注军事话题。


迷彩派军事


中国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独立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国家,整体的航空工业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也处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并且,国产大推力“太行”系列军用航空发动机也已经十几年的反复磨合和改进,也终于做到了真正可靠且堪用的技术状态。目前,这款国产系列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也已经陆续装配到了国产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以及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的机身之上。

不仅如此,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之上,搭载了带有矢量推进技术的国产“太行”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歼-10B型验证机,还在开馆的当天上演了让人颇震撼的空中飞行表演。并且这款国产验证机所展现的空中机动性,完全不输于俄制带有矢量喷管的苏-35重型战斗机。

显然,现代航空发动机技术几项顶尖技术之中的矢量推进技术已经被中国军用航空工业所掌握。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中国军用航空工业还在拼命努力开发中。目前国产大推力涡扇-15军用航空发动机早在2013年就已经成功点火测试,但随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关的消息了。

也据国内的相关新闻报道称,沉寂了已经很久的国产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涡扇-15,近些时间终于有相关的消息了,目前该款国产发动机已经进入第三批次的生产阶段了,再过大约5年的时间,这款国产涡扇-15大推力军用航空发动机就应该可以可以顺利完成相关的定型测试工作,装配给各型三代半或四代战斗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