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路边常见的“雷公屎”看上去很脏,却有人当宝贝去捡,而且价格还很贵?为什么?

老娘舅说事




“雷公屎”,看到这个名字我还是震惊了一把。名字很俗气,甚至这样的名字听起来还有点恶心呢,不明白的人可能以为是某个动物的屎呢。其实就是地木耳、天菜、地皮菜,学名是普通念珠藻。

雷公屎是普通念珠藻的俗称之一,在农村可常见到呢。特别是雨后,去森林里就会看到了,小时候经常去捡回来炒着吃呢。它的样子和木耳还是有点像,而且吃起来口感也有点像,但是它比木耳小,吃起来更柔软。吃是好吃,到是清洗的时候就难了哦。



雷公屎的蛋白质含量很高,高于鸡蛋呢,可以补虚益气,滋养肝肾。但雷公屎是寒性食物,不可多吃。刚摘回来的雷公屎一斤三十块钱左右,但是晒干后可是很贵哦,一斤上百块钱。

都说物以稀为贵,确实是这样的,现在雷公屎也不多见,加上别人捡到了也不会卖,那更难买到了,价格就贵了。要是像平常的木耳,那价格也就不会贵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变好了,人们对吃的也有要求了,特别是不容易吃到了,他们就更想吃了,随着东西的变少,价格就贵了。小时候是经常吃到,但现在都是在城里工作,很多年没见了。


壮乡小美


看到这个“雷公屎”这三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去百度搜了一下,才知道!这个东西在我们这边都很多,我们这边叫着(地衣菜或者地木耳)!


是什么成分,属于什么菌种我真的也不知道!只是我们这边特别多,我和老妈她们都去捡过!这个东西有点怪,出大太阳是没有的,要小雨下过日子才会有!在春冬两季也很少见,只有夏秋两季雨天才会有(要雨水下一段日子,比较潮)!至于说贵不贵我也不知道!我们捡回来从来没有卖过!

地衣菜用来炒鸡蛋,放在排骨汤里面,味道特别的鲜!和木耳,紫菜它们的味道有所不同!要说什么营养成分我真的不知道,只知道能吃,味道也还不错!



地衣菜只有老人去捡回来去弄,年轻人都不会去捡!特别的麻烦,用手去择还择不了,非得用筷子一点点的去弄,里面有泥土、草根、树枝等等,最少都要洗十几次才能洗干净!要是有个十几斤,那可以这么说,一天坐在那里都有事情做了!


常德农村小赵


义乌话发音叫“皮冰”,也有叫“地骨皮”,一般生长在有风化岩的潮湿土层上,下雨后才会出现,我是从小吃到大的,到现在也偶尔去野外捡几回,小时候听大人说,这东西要在春雷响过之后才可以吃,这习性跟野葱(胡葱,也有叫地系)的说法一样,野葱也是说要春雷响过后才可以吃。

小时候大人骗小孩说是山羊粪便变的,其实应该是可食用真菌的一种。几十年来,“皮冰”的吃法从没变过,就是“皮冰”炒盐菜,盐菜须是刚腌好的雪里蕻(义乌叫九头芥,其腌菜干叫延寿菜),那味很是鲜美。


过去理它作甚


很多人都不知道“雷公屎”是什么,但是只要给大家看图片,就都能知道,甚至有些还吃过呢。那么,雷公屎到底是什么呢?一听名字就觉得很恶心,为什么有人当宝贝去捡?价格为什么那么贵?


雷公屎,又叫地蕨皮,因其外观跟木耳很相像,故又叫地木耳。它是农村地里生长的一种藻类,小时候经常去地里面捡,如果打雷下雨后去捡,就会发现雷公屎特别肥,小时候不知道是为何,以为真是打雷起到的作用,后来才明白是下雨起到的作用,因雷公屎生存能力比较强,未下雨的时候,雷公屎比较干燥,呈黑色,当越到雨水时,雷公屎开始膨胀,变得很大一块,颜色呈暗绿色,就跟泡发干木耳一样。

雷公屎很脏,一般要清洗很多次才能清洗干净,很多人去捡是因为雷公屎是纯天然生长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知道鸡蛋、木耳、藻类等营养价值高,但雷公屎营养价值更是高于鸡蛋、木耳、藻类等,此外,还具有降脂明目、清热降火,补充营养的药用价值,称之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也不为过。因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高,所以价格相对昂贵,我们这大概130元左右一斤。我们这最常见的吃法就是雷公屎炖鸡,洗净的雷公屎放入炖锅中跟鸡一起炖,炖出来的鸡特别香甜,这样能够吃到鸡肉与雷公屎的原始味道,而最重要的就是汤,鸡肉、雷公屎经过高温加热后,精华全部溶于汤中,喝一口鲜汤,简直回味无穷。



不知你们吃过雷公屎吗?你们都怎么做的呢?


彝州老赵


首先明确一点,“雷公屎”看上去很脏,其实并不脏,用处还很大呢!

小时候,农村一下过雨就会发现有些石板上、浅草丛里会有些绿色的、软软的像木耳一样的东西,我们这里叫它地软,也有的地方叫它地耳、地踏菇、鼻涕肉、天仙菜、天仙米、地木耳、雷公屎。

其实,地软是一种大型蓝藻,它一般是贴着地面生长,生长速度特别快,繁殖能力也极强,而且耐寒耐旱,基本上分布于全国各地。地软外形和木耳很像,吸水性极强,气候干燥的时候就像土皮一样,遇见水就迅速膨胀了。

虽然“雷公屎”看上去很脏,但是其用处还是蛮多的,可药用也可食用,所以它的价格还是挺高的,某宝上竟然有人卖79元一斤的。药用的话谨遵医嘱,食用的话,地软最适合的做法就是做汤、包子、饺子。当然,也可凉拌、炖、烧.,非常好吃。

一般来讲的话,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把地软做成包子吃,另外还有地软炒鸡蛋、凉拌地软、地软豆腐、地软炒韭菜、地软烧肉、小炒地踏菇等。

由于时间关系,小焦今天介绍一下小炒地踏菇的具体做法,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第一步,准备食材:地软300g,青红椒各一个,胡椒粉、葱蒜、油、盐、糖、生抽等适量;

第二步,处理食材:把地软泡发并清洗干净(不好清洗的话可在水中加点盐),青红椒切丁,葱姜切末;

第三步,开始制作:1、起锅烧油(猪油的话更好吃),油热后倒入葱蒜爆香;2、倒入地软煸炒几下;3、倒入青红椒丁翻炒;4、放入适量的盐和糖翻炒几下;5、倒入适量生抽翻炒;6、放入适量胡椒粉,翻炒几下拌匀后出锅。

就这样一盘小炒地踏菇,就上白米饭,那叫一个爽啊!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大家叫的“雷公屎”也叫地木耳、地皮菜,通俗点说就是长在地上的木耳,在农村乡下潮湿的林地、洼地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干燥后的雷公屎与木耳几乎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在采收上确实比较困难,因为其常常与各种杂草共生且体型太小,并且采收时本身处于吸水膨胀状态,感觉有点湿滑,反而给人感觉有点恶心。

地木耳实际上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它不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而且蛋白质含量高于餐桌上常见的高蛋白质食物,比如鸡蛋、木耳、银耳等,氨基酸含量接近各种菇类,由此可见,虽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但蕴含了丰富的营养。

说到食用价值,那不得不说其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地木耳具有很好的清热降火的作用,由此围绕其保健功效也开发出了许多菜品,比如凉拌地木耳、地木耳豆腐、地木耳炒韭菜、地木耳烧肉等等,也有地方习惯将地木耳晒干研磨成粉后煮粥或做面包食用。


Power泡儿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这个野菜的名字一听就是一种有“味道”的野菜,“雷公屎”真的是个霸气的野菜了。其实雷公屎还是一种价格非常贵的野菜呢,这里科学兴农就和大家看一下关于雷公屎这种野菜的小知识。

什么是雷公屎?

在说雷公屎这种野菜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雷公屎这个野菜名字的由来,雷公屎的名字其实很形象的。因为雷公屎这种野菜总是在下过雨之后长出来非常多,我们知道雷公掌管着下雨,所以大家就形象的称它为雷公屎了,再加上雷公屎的样子确实很是相似。

雷公屎其实是一种念珠藻科植物,颜色呈灰黑色,手感比较软,和我们平时吃的木耳很是相似,晒干之后的雷公屎更像是紫菜。雷公屎经常生长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有积水的地方,小时候放羊的时候经常能够在羊粪上看到这种野菜,当时觉得这种野菜很脏,我们这边经常叫它地皮菜,还有的地方叫做地木耳、地软、地衣等。

过去我们这边吃这种野菜的比较少,因为比较难以清洗,雷公屎上面经常有很多小沙子,清洗起来很不容易,经常是反复清洗,吃的时候还是会感觉有些沙子在其中。再加上雷公屎生长的环境比较潮湿,并且感觉比较脏,所以很少有人吃。

雷公屎为何能卖那么贵?

雷公屎现在还是一种比较火的网红野菜,前阵子去饭店吃饭就看到了它,菜单上写的是地衣炒鸡蛋,价格是38一份,当时看到之后不禁乍舌,小时候都不吃的野菜,现在摇身一变价格不菲啊!后来查了一下市场上的价格发现,雷公屎还是那个雷公屎,但是价钱着实是不便宜。晒干的雷公屎一公斤的价格普遍在100元靠上。是什么让不起眼的雷公屎能够卖到这样高的价位呢?

首先是雷公屎确实是居于一定的营养价值,虽然雷公屎长得不是怎么好看,吃起来也是比较普通,但是雷公屎的营养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其中蛋白质含量非常的高,比我们吃的鸡蛋、木耳当中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并且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18种氨基酸,除此之外雷公屎当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再加上雷公屎当中的脂肪含量很少,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减肥人士的食用。另外雷公屎的产量低,尤其是干菜量少,所以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在农村有很多雨后才奋力生长的植物,像木耳、蘑菇等真菌,还有像“雷公屎”一样的大型藻类植物。“雷公屎”这名字听起来很不雅,这跟它的生长环境有关,它常常在下雨后“现行”,并喜欢在有动物粪便的肥沃土壤里长出,所以就有了“雷公屎”这个称呼。当然它也有文雅的俗称,如地皮菜、地木耳等。

在我们日常观念中,藻类都应该生活在水中,不应该生活在陆地上。实际上雷公屎是一种念珠藻属的气生藻类,其虽然可以在干旱环境、低温等恶劣条件下“存活”,但是处于假死的“休眠状态”。一旦遇到水就会“满血复活”,很像《三体》中乱纪元中的三体人。

雷公屎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人们爱吃的“山珍野味”,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23.5%,比黑木耳还要高15.4%,用其炒鸡蛋口感很独特。雷公屎一般在雨后才能采摘,平时很难才能吃上一顿。所以雷公屎的价格很高,刚采摘的新鲜的价格在二十多元/斤,晒干的价格高达七十多元/斤。

雷公屎常跟青苔、杂草等混长在一起,采摘后要清洗干净再食用。也可以经过清洗、晒干后长期储存。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在农村阴雨天之后,总会听到有人招呼大家一起去山上或者草地上捡“雷公屎”。最开始的时候听说“雷公屎”,感觉还挺稀奇,就跟着一块去了。到了之后才发现,“雷公屎”就是地耳菜,也有人叫做地皮菜。

后来了解到,人们之所以把地皮菜叫做“雷公屎”是因为地皮菜在阴雨打雷天气后生长比较快速,且地皮菜吸水后会膨大,容易发现和采摘。加上地皮菜于木耳相似,黝黑滑腻,吸水膨大后容易沾到土上,还容易和一些杂草纠缠到一起,看着比较脏,所以才有了“雷公屎”的称呼。

不过虽然地皮菜长的不好看,但却是农民的宝贝,因为地皮菜的味道极为鲜美,无论是用来炖汤还是用来炒菜,甚至是凉拌着吃,都有着很好的味道,尤其是用地皮菜炒鸡蛋,可以说是一道名吃了。

地皮菜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非常好的低脂肪营养保健菜,能增强人的体魄,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不过地皮菜虽然好吃,且营养极高,但是却一些食用禁忌。地皮菜性凉,所以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可食用;妇女产后、经期也不宜食用。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路边常见的“雷公屎”看上去很脏,却有人当宝贝去捡,而且价格还很贵?为什么?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秋两季交接的时候,陕西这边总会下起绵绵细雨,几场大雨之后,我们几个小伙伴,一人拿一个篮子,手挽手就像公墓地里出发了,去寻找一个叫做地软的食材。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地软可遇不可求,只有下过雨之后才可能找到,所以,很早以前,每逢下雨的时候,农村人总是会去墓地找地软蒸包子吃。农村路边常见的“雷公屎”看上去很脏,为什么会有人当作宝去捡呢?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对此问题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雷公屎”不是屎。

“雷公屎”也叫地软,地衣,是一种普通念珠藻,固氮蓝藻的一种,一般常见于山丘,砂石、砂土、平原的岩石以及草地和田埂上,比较耐旱,干透之后用手碾碎后遇水也能继续生长。形似于木耳,吸水极易膨胀呈现蓝绿色,脱水之后呈现灰褐色。所以,每当下雨天就会呈现蓝绿色被发现,所以被亲切的称之为“雷公屎”。

二,“雷公屎”药食同源。

“雷公屎”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少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E等,同时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富含营养的同时还有药用功能,是一个药食同源的难得食材,可清热降火,降脂明目。记得小时候采摘回来之后,大人都会晒干保存好,等到家里有人因上火导致眼睛红肿发炎的时候拿出来煲汤喝,效果确实不错。

三,“雷公屎”食材难得。

“雷公屎”只有在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被发现,平时气候干爽,它呈现的颜色和体积都是不易被发现的,所以野生的“雷公屎”只有在连阴雨之后被发现,目前人工种植地软比较少见,市场需求较大,但是供应量较少,所以由于稀缺性和商家的炒作,“雷公屎”的价格才会居高不下。

四,“雷公屎”清洗麻烦。

“雷公屎”一般都生长在腐烂的枯草和砂石之之上,每逢下雨时采收难免混入大量泥沙柴草。采收回家之后就面临着清洗的问题,如果想要清洗干净特别费劲。农村人只有自己想吃的时候才会费大力气采回家多遍清洗,几乎不售卖。当然由于难以清洗,所以即使售卖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五,“雷公屎”的吃法。

在陕西,以地软包子比较常见,除此之外还有地衣炒鸡蛋,包饺子,做汤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地软包子的馅是将地软洗干净剁碎,豆腐切小块,取少量猪油融化后煸一下葱花和蒜末,加入地软和豆腐碎,泡软的粉条碎翻炒均匀即可。

总之,“雷公屎”虽然因为外形不好得了一个这样的俗称,但是却是一味药食同源富有营养的好食材,下雨天不妨拿起篮子去田间地头柴草比较多的地方找一找吧!

条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们留言评论区恭候。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