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成都市郫都区,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街道、191个村(社区),常住人口108万。2018年全区GDP实现580.22亿元,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43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50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46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58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52位,经济综合实力连续21年进入全省“十强”。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郫”字在《新华字典》中是专用词,意思是指临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池。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于郫邑筑城建县,称郫县,迄今建县已有2300余年历史,拥有“古蜀之都、天府之源”的美誉,是古蜀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长江上游农耕文明源头。

2016年12月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全面纳入成都市“11+2”中心城区管理,正式成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郫都区战旗村,充分肯定郫都乡村振兴“战旗飘飘、名副其实”,殷切嘱托乡村振兴要“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时间上溯,1958年3月16日,毛主席视察郫县合兴乡红光社(今郫都区红光街道)。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胡锦涛、李克强、张德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郫都视察,对郫都给予了深切关心和殷切期望。

郫都,钟灵毓秀之城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郫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回溯商周时期, 望帝杜宇教民农桑,留下布谷催春的动人传说;丛帝鳖灵治水兴蜀,奠定了“天府之国”的千秋基业,古蜀文明和农耕文化由此发祥。回望康乾盛世,郫都人集传统工艺之大成,匠心酿造出“川菜之魂”——郫县豆瓣享誉世界,“郫县豆瓣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载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首改革开放进程,在“扬雄故里”农科村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探索了中国休闲度假旅游和农民居家创业的新模式,成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首开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先河。放眼新时代,郫都聚焦发展动能转换,巧变城市闲置资源为创客空间,将菁蓉镇打造为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创客郫都”品牌日益响亮。

郫都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境内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唐昌文庙、扬雄墓、子云亭、何武墓、严君平墓等文化古迹,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5 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27处。先后孕育出了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严君平,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古今名人。杜甫、陆游、张大千等文人墨客曾游历此地,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中国西部民歌之乡誉满神州。

郫都,绿色生态之城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郫都地处都江堰精华灌区核心区,上风上水、八河并流、气候宜人,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自然禀赋。区域内河渠总长4500公里,为成都最大饮用水源地,承担主城区83%生活用水,水质保持100%达标,沱江河综合整治荣获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区8700余个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掩映着最美乡村,与1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4A级:望丛祠、农科村、西部最美水乡三道堰、青杠树、战旗村;3A 级:川菜博物馆、中国川菜体验园、战旗5季花田景区)交织相融。以大美乡村形态、全域生态景区为追求,规划建设6个生态湿地公园、512 公里绿道和一批天府人文公园、城市街区公园、大地景观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乡融合的生态布局,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建成区绿化率达 40.8%,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最美中国生态旅游目的地”。

郫都,创新活力之城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郫都是一座创新基因丰富、创业氛围浓厚、创造能力迸发的都市新区,承担着全国众多改革创新试点任务,是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全球精英企业汇聚于此。郫都区坚持改革赋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巧变120万平方米双创载体,建成园林式创客公园,入驻专业孵化器75家,搭建公共服务平台39个,聚集创客4.05万人、双创项目2680个,形成了“极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覆盖”的双创格局,2018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辖区科教资源富集,汇聚电子科大、西华大学、成都工业大学等高校19所、国家级实验室31个、科研机构100余所,两院院士19 名,常年在校大学生25万人,校地企合作模式优势突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氢能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住友化学、法国液空等世界 500强企业纷纷抢滩布局,旷视科技、中创为量子等独角兽企业在此建立西部运营中心,培育潜力独角兽企业22家。主动融入全域开放大局,与高新西区、崇州、眉山、名山等地友好合作加深,与美国都柏林市、德国劳恩海姆市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协作进一步加强。

郫都,产业兴旺之城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郫都以新兴产业功能区和新经济集群建设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以人城产高度融合发展之路逐步构建功能完善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全省首个万亿级产业功能区 ——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 121.4平方公里,以“一芯一屏”和新经济为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电子信息、军民融合产业生态圈,聚集英特尔、华为、京东方、旷视科技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形成基于电子信息支撑的物联网、汽车电子、大数据等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半壁河山。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功能区——中国川菜产业功能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培育壮大以“郫县豆瓣”为核心的复合调味品和休闲食品两大特色产业,积极打造全球川菜原辅料生产和集散中心、川菜美食体验胜地,聚集产业项目92个,建成投产企业88家,实现总产值172亿元,在维也纳设立“成都川菜”和“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海外推广中心。产教融合发展的成都科技影视文创产业功能区,以“府河源影视科教产业园”和“凤凰影都”为核心,以4K和5G为科技发展方向,着力构建集影视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时尚艺术、田园旅游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凤凰卫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SONY等50余家企业已签约入驻成都影视硅谷,为加快建设国家级产学研创新产业园和超高清视听研制基地聚力成势。“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以现代农业生产与研发示范村、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公园城市的乡村样板区为功能定位,构建以天府乡愁、九土农耕为魂的川西农耕文明产业生态圈,打造以陌上花开等田园综合体为代表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新业态,绿色、智能、科技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郫都,宜居生活之城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坚持以中心城区为标准提升宜居宜业功能品质,高标准构建“五区二轴二带”全域空间布局和“1+6+180”三级城镇体系,城市空间格局愈加优化、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更迭、城市基础配套愈加完善。构建“四横”“四纵”高速快速路网,成灌高铁、绕城高速、地铁2号线和6号线、有轨电车在此交汇,TOD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外联内畅、方便快捷。334公里绿道、135个城市公园及小游园构成了居民“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城市慢行系统,蜀风雅韵的城市片区、风情浓郁的特色小镇、美田弥望的宜人乡村交相辉映,呈现出“绿满鹃城、推窗见田”独特美景。中信、保利、碧桂园等世界500强企业集聚助力城市建设,奥特莱斯、Block 街区等高端商业消费场景和体育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服配套应有尽有。“优教郫都”持续推进,嘉祥外国语学校、泡桐树小学、石室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在郫都聚集, 教育均衡化、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成功,三六三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区)等优质医疗机构在郫都布局,“健康郫都”全域覆盖。参与式社会救助、社区嵌入型养老和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功能完善、安居乐业、永续发展”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雏形初步呈现!

新时代的郫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走在前列,起好示范”的殷切嘱托,以“战旗高扬、创先不让”的精神风貌,勇于担当,感恩奋进,全力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转型发展样板区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中心城区。

郫都诚邀您一路同行,筑梦未来,共享城市荣光,共赢美好明天!

重磅!成都市郫都区简介升级换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