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单曲循环最多的一首歌曲是什么?为什么?

与其乐无穷


阿果吉曲,这几年的新歌没几首能带我走进这样的感觉,此歌触动心弦。

是的,我错过了你,可是思念又何曾放过我。

我是从宁波到杭州的路上听到这首歌,突然问朋友这首歌叫什么,然后看完歌词听了好几遍,听着竟然哭了。

最初还以为是情人之间的那种错过。

后来才知道这首歌是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写给早逝的女儿的一首歌。

女儿才三岁就早逝,因此万分伤感,就写这首歌给在天堂的女儿。



小咖娱乐文化


每当我迷茫不开心或者有点事情烦恼我的时候我都会听朴树的平凡之路,因为一听我的心就莫名的感觉心情好了是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很奇妙,从我2014年初三毕业就


开始听,听到现在还是很喜欢听,唯一这首歌让我听了3年都不厌,现在是个技校实习生实习了半年,因为有太多原因已经辞职了,但一听平凡之路就感觉好很多了,因为我知道我只要不认输,一切只是开始。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 失望 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篮球而生


Fade


这个很难说啊。Fade全是我的电音启蒙曲了,某天同学放了之后我就疯狂喜欢上它了。

它给我的感觉,或者说意象就是一个人对抗全世界吧。

前奏空灵的叮叮叮一出,就感觉仿佛灵魂都被吸引过去了。哈哈,有点夸张的说法哈。就是它很吸引我嘛。


然后就特别有力量,在我的bgm里面,一个能打都没有。然后我就进了医院(开玩笑啦)。


也有孤独的感觉,但是这样的孤独却并不可怕。给了我一种一个人也可以很好的感觉吧。另外,感觉抖腿越来越严重了啊。医生,还有救嘛?


贴上网易的一个精彩评论:

毕竟每个人听的感受也不尽然相同,那么你们是什么感觉呢?


皮皮昔



一首林夕的词,一首林若宁的词,不是盖的,还有黑暗中漫舞,简直听了想死。


差不多小姐_



她的歌全都单曲循环!!!她的歌是一种领悟而非直白的体现


王鹏磊124523125


很喜欢这两首歌,尤其心情不好想一个人呆着的时候!



闻桥


2017年以来,梁博的《男孩》就像魔咒一样,一直在我脑内单曲循环。

除了梁博,没有人敢在《我是歌手》这种竞技性这么强的舞台上,从头到尾都坐在钢琴前唱完一首歌。(李荣浩唱《小芳》时,后半程也是站起来唱了)而在此之前,这首歌从未面世,也从未有人听过。

但《男孩》展示的不仅是梁博的弹唱功力,更是用来证明他的抒情歌唱作实力。用简单的鼓点节奏和贝斯叠加搭配层次,用插拍的bright设计提升了整首歌曲的情绪。

当所有人都以为,在歌曲的结尾部分,乐队的强势会慢慢减弱时,编曲又偏偏在最后来了一段钢琴、鼓点和贝斯的叠加,情绪刚升又戛然而止,忍不住重播再听一次。

但这首歌只能梁博唱,这是梁博的音色决定的。

梁博有一副唱摇滚的好嗓子,这个嗓子一旦唱了抒情歌,音色里是自带鼓点的。身边一位小女生就说,每次听《男孩》的旋律周期,就像在和梁博做爱。

这当然很夸张,但是在对比中,你应该能明白这种说法的来源:

这首歌后来在《中国新歌声》里也有表演,和他搭配的是希林娜依高,一个具备烟酒嗓和爆发力的女孩。为了配合女孩的调,男孩梁博不得不调整他《男孩》中的乐队合奏部分。女声表现很出色,但无奈梁博的调性实在太稳,稳到衬托出旁边的小姑娘仿佛是在自己完全能控制的音区里大吼大叫。

实际上,都唱的挺好。


媒玩



最近

我要你

看了驴得水

感触颇多

开头驴棚走水的桥段现在想来细思恐极:周铁男打头阵有勇无谋,张一蔓跳进驴棚救火,裴魁山就一个劲儿给她埋土,最后校长一声令下主持大局,驴棚就烧没了……孙佳垂死反抗,却被众人阻拦。这场缩影心服口服!

英雄之所以被称为英雄,可能只是第一枪打中了而已。


一点新鲜事


这种问题是调查题,不是真的要寻求答案的题,它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简单说说属于我的答案吧。

现在说单曲循环,就是在网上使一首歌反复播放的状态,而最早我们听磁带的时候,这种操作是不太容易实现的,除非你听完一首歌马上就倒带,循环往复。由于太麻烦,极少这样操作。那时候我听得最多的专辑是郑智化的精选集,听得最多的一首歌,姑且说就是《水手》吧。即使不在磁带中听,当时广播和街上到处都放这首歌。当时情歌大行其道,《水手》一出现就显得超凡脱俗,它叛逆又励志,非常符合我当年的心境。

再往后反复听一首歌就显得随意很多,找一台电脑上网,点击循环播放即可。有段时间我所谓遭遇失恋吧,内心比较烦闷,晚上在网吧上了一宿网,一首梁静茹的《勇气》听了一遍又一遍,为自己委屈,为自己抱不平,“爱真的需要勇气,去面对流言蜚语”,一次次给自己力量,也为自己泄气。

那段时间的晚上听《上海1943》也非常多,我喜欢它的词,MV的画面也怀旧复古,耐听还耐看。

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听歌变得唾手可得,反而不太珍惜。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反复听一首歌一来是耽误时间,二来也没有太大必要。

只是有时候才这样操作。比如有一次在桂林旅行,晚上没事在宾馆天台坐着,对面就是灯光掩映下的象山,那时我刚看完韩寒导演的《乘风破浪》,对其中的改编插曲《别送我》情有独钟,我觉得它曲调婉转,尤其歌词写得有些酷。那天晚上我就反复听反复听,也没有听腻。如今这首歌是我的手机铃声,每天都能听到几次。

今年上半年,看完小品《你好李焕英》之后被感动,我还反复听过在小品中出现的《依兰爱情故事》,一边听一边回想小品中的画面,很有感觉。

另外,看完韩剧《请回答1988》之后,插曲《青春》我也反复听过很多次,真是难得的好剧,难得的好歌。


郑捕头


单曲循环了半年,一点也不腻。就喜欢听这个版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