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天津瓷房子好看嗎?它的原主人是誰?

在各種旅遊指南和旅遊類APP上,介紹天津的時候,都會提一提位於和平區赤峰道72號的這座“瓷房子”。整棟房子用瓷片貼成各式圖案和造型,裡裡外外貼有7億多古瓷片、13000多隻古瓷瓶和古瓷碗,是一個3A級景區,每天接待遊客數千人,現在的主人是天津市收藏愛好者張連志。

你覺得天津瓷房子好看嗎?它的原主人是誰?

瓷房子局部

2002年,他斥巨資將這棟原是法式洋樓的建築買下,改造成現在的樣子。這座“瓷房子”,有人把它譽為打卡聖地,有人說它是“凝固的藝術”,也有人說它花裡胡哨、糟蹋東西、破壞歷史風貌建築。總而言之,見仁見智。在網上搜索,還可以發現瓷房子與一起民間借貸糾紛相關。不過這裡先不管這些,很多人懷念他原來的樣子,我們看看它的原主人是誰吧。

你覺得天津瓷房子好看嗎?它的原主人是誰?

瓷房子局部

實際上,這座法國風格的洋樓的原主人的名字是黃榮良——一位清末民初的外交家。1877年生於安徽省無為縣。13歲時在南京匯文書院(金陵大學前身之一)讀書,畢業後留校任教。23歲時,他考取官費赴美留學,先在俄克拉何馬州培根學院學習,後入哥倫比亞大學。七年後回國,任清政府駐英國公使館二等翻譯,開始外交官生涯。他與天津的淵源很深,主要表現在兩件事上:

你覺得天津瓷房子好看嗎?它的原主人是誰?

黃榮良

第一,就是黃榮良作為直隸交涉員,代表北洋政府收回了天津德租界和俄租界。單說俄租界,1917年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蘇聯革命政府外交人民委員加拉罕發佈宣言,表示放棄帝俄時代在華所取得的一切特權,包括歸還租界及廢除不平等條約。1920年北洋軍閥政府責成黃榮良辦理此事。

由於界內有英美的公司,黃又向英美領事館領事進行了商議。準備組織“暫行管理俄租界委員會”。黃榮良與俄租界工部局董事會,於1920年10月15日召開聯席會議。會上,俄工部局董事會提出三條意見:

  • 警察仍歸工部局管轄、監督;
  • 警察號碼仍與從前相同;
  • 依照漢口租界辦法,工部局掛俄國國旗,或改為本局旗。

黃榮良沒有答應,雙方辯爭三小時之久。後黃榮良向北洋政府內務部、外交部請示,籤復如下:

  • 俄界警察由中國指揮;
  • 警察號碼仍依從前;
  • 俄租界屬暫管性質,採取折中辦法,彼此均不懸旗。

總算收回了中國的部分權益。

第二,就是黃榮良寓居天津後,還曾做過新書學院的校長。天津新學書院由英國人赫立德博士於1902年創辦,坐落於當時法租界的海大道(今和平區大沽北路與赤峰道交口,原十七中學校址)。這是外國教會在天津創辦的最早的學院。學校是貴族式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官僚、軍閥、買辦、資本家以及少數中產家庭的子弟。

新學書院的實權掌握在英國人手裡,請中國人來做校長只是虛有其名。他們提出的人選除在社會上有聲譽外,必須是基督教徒。董事會認為董事長黃榮良最適合條件,便舉他為第一任校長,欒嘉立為副校長。不久,在一次董事會後,欒嘉立將會議記錄在英文《泰晤士報》上發表,把黃榮良在董事會上的講話刪掉了。好名利的黃榮良見報後向欒質問,幾於反目,黃遂憤而辭職。

其實,黃榮良是一位有名望的外交家。1908年,在他任中國駐新西蘭總領事的時候,發現儘管華人到新西蘭已經很久了,但是沒有一個社團能將華僑團結起來,於是他提議組織中華會館以團結華僑。而華僑中有識之士也感到有此必要,於是發動捐款作基金。黃榮良又率先捐出十英鎊,以作鼓勵。會館成立之後,黃榮良被推選為會長,後來,他們辦了許多福利事業和學習班,讓華僑們能夠安穩生活、學習中英文。

這就是瓷房子原主人的一些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