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剛結婚的人等孩子一出生就丟給父母,自己出去打工,你認為這種做法對不對?

小蝌蚪的獨白


先分享身邊人一個真實的故事吧!

我的一個遠房表弟,孩子出生沒多久,小兩口就把孩子扔給老人,到遠處打工去了。

當然,這有經濟壓力的原因,因為在當地,兩個人也掙不了多少錢,如果想讓孩子過的好一點,或者說還想再要個寶寶的話,這點收入也幹不了什麼。

所以經過商量,兩人決定到外面去打工,這在當地的村子裡也非常常見。

我們縣是一個打工大縣,許多人到北京、天津或其他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市打工,這也導致了許多留守兒童的產生。

表弟和弟媳走後,孩子就由爺爺奶奶來照顧,爺爺奶奶對孩子基本上就是放養。結果有一天孩子不小心碰倒了暖水瓶,把胳膊燙傷了,當時疼得哇哇大哭。

後來在醫院裡治療了好長時間,雖然傷好了,卻永遠留下了疤痕。一個小姑娘以後還要穿裙子的,這疤痕可就太明顯、太難看了。

後來孩子慢慢的長大,爺爺奶奶也輔導不了她的作業,她的學習成績在班裡也是比較靠後的。

我覺得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最好不要拋下孩子,任何人的愛都取代不了爸爸媽媽的愛。

原來我在寫文章的時候提到,最好的狀態就是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晚上和週末有時間陪孩子成長。

結果有人給我留言說,農村人不出去打工,一家人就無法生活,更別說供孩子讀書了。

我相信現在這個社會確實存在這樣的無奈,陪你就養不了你,養你就陪不了你。

可是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是要克服各種困難,儘量陪在孩子身邊。

千萬不要因為撫養小孩費心或是經濟壓力大,就置孩子於不顧,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的不良後果在10年、20年以後就能看的出來。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呵護中快樂長大!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留守兒童嗎?他們的處境如何?

【天使媽咪育兒】婦幼保健院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分享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點贊、轉發!如果有其他關於孕產、育兒的話題或觀點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第一時間回覆。


天使媽咪育兒


這是個比較現實的問題,貌似大多數人都會遇到和經歷這樣的事,我家小孩也是出生沒有多久,之前還沉浸在家裡有個寶寶的喜悅之中,現在偶爾會坐在一起討論今後的打算這類話題,我們既想出去,又不捨得小孩,父母也要做事情,於是老婆在家繼續帶小孩,我就在附近做事。很多事不能兩全,我們想陪伴小孩的成長,但又要考慮柴米油鹽,如果自己決定出去就要負擔家庭的責任,更不要責怪父母把孩子帶成什麼樣,而且終有一天父母年邁也需要我們盡心盡責,所以基於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說我們需要等小孩大一些,再做出決定。


風再大吹不走祝福2


我看到過兩種情況。

一種是孩子從小丟給父母,自己出去打工,既賺了錢又避免了帶娃的瑣碎。親身經歷過的朋友可能都會有體會,帶娃的日子並不輕鬆呢!如果父母同意幫忙帶娃,而且也溝通好了基本的育兒觀念,我覺得也未為不可吧。壞處可能就孩子從小跟自己不親,比較難體會到親生父母的感情。但是好處也有,對於媽媽來講,能夠避免全職帶娃可能帶來的心情抑鬱,能改善夫妻以及家庭關係。但我建議不要長時間把孩子丟給父母,隨著孩子長大,心智慢慢成熟,接到自己身邊最好。至於像提問者所說,完全當甩手掌櫃,連孩子生活費都完全不管,那有何資格埋怨老人家呢?

第二種情況是,有些新媽媽生了孩子後,公公婆婆主動要求她出去工作,並主動承擔起照顧小孩子的的事情。這種情況在我孃家村那邊有,感覺公婆比較自私,其實新媽媽產後虛弱,也是需要一點時間休養的。而且在我看來,他們兒媳婦出去打工後,小孩子也並沒有被照顧的很好,甚至放任小孩吃沙子,也夠心大的。

唉,我也全職幾年了,我的理想狀態是,公婆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並跟上時代,有良好並開放的育兒心態,這樣我一邊工作一邊跟他們一起帶娃,賺錢帶娃兩不誤。哈哈,理想很豐滿的。你們呢?


宇小蟲


題主描述;孩子剛滿月,感覺帶孩子太累,要求父母帶,自己出去掙錢。而在外面一年也沒給家裡寄過錢,回來看到孩子又髒,又瘦,就找父母討說法。你認為自己帶孩子重要還是交給父母掙錢重要?


看了你的描述,真是讓我‘’偑服‘’你這種‘’捨得‘’精神!孩子出生一個月因為感覺帶孩子太累,找一個去掙錢為藉口把孩子扔給了父母。一年之間沒回來看孩子,在此先不說往家寄不寄錢!你可知道,你的父母為了看你的孩子受了多少的罪,父母晚上能否休息的好等等。


在有,你可知道,這一年之間要喝掉多少奶粉,奶粉多少錢一罐!你是一分錢沒有出。一年後你回來了,看到孩子又髒又瘦你心疼了,去找父母討說法!說的不好聽點,你也太沒有良心了,你還好意思去找父母討說法!你怎麼不問問你的父母累不累,辛苦不辛苦,給他們一個問候,好逮也暖暖他們的心呀。看來,這是你的親生父母,要是換了別人非得鬧翻不可,帶孩子還帶出罪了,有本事為何不自已帶,說白了還不是為了躲清閒。

其實,孩子滿月後出去工作,並不存在對於不對的問題,掙錢為了什麼,為了生活的更好,也是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考慮,只要父母有時間有能力照顧孩子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若要一走就是一年,不經常回來看望孩子,不跟孩子親近。對孩子來講,與母親的親密度會下降,很有可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

出去工作,完全可以考慮在家的附近作工,雖說,掙的比外地打工要少點。其實,在外打工除去一切的費用和在家的附近工作的收入差不了多少。這樣,可以每天可以見到孩子,也給孩子的心理有一種安全感,也能,每時每刻關注到孩子的成長。



總之,出去工作要根據父母和自身的情況而定,不見得非要捨近求遠。


聲聲不止


朋友你好,這個問題在農村來說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問題了,我也曾經這你這個問題,可我在思來想去之後,做出了在縣城做點普通的小生意,自己帶孩子的決定。

孩子最好自己帶,因為叫父母帶就會有代溝,有父母帶出來的孩子缺乏生機,和同齡小孩會有反差,因為父母的觀點和年輕父母的觀點是不可能一致的,有的父母還不會說普通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會很大,很難改過來。

所以孩子從小接受家庭教育一定要從孩子的父母開始,第一任老師的責任不能交給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障礙。自己帶的孩子自己最瞭解,給怎麼教育孩子,怎麼教他做人的道理,對以後上幼兒園或者上小學都能同步接軌,不會與現實教育脫軌。

雖然父母在外邊掙了些錢,可這些錢和對孩子的教育比起來一文不值。我看你說這孩子的父母看到爺爺奶奶照顧的不好,還去找孩子的爺爺奶奶去評理了,我想問問他們這個理他們想怎麼評啊!孩子是自己的只管生,不管帶,這真的是該他們自己好好反思反思了。

最後在外打工的父母們,你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有個美好的明天,可如果在他的童年裡就留下了陰影,那他未來還會美好嗎?


順林海


以我的個人經歷為例,答主就是被外婆帶大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個人的意見覺得這種做法是不太合適的,您的孩子現在才剛滿月,還太小,從您問題的描述來看您是感覺自己帶孩子太累了才要求父母帶的,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做父母,交給父母帶他們也會覺得累,會感到壓力大,所以第一次建議還是自己來。

如果交給了父母帶,回來看到孩子過的不好,也沒有資格去覺得父母沒帶好,這其中絕大部分的責任還是出在您自己身上,一方面您選擇父母帶,既然做出了選擇就應該要承受父母帶孩子會出現的風險,另一方面您沒有往家裡寄過錢,就沒有給孩子帶來足夠經濟保障,最後再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建議自己帶孩子,孩子的母親留下來和父母一起照顧孩子,儘量些做零工,父親可外出掙錢,經濟壓力大的話,等孩子大一些,再考慮雙方外出掙錢。希望可以幫助您


番茄可愛多


這個問題主要是看家庭成員結構,一般這種情況家庭是以一個男孩比較多(或者有姐姐妹妹),很少有好幾個兄弟的,因為弟兄們多了你說父母該給誰看孩子呢! 出去打工也是無奈之舉,我個人認為比較合理,也算正常,在我們這個地方,有這樣一句歇後語:有家的地方,沒有活,有活的地方,沒有家,這也反映出務工者的無奈,從中也折射出家鄉工業、農業、教育等等薄弱環節,不能支持就近務工,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出去打工了,而孩子又不能帶出去,(因為要上學)就算帶出去了,打工當地的教育也有種種壁壘,再說出去務工者一般工作都不穩定,工作層次低,保證不了孩子教育、安全,所以孩子只能跟著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


敬科18


我覺得是多種原因,長輩無能,教育了無能的子女,子女又沒計劃的有了孩子,為了賺錢生活將孩子丟給長輩,這代代都是混日子捱日子啊,完全沒有規劃!互相埋怨,其實都可憐都可狠。

正常現在的老百姓,長輩年紀大,沒法出力賺錢了,年輕人外出工作也是為了養老養小照顧家庭,不給長輩錢,長輩拿什麼喂孩子?!肯定出錢或買東西佔一樣的,都是為了好生活互相幫助。

所以長輩嫌棄子女把孩子扔給他們還不給任何資助還要抱怨長輩沒帶好孩子的,我很難想象這話真實性。這是正常家庭嗎?!


知心小仙女成長記


我認為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大多數都是因為生活的無奈,因為誰也不想離開自己的父母孩子,現在社會經濟已經很發達了,但是經濟發展卻極不平衡,有家的地方沒有好工作,無法賺更多的錢養家,而可以賺錢的地方,卻沒有能力安家,把孩子丟給父母撫養,自己出去打工掙錢,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當然,父母會承擔更多的壓力,年老了還要照顧孫子輩,希望以後社會發展更均衡,更公平,不用造成這麼多分開的家庭。


蓑笠翁江雪


我認為不對,

但我沒有辦法。

因為我不出來小孩的奶粉錢、尿褲的錢不知道去哪找。

也不知道去哪找錢還欠的債。

理解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