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候選人事蹟簡介——新縣陳縫

“紮根鄉村誓初心,歷盡艱辛育新人。精心呵護幼苗壯,但願棟樹早成林。”這首詩是陳縫成為一名鄉村教師,剛踏上講臺之初,以《初心》為題書寫並貼在床頭牆上的自勉詩。一轉眼十年過去了,此詩已逾深彌堅地刻在他的心頭,時刻激勵著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執著堅守,開拓創新,為一茬茬鄉村孩子們茁壯成長揮灑著汗水和青春。

初為人師,與學生為友

2009年7月,陳縫從安順學院大學畢業,順利考上了河南省特崗教師,被分配到豫南新縣郭家河鄉一所鄉村教學點———新縣八一希望小學任教,終於實現當一名人民教師的夢想。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報到後,學校安排他擔任五年級語文學科教師。剛走上講臺那陣子,他滿以為自己大學畢業,且經過專業知識學習,教這小學語文還不是小菜一碟,可結果並不盡如意。於是,他請教老教師終於明白了:成功駕馭課堂優化課堂教學效果,關鍵是要抓住學生的心,獲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老教師的經驗讓他茅塞頓開。在以後的工作中,他堅持做到身勤、手勤、眼勤、嘴勤。經常走進學生中去,與他們打成一片,俯下身子與孩子們平等地進行溝通交流,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思想動態,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並把自己瞭解的情況一一記錄下來,作為選擇工作方法的依據。漸漸地,學生覺得他是一個可親可敬的大哥哥,而他更是真誠地把學生當做小弟弟、小妹妹。白天課餘時間,他這個孩子王和學生一道,在只有一個簡易木製籃球架的操場上眾星拱月般地追趕著籃球。

想和學生打成一片,但語言是他和學生溝通的最大障礙。他說方言,孩子們聽不懂,孩子說本地話,他也是雲裡霧裡。課堂上,他用普通話上課,課下他也只好用普通話和學生交流,學生則用“蹩腳”的普通話和他溝通。入夜時分,他經常走進寄宿生宿舍,與學生玩起了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唱起了《中國人》、《中國心》、《在希望的原野上》等歌曲,玩起孩子們喜愛的腦筋急轉彎……夜幕籠罩下的校園裡歡呼聲、歌唱聲、鼓掌聲……排遣了一縷縷他獨在他鄉的心頭寂寞,也驅散了孩子們遠離父母的心靈孤獨,為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了一份份美好的記憶。

班裡的一個名叫葉某的寄宿生,家住在很遠的大山裡頭,因為家裡窮,母親離家出走,一去不復返,父親為了養家,只好外出打工掙錢,葉某由年邁的爺爺照顧。由於缺少母愛,孩子經常顯得很憂鬱。得知這種情況後,陳縫就特別關注這個學生,像大哥哥一樣和他交朋友,學習上、生活上幫助他,讓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也得到了兄長一樣的關懷。

陳縫經常利用週末,翻山越嶺,走進深山腹地,來到葉某的家裡,與他的爺爺交換意見,瞭解他家的生活困難,並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資為他購買了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孩子的爺爺逢人便說:“多麼好的老師呀!孩子有這樣的老師我們放心啊!”漸漸地,葉某緊鎖的愁眉舒展開了,性格變得開朗起來。陳縫看在眼裡,樂在心上。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孩子們開始用信任和努力來回報,他們不僅喜歡陳縫老師,也愛上了他的課堂。學習中,孩子們觀察的目光變得深炯了,思考的神情變得凝重了,發表自己的觀點變得自信了———陳縫所期待的良好班風、學風也不期而至,陣陣成就感油然而生。

不忘初心,以事業為重

工作一年之後,學校領導看到陳縫做事細心周到,且任勞任怨,出於信任,安排我擔任學校安全教育宣傳管理員。這是一項沒有多少人樂意接受的工作。學校同事們用“憑你磨破嘴,任你跑斷腿,安全屋子總漏水”來形容校園安全工作的無奈。接受這項工作後,陳縫開始摸索門道,實行“一講三巡”的辦法,“一講”就是利用大課間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告知他們安全注意事項,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做到安全警鐘長鳴;“三巡”即巡教室、巡宿舍、巡校園,併成立安全管理小組,班主任為組員,實行分班安全計分制,做到安全天天有人講,時時有人查,處處有人管。不讓安全工作出現漏洞造成不良後果,在安全工作的非常時期更要非常對待。

學校附近有一座簡陋的石板橋,是附近村莊學生上學往返的必經之橋。每到夏季多雨時節,爆發的山洪水便會淹沒橋面,學生往返過橋非常危險。陳縫就組織同事、家長參與護送學生過橋。這樣每天上學,將學生接到學校,每日放學又將一個一個學生安全護送到家。直到後來,國家撥款在河上改建了一座寬大堅固的水泥大橋。由於在安全工作上,陳縫實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學校連續多年安全零事故,2016年,他本人被新縣教育局評為“綜治先進個人”。

常言道,忠孝難兩全。陳縫家住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史莊鎮中張巨村,離工作所在地新縣郭家河鄉有一千多里地的路程。工作期間難得回家一趟,但家人對他的工作永遠都是支持的,父親每次通電話都囑咐他:要愛自己的工作,要好好教書,不要光想著玩,不要讓其它事情耽誤了工作,要給學校領導、同事留一個好印象。2011年臘月,臨近期末,十分疼陳縫的外公去世了,但母親沒有告訴他這個消息。直到放了寒假回家,母親才告訴他這個噩耗———想著外公對他的關心和慈愛,他哭著問母親:“媽,為什麼沒有告訴我?”母親安慰他說:“兒子,你離家比較遠,來回奔喪要好幾天,又臨近期末,學生們還要迎接期末考試,你得請幾天的假,怕耽誤你的工作……”聽了母親的話語,陳縫只能任由淚水雙流。

2018年,快要放暑假的時候,陳縫的父親打電話與他商談說,家裡的房子年久失修,一下雨屋裡就漏得厲害,望暑假後能回家幫忙把屋子修整一下,當時陳縫就對父親承諾說,一放假就立即回家。等到放假了,正當我準備好行囊啟程回家時,學校來了通知,安排他到縣教體局參加校園安全教育培訓,並說培訓結束後,還要利用暑假組織教師入村入戶對學生進行安全大走訪、大宣傳,做到每十天一宣傳一走訪。陳縫只好電話告知父親因為工作有任務,暫時不能回家。夜深人靜時,遙望故鄉的星空,想起身體一直不太好的父親,陳縫的眼睛溼潤了,心裡默唸:父親,原諒孩子的不孝吧,有時間我就回家看看。年復一年,多少個節假日,因為工作不能回家和父母團聚替父母分擔家事,他心中常感愧疚,只好在心底默默地為父母祈禱,希望二老健康平安。

紮根鄉村,把這裡當家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屬革命老區,這裡山連山,山繞山。陳縫工作所在地郭家河更是山高路陡,交通不便。陸續分配來的夥伴大都是特崗教師,他們有的三年實習期一滿就調進了縣城,甚至有的還沒等期滿就辭職了,陳縫也曾經有過離開這裡的念頭。

工作時間讓人過得充實,可是一到週末,家在附近的老師都回家團聚了,可陳縫的工作地因離家太遠,回一趟家,要經過六次轉車,來回得整整花兩天的時間,而且要從微薄的工資裡用掉幾百塊錢。所以週末他只能與冷清的校園相守相伴。入夜,清燈孤影,陳縫只能用電話向父母報個平安,讓他們放心。一轉眼,他已經二十六了,到了成家的年齡了,可陳縫還是單身,父母經常在電話裡嘮叨:“娃兒,你都工作幾年了,也該找個女朋友成家了。”

為了解決自己的婚姻問題,2012年初寒假裡陳縫相親了,對象是他家鄉的女孩子,她對他也挺滿意的,人家還在縣城上班。他們都是電話裡談戀愛,不久她說要來看陳縫。陳縫非常高興,也很憂慮。她幾經轉折來到陳縫工作的地方後,直截了當地說:“這太偏僻落後了,我不喜歡這裡,這個鄉還沒有你們村子大,連個像樣的超市也沒有,更比不上我們的鎮,你跟我走吧。”面對女朋友的軟磨硬泡,陳縫也曾動搖過,萌生一走了之的念頭。可是,當他想起可愛的學生,想起學校教師的緊缺,想起淳樸的學生家長,他又於心不忍。於是,他猶豫的心再次堅定下來,咬定青山不放鬆。拿定主意後,陳縫回過頭來,主動做女朋友的思想工作:“這裡會越變越好的,這才是教師發光的地方……”愛情的力量真是是偉大呀!陳縫的認真和執著,終於打動了女朋友。女朋友不僅理解他,還用實際行動支持他。女朋友留了下來,成了郭家河一貫制學校的一名代課老師。2013年女朋友報名參加河南特崗教師招聘考試,錄取後,又自願來到陳縫工作的所在地新縣郭家河鄉任教。他們終於結束了異地戀,解除了相思之苦,現在又有了愛情結晶。去年,陳縫又把身體漸衰的父母接到學校,與他們生活在一起,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其樂融融。陳縫沒了後顧之憂,工作起來更加順心舒暢,紮根鄉村、播種希望的信念進一步強大起來。

堅持學習,為未來鋪路

陳縫選擇了鄉村教育,鄉村教育也成長了他。通過學校的培養,個人的不懈努力,這些年來先後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2011年,陳縫被評為縣級優秀特崗教師;2012年,他被新縣人民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13年,被郭家河鄉政府評為模範教師,同年被新縣教育局任命為學校中層幹部,擔任學校政教副主任職務;2016年,他主講的思品課《給兒童一個家》獲信陽市優質課二等獎;2017年,被新縣教育局評為優秀任課教師;同年,陳縫參與的市級課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教育研究》成功結項;2018年,陳縫主講的思品課《邁向和平的世界》獲縣級“一師一優課”二等獎;同年,主講《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獲消防優質課縣級一等獎;2018年,他被聘為中小學一級教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成績與收穫面前陳縫沒有止步。擔任政教主任以後,他知道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為了更好地勝任工作,他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積極參加國培、縣培、校外培訓等教育教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培訓。參加的培訓幾十次,累計達幾百學時,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專業素養,使他工作起來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得到了同事們的誇讚,受到領導的認可。同時,他還成為學校教育教學信息技術骨幹教師,積極主動把多媒體信息技術搬進課堂,讓信息技術為工作所用,為課堂教育教學助力,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技術的更新與發展。同時,也讓鄉村孩子們見識了網絡,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

了卻人民心頭事,不問身前身後名。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陳縫將剔去小我,修成大我。一顆心,那是紮根鄉村、獻身事業的不懈追求;一生情,那是結緣教育、播種希望的不斷開拓。陳縫將用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認真執教的敬業精神、終身從教的獻身精神來武裝自己。一切為了鄉村孩子,為了鄉村孩子一切。每當在工作中遇到挫折產生厭煩的情緒時,陳縫便想起了以《初心》為題賦寫的詩句:“紮根鄉村誓初心,歷盡艱辛育新人。精心呵護幼苗壯,但願棟樹早成林。”他的心情就豁然開朗,便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鄉村基礎教育事業當中----工作著,收穫著,快樂著,也幸福著!

(本文轉載於【師訓文衛】,經【凱升融媒】編輯,轉載此文請標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