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物業公司已成為社會一大毒瘤,建議取消物業公司由所在地社區管理,大家看如何?

太陽滿遵乾


老包有時不在線

小區可以不要物業公司,但不可以不要物業管理!

公司盈利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嗎?不盈利的公司能叫公司嗎?哪個公司宣傳說我們公司永遠不賺錢而且還紮紮實實這麼做到倒閉?這老闆腦袋一定給門板夾過的。

小區業主可以不要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物業,但要清出物業公司需符合法定程序,慎重決定。要不然搞亂小區,出那趕走物業公司主意的人,小心家裡挨磚頭。

商品化的小區,特別是高層住宅,各類共用設施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維護,趕走物業公司,那就要想好誰來維護,那些口呼趕走物業公司又無下文,既不肯出力又不肯出錢的人,我一般都給予鄙視!

管殺不管埋的人最為討厭,一副無政府主義的嘴臉,多半屬渾水摸甲魚之列!相信了他們,筆者認為是倒了黴!還有些頭腦簡單地說法是讓什麼居委會、社區管理小區物業,哈!真把自己當成市長了哈,如果真,也是明天就下了臺的貨色。

不錯,是有居委會社區,接管老舊小區看門掃地倒垃圾之苦累活計,每家每戶收個八塊十塊的,請別沾沾自喜,那僅僅是看門掃地吧,不是物業管理。那是社區為了社會維穩的需要,無奈的接盤,好端端的一個小區物業管理社區會去插一槓?躲還來不及呢。社區書記背後罵x的話,你是沒聽見。

物業公司服務不好,就提出意見讓他們整改,對方態度不好,拒不聽從業主的意見,那就按法定程序換另一個公司,這是小區業主的權利。把錢付清了,讓物業走!讓物業公司走卻又不肯付該付錢的傢伙,混帳一個。

清退物業公司,小區業主自管不是不可以,有人有資源,小區又簡單,會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如果是大型社區的高層住宅由業主自管,100個城市也未必找出三五個長久成功之例。承擔這種1/100000的成功概率的風險,就為了每月省幾十塊物業費?你把天說破了我都不會同意。

有這想法的人,你拍胸保證三年內小區自管物業服務質量不會下降?還能降費!我敢拿300萬的房子跟你賭,在你小區這樣搞成、絕對是你輸!

商品經濟社會,一切以法律為準繩,有理說理,有事兒說事兒。

那些口呼趕走物業的人,如果是交齊了物業費的,那還可以聽一聽說些什麼,靜下心來、分辨一下他們所說的是否有道理。如果幾年物業費都不交、還要上躥下跳趕物業的人,其動機可疑無比。

物業公司進駐小區,無論是和開發商籤合同,還是和業委會籤合同,都是在法律框架範圍平等協商,合法履約進駐的。如果對此有質疑,請拿出證據來,口說無憑、空口白牙的口號質疑,顯其本人無知和虛偽。無知是指對法律與契約精神無知,虛偽是指不明真像、人云亦云式口不對心的虛偽。

在這一點上,這些人還不如街上的騙子,騙子起碼在家還做點功課,練練口才和套路才出門的。


雨後清晨570


這個建議非常好,物業公司就是吸血鬼,美其名曰收取物業費,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業主,可能嗎?他們沒錢賺,會白乾嗎?由於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謂絞盡腦汁,各種奇葩收費都出來了,停車位明明是公用的,被他們收去,改建,然後強迫業主購買,而且還沒產權。而多數物業,除了幾名保安,幾名保潔員,其他的工作只剩下收費和斷水斷電了,有的物業還放外來車停放收費,本小區業主的車反而沒位置,總之,全國各地的小區業主,我敢保證,絕大多數對物業公司不滿意。但話說回來,交給社區管理,也是一樣的,社區沒經費,也要從業主身上出,同樣也要保安門衛,保潔員等等,如果物業費能全部用於小區,那還沒話說,萬一又跟物業公司一樣呢?那能不能有更好的辦法呢?答案是有的,由業主自治,共同推舉代表,然後直接從保安公司請保安,保潔員隨便找就行,收到的管理費,全部用於物業管理,也就是說,只有兩筆費用,即保安費,保潔費,不養經理,不養閒人,電梯間廣告收入歸業主所有,用於支付保安保潔。事實上物業公司真的即多餘又可恨,幾個攝像頭,幾臺硬盤錄像機,就搞得他們砸了幾百萬進去似的,這些設備,業主買得起的。


嘎嘎笑777


把物業趕出小區!我舉雙手贊成!

我們住在太原迎澤區菜園村四建宿舍,物業除了知道收錢,其他的什麼都不管!

有一次院裡二十多輛車被劃了,大家都報警了,警察到了說這麼多車被劃,已經構成刑事案件了。要調監控,結果監控就沒幾個,而且大部分監控都看不清,還有幾個是壞的,沒有證據,警察也無能為力,劃車案就此不了了之了,二十多個車主白白遭受了上千元甚至幾千元的損失。

我們每年都交物業費,停車費,這麼大的小區交的錢足夠足夠裝監控的了,物業的人還振振有詞,經費不夠,就這監控都是從四建公司扔了的裡面撿回來湊合用的呢。那副嘴臉你們能想到吧?還好是車被劃了,萬一哪天出了命案呢?人命關天了,物業還能逃脫責任嗎?

要不是水電費都是物業掌控的,估計住戶們早就把物業趕走了。我打過國家電網的諮詢電話,國家電網回覆說,只要住戶們一致,寫申請,讓國家電網的供電設備入駐小區,我們以後就能直接用國家電網的電,不再受物業限制。

物業只收錢不作為,據說是可以投訴房管局的。希望有關部門能看到並對此實施管理。


⺌小黑


本人於2007年進入物業行業,從業至今已經十多年了。從前期介入,接管驗收,到維保跟進,日常管控。從突發應對,裝修管控,到大修基金啟用,都有所涉獵。涉及業態:民宅,公寓,別墅,保障房。在這個行業,雖然只是平凡一員。但對於不同物業公司,不同費用是制度,不同運行模式,也都有一些個人的見解。從一個比較客觀的方向,來談談物業這個行業吧。不維護,不辯解,不美化,也不醜化。

1.先說物業行業的緣起,最早是物業管理,後來改為物業服務。其實,本質沒有變化,它的針對對象依舊是公共區域。也就是所謂的紅線以內,黃線以外。簡單說就是:園區大門以內,業主戶門以外這個範圍的設備設施,保潔,綠化,秩序等等。物業行業並不起源於我們國家,是典型的舶來品。來到中國以後,由南方向北方推廣,整體來說:南方的物業品質,是要高於北方物業品質的。

2.其次說當前物業行業的主要矛盾:就是最最常說的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矛盾。集中爆發矛盾點為:業主所需的服務與物業公司提供的服務之間的矛盾。一般來說,有兩大類:一個是工程質量遺留問題,另一個就是服務品質與業主內心需求相差太多。

3.最後說一下物業公司是否應該存在:其實,這個行業是應該存在的,公共區域維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業主固定資產是否保值增值。比如同樣的園區:一個是鳥語花香,設備運轉良好,乾淨整潔。另一個是破破爛爛,設備損壞,垃圾亂堆。您會更喜歡哪個?答案很明顯吧!只不過這個行業缺乏的是嚴格的管控機制。缺乏管控機制的物業公司,很容易跑偏,最後往往成為了大家口中常說的“毒瘤”。確實,有些物業公司,暴力催費,不作為,拿錢不辦事,這樣的物業公司,早晚會被淘汰。當然,也有一些很好的物業公司,是行業楷模。所以,當您買房時,一定要看清是哪家物業公司在提供服務。後面,我會說到一些注意事項。

4.物業公司是否可以不用,選擇社區代管或者園區自管: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眾說紛紜。但根據實際情況來說:最不可取的是園區自管。因為缺乏系統性和公眾性。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園區自管項目。剛開始還是不錯的,幾個業主代表,沒事開開會,選好服務供方,開展日常維護工作,業主繳納費用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持續不到一年,就開始變味兒了,誰都想拉自己的親信進入園區分一杯羹。你拉幾個親信當協管,他拉幾個親信當保潔,這個想讓自己的親信負責設備維護,那個想讓自己的親信做宣傳。最後,拉幫結派,相互推諉,鬧得一地雞毛。社區代管問題也有:就是分心乏術,但如果園區有專屬的社區服務站,是可以考慮社區代管的,只是涉及特種設備:比如高壓配電室,電梯等設備,必須選擇專業公司代管。物業公司:選擇口碑好的物業公司,不要選擇口才好的物業公司,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談談物業監管問題:在買房的時候,有個銷售合同,在合同後面有個《臨時管理規約》,這個規約,很多時候大家都不看的。這是錯誤的,臨時管理規約,是約束物業公司的最重要環節。一定要通讀,解讀臨時管理規約,才是和物業公司談判的最大籌碼。


戰國34264647


看了很多個關於取褅物業公司的問答,讓我開始關注物業話題!說實話:中國物業公司就是“用業主的骨頭熬業主的油”,還外加侵權揩油!這種無本營利模式就是一條寄生蟲式怪卵!而業主與物業對壘則是業餘懟專業-勢眾力薄,不被侵權才是怪事。其實,社會居委會(街道辦)與物業就是行政中的基層管理組織,擔負轄區治安穩定和宜居環境基本職責以及上一級行政機構交辦的行政職責,換句話說:就是管理居民日常事務的半公益重疊組織。區別在於居委會、街道辦屬於行政公益服務機構,而物業公司則是業主用錢買服務(換句話說:我是業主用錢僱的保鏢、庭院環衛工、綠化工)。因此,其贏利性質的存在當然會被質疑!而政府公共服務和城鎮化綜合服務管理機構,不應將居民聚居小區應有的公益性(或半公益也行)服務推給物業,讓物業拿業主的錢,辦政府的事。


角馬81473503


物業公司,是目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政府應加以規範治理,看似一個不起眼的物業公司,管理服務到位,使基層人民群眾生活與願望得到提高,物業管理不到位,就會給人民群眾眼裡產生一種惡勢力的感覺,如何滿足服務好最基層人民群眾的需求與願望,是基層社區及相應的物業管理公司乃至區域政府要時刻關注的熱點問題。以我們小區為例:以前草坪蕩然無存,休息的座椅無人修復,個樓道內小廣告隨處張貼……等等,不知道業主委員會起什麼作用,每天在院子就聽小區人員怨聲載道,但每個人的本性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物業費有不交的,還有交了只是一個過客思維,小區生活給人一種感覺說不出來。還有樓頂漏水的都是自己找人幫忙修,真不知物業公司是幹什麼的?


風景獨好a


記得小時候沒有物業公司,只有房管所,家裡水管漏水了,家裡燈泡憋了,打個電話他們就會很快派人背個大帆布包來家修理,而且分文不收,這些維修費用都是從各家各戶交的兩三塊錢的房租裡出,回想起來真的有些戀戀不捨!一轉幾十年過去了,社會進步了,好的東西漸漸失去,新的物業公司代替了往日的房管所,各種收費各種變著花樣刁難業主的問題不斷增多!我所居住的小區是北京亦莊的萊茵河畔,這的物業壞到了極致!本來小區裡車位就少,他們冒著天打五雷轟的風險居然在小區空地上釘了幾百個限制停車的鐵棍子,小區業主人見人罵!我在想一個人幹壞事天天被人咒罵不會折壽嗎?真的不理解!有時候自己在問,這社會是進步了還是變壞了?原來老實本分的人怎麼都沒了呢?


手機用戶53350103504


主張取消物業公司,迴歸社區管理費這個提議的提出也已經不止一天兩天了,但是說起容易做起難啊,起碼按照目前的現狀,要取消物業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首先,很多小區的物業其實都是開發商聘請的前期物業,甚至很多都是開發商自己開設的物業公司,和開發商的利益是密切聯繫的,你在買房子的時候開發商已經幫你把物業合同都簽好了,你們業主又如何能夠對抗龐大的開發商呢?物業公司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變成了代表開發商來管理業主的管理者了。

其次,很多小區一直都沒辦法成立業主委員會,然後召開業主大會,而法律又規定更換物業公司必須要經過業主大會的同意,所以導致很多業主雖然對小區的物業很有意見,但是卻無法更換其他物業公司進行管理,所以只能通過拒交物業費來進行抗議

還有,其實很多業主之間的意見也是不統一,不團結的,有那麼一些業主認為物業公司的存在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如果取消物業公司,將會給小區帶來更大的問題,後續怎麼進行管理,請誰進行管理也會更加麻煩,以前有物業公司的話,維修維護、保安保潔都有人負責,但是如果取消了,那可能要單獨聘請保安公司,單獨聘請保潔公司,需要將社區的事務分割成各項事務,就變得很麻煩了,所以也是很多業主反對取消物業公司的原因。甚至還有一些業主會遷怒於沒有按時交物業費的業主,認為是因為他們所以才導致物業公司不願意提供物業服務或者提供低質量的物業服務。


李欽宇律師


某些物業公司已成為社會一大毒瘤,建議取消物業公司由所在地社區管理,但我更覺得這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醫生治病救人,要的是看準病因,尋求源頭。

一個錯誤的數學公式,要改正,需要的也是找到源頭。

切除毒瘤,也必須從源頭抓起。

現目前,一些蠻橫不講理,霸道的物業公司,不知不覺被人們唾罵,職責。

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取消物業公司由所在地社區管理,我倒覺得這叫什麼來著?

有病亂投醫,有病亂吃藥,有病亂治。

看起來是物業的問題,其實不是,物業是一個群體,是一個機構。

這些東西就像菜刀,菜刀殺人了,你是抓菜刀呢,還是抓使用菜刀的人?

同樣的道理,壞的不是物業,而是物業裡面的人,物業裡面的蛀蟲。

所在地社區管理就沒有這樣的蛀蟲嗎?

一樣的,所以,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

而且,想要一勞永逸。

只有從人下手,蛀蟲去了,萬事大吉。


遇我得福


小區物業就該取消了,我用一個不太和理的比較(地主與農民)來說吧,物業是地主,農民是房屋住戶主人解放前地主和農民的生產關係是怎麼相處的,達到一個相互平等的水平,也是自然水平。可是現在物業與我們在該物業管理區域居住的戶主人是自然水平嗎,很多事情我說不清楚,可就是被他們(物業)控制管制,我們想訴求,可沒地說理,明明是花錢買來的居住房居住,怎麼心裡還這麼壓抑,有苦說不出。物業主說話就跟老地主一樣,指責你,小瞅你,我們說是房屋主人在物業眼裡就是拾荒的人,我居住了小二十年了沒少交分錢,可這二十年我不是主人,是奴隸的印象,現在我能說清楚嗎?為一些事情我給市政府提供的電話📞打過多少次電話📞,怎麼個回應沒有,就那麼稀裡糊塗不了了之了,反正沒有迴音,我就想把物業清走,要來也就是來解放軍共產黨,我小時候體驗到的有人性有黨性的組織隊伍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