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前段时间,某机构发布了《2019国人工资报告》,

其中受访者中“工作10年,月薪过万,人数不足三成”

该报告一出,很多网友哗然。

有客观评价的,有晒工资的,

但大多数都认为这个统计结果比较符合事实。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有些人工作10年月薪还不过万,

有些人工作没两年就成为“万元户“,

这里面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行业的差距,

比如互联网,金融 和房地产这几年来一直都是吸金的行业。

也有公司性质的不同,

比如国有企业工资的涨幅就远不如民企和外企。

另外地域、个人学历等也是影响因素。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抛开这些因素,总能发现那些月薪过万的人,

总有一些共同点。

2

对钱的渴望

那些身边比你优秀的人,他们对于金钱的渴望会总是比你多些。

说到这一条,很多人会反驳:

“谁不缺钱?谁不想挣钱啊?”

的确,提到挣钱,大家都想,

但事实上,不同人的表现差异还是比较大。

有的每天下班回去继续学习、忙工作。

有的则回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刷抖音。

这里对钱的渴望,不仅仅是指能立马拿到手的收入,

更多的是指愿意为了远期的目标而持续的付出

有一次当年明月跟记者透露他写《明朝那些事儿》的经历,

每天下班回家从冰箱里拿出点食物,简单地吃完,就开始扑在案头写作。

他这样每天都是如此单一的生活,

不聚会,不看电视,晚上回去就是写写写,

一直持续了3年,直至《明朝那些事儿》全部完稿。

我一个朋友,做保险的,

她经常会说“我有很强的挣钱欲望”,

但她其实并没有特别在意物质的生活,

甚至工作忙得都没时间去享受生活,

但她却特别沉醉于工作中,

一方面是因为喜欢,

另一方面是她早早地给自己制定了长期的目标

“我在四十岁时,必须……”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对金钱有欲望的人,总是能够忍延迟自己的满足感,把金钱的欲望化为工作的动力

做不到延迟自己的满足感,把工作欲望化解为动力怎么办?

把工作金钱化。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我一个朋友,属于平时工作比较懒散那种人,

可是有一次他做了一份改卷子的兼职。

每天总是最早到最晚走,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都宁愿不吃饭不喝水。

他后来跟我说,每当觉得累的时候,

就想着每多改一份试卷就多一元钱,你一休息,几十元就没了。

李笑来曾经也这么做过,

他在当新东方老师时,有一次整理单词太痛苦,

就想象着这门课背完多少钱,平均到每个单词是多少。

这样每整理一个单词,就相当于赚了几元。

如此,一本单词书很快整理完。

3

职业积累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知乎上有个网友说出了自己的经历,4年换了8分工作。

每一份工作基本上都与上一份工作不相关,

客服、统计专员、文员、司仪、会计助理。

看似从事的工作多,经历的多,

但对每一个行业都浅尝辄止,刚熟悉就换下一家。

她没有在某一领域获得累积的工作经验。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工作方向不垂直,经验积累不连续,这是时下很多年轻人经常换工作,却越换越不如意的原因。

反观许多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的人,他们通常愿意在一个方向上不断精进,

即使换工作也是选择垂直度比较高的工作,这在工作的头十年很重要。

网名一直特立独行的猫,真名赵星,现在是一名作家,

出版过多本畅销书,早已实现财务自由。

为达到这一目标,她付出了十年的努力。

这十年她就做了一件事——写作。

本来在十年前,写作并不是一门很容易挣钱的饭碗,

很多作家都不见得能解决温饱,就更别说实现财务自由了。

而赵星却不管,她十年如一日,

从最开始写几十块钱的文案,到几百元的文章,再到写书,做写作付费教程,每一件事都和写作相关。

这十年里她不断积累着写作能力,

并赶上内容付费的好时机,最终实现财务自由。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职场的垂直积累,为你铺就了一个个向上的台阶。

没有积累的跳槽,只是在你简历的工作经历一栏下多填了一行字而已。

4

思维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史铁生曾经说过。

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人与人的差异,大过人与猴子的差异。”

同一件事,你和别人做出大相径庭的结果,

不是TA一定比你勤快多少,而是思维方式的差异。


工作10年月薪过万,除了行业、公司和地域因素,还有可能是?



同样是送餐员,有人月入一万,有人才三四千。

同样是开出租,有人几个小时就能把别人几天的钱给挣了。

以前有一次和一个送餐的“单王”聊天,

问他为什么经常能成为单王。

原来他把周边的店铺和小区的位置都记在了脑子里,

哪条路车多不好走,哪里有近道,他都能记住。

甚至哪家餐馆做菜快,哪家的菜需要多长时间,

他也给弄清楚了。

这样他最大程度减少等待和路上的时间,

因此能同时比别人多接好几单。

有次打车和一个师傅聊天,

他说一天就干六七个小时,但却能抵得上一般司机两三天收入。

原来他每天几乎不跑空车,除了对路况比较熟悉之外,

他还对小区档次及职业比较熟悉。

比如知道有些公司员工集体团购买房,

而他们又经常会出差,在那小区拉上的出差的人概率较大。

又或者通过着装或者表情,能大概判断是打车的人是去远处还是周边。

大部分人都觉得勤能补拙,习惯用行为上的勤奋代替思想上的懒惰

实际上思维方式的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才是区分人与人的因素

也是收入差异的原因。

对金钱充满欲望;

职业上垂直积累;

思维方式上的改变。

这些是让你月薪过万的个人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