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票房慘淡口碑不佳,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

《陽臺上》是上映前小編在3月較期待的一部作品,期待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關鍵字:張猛、周冬雨、文藝。張猛導演對於文藝片的把握還是讓人放心的,畢竟他的《鋼的琴》直接將王千源領上了影帝的獎臺。周冬雨在90後一眾小花裡演技方面有所造詣的,好歹也拿了個金馬影后。所以這樣的組合放在一起,不想看才是無法理解的。

《陽臺上》票房慘淡口碑不佳,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

可惜,《陽臺上》並沒有預期中反響那麼好。周冬雨飾演的那個心理年齡只有十歲的智障女孩臺詞不多,情緒情感的抒發大多通過劇情的推進以及細節的展現。坦白講,小編看完之後還是有點納悶,為什麼周冬雨拍了這麼多文藝片卻唯獨這一次選擇擔當出品人。從票房數據來看,投資這樣一部非純商業電影,風險是明擺著的,她不會不懂。

《陽臺上》票房慘淡口碑不佳,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

說到這,就得再提一個問題,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這部《陽臺上》?周冬雨以謀女郎的身份出道,算是謀女郎裡發展比較好的了。從大熒幕開始,起點就比那麼在古偶劇裡飄來飄去的流量小花們要高好幾個段位,在電影作品的輸出方面也一直沒有鬆懈,基本都能保證每年兩部以上,《七月與安生》應該是她演藝事業的一個巔峰,這也奠定了在文藝片這一領域的她的口碑與基礎,但是92年生人的她今年已經27歲了,她想要的不再是努力在小清新小文藝裡旋轉跳躍,她力求突破。

《陽臺上》票房慘淡口碑不佳,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

而這部《陽臺上》可以說是她為自己的事業尋找突破口的一次勇敢嘗試,畢竟周迅在27歲的時候都已經憑藉《蘇州河》拿下了巴黎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大明宮詞》也一聚拿下了金鷹視後。從那以後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風格不一,且完成度相當高的,比如《如果愛》、《夜宴》、《畫皮》。現在95後的小花已經開始從電視到電影無死角的衝擊,周冬雨想要在不進則退的娛樂圈立住自己的位置,不加把勁兒肯定是不行的。

《陽臺上》票房慘淡口碑不佳,周冬雨為什麼要接拍?

至於擔當出品人,導演張猛回答了這一問題。因為周冬雨知道劇組沒有那麼大的投資,所以在拍攝後期她投了一部分錢,所以作為出品人的周冬雨這應該是情感行為而非商業行為。但不管怎麼樣,周冬雨始終都說小編最喜歡的女演員,也會一直默默支持她,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