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用名贵材料保护遗体,却不如殉葬奴隶保存时间长,这是为何?

我国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非常流行厚葬,觉得墓中的陪葬品一定要能够彰显墓主死前的身份,不仅放置很多珍贵物品,还要用金缕衣或者是上好棺木存放遗体,想得当然是能够在死后保证尸骨留千年,但是他们这么做好像恰恰适得其反。

贵族用名贵材料保护遗体,却不如殉葬奴隶保存时间长,这是为何?

考古界常常在一些帝王墓或者是王公将相的墓中发现很多用于保存墓主遗体的方式,比如说在汉墓当中出土的那件金缕玉衣,这可是国宝级的文物,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件衣服,也是因为玉石在古人的心中是有灵性的,所以如果穿在身上的话,说不定可以保护尸身不腐,不过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专家在看到这件金缕玉衣的时候,里面别说是完整的尸身了,就连尸骨都没找见。

贵族用名贵材料保护遗体,却不如殉葬奴隶保存时间长,这是为何?

后来隋炀帝的墓葬出土,考古人员发现这位是用上好的楠木棺材放置遗体的,原本想着里面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但是结果依然是令人失望的,这里面的尸骨都已经腐朽,找了半天就找见了两颗牙。看得出来,古人为了保存尸体长久也是想了不少办法,但是这些好像都没怎么管用,当然我们不是说没有不腐的尸身,但是这些华而不实的办法显然是不管用的。看看能够配得上这些珍贵东西的墓主,不是皇帝也是皇戚,就想要保存个尸骨却没办法实现,但是在同样的墓葬环境中,旁边却有很多完整的白骨,要说起来,恐怕要让墓主伤心了。

贵族用名贵材料保护遗体,却不如殉葬奴隶保存时间长,这是为何?

因为周边的这些白骨,不是殉葬的人,就是工匠奴隶,他们身份不够,所以即便是埋在这里,但是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可是人家的白骨就是这么留下来了。那为什么王公贵族们想尽了办法却不敌这些啥也没有的工匠呢?其实还真怪他们多此一举。因为遗体一般在一年之后会化成白骨,接下来的分解就要看环境了。有身份的人都躺在密封严实的棺木当中,因为密封太好,所以腐败产生的细菌气体都会留在棺木中,时间一长,降解的速度也会翻倍。

贵族用名贵材料保护遗体,却不如殉葬奴隶保存时间长,这是为何?

而死在外面的工匠奴隶们就不一样了,他们腐败产生的气体可以散发在整个墓室,很多厌氧型的细菌也难以生存,包括尸体分解产生的其他物质都会很快渗透到地面,所以变成白骨之后,对骨骼的降解就会很慢,所以人家反倒留下了白骨,而那些用尽心思的贵族们却什么都不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