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止水稻得立枯病?

田俊超白


水稻立枯病是育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是导致育苗失败的原因之一。水稻立枯病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真菌性立枯病,生理性立枯病主要是因气温忽高忽低、苗床管理不当等引起,真菌性立枯病一般是种子带菌、苗床未彻底消毒带菌,加之秧苗素质差,真菌容易侵染发病。既然知道了发病原因,针对性采取措施便可防止水稻得立枯病!

1、选用抗病品种,精心选种与晒种,使用强氯精、咪鲜胺等药剂浸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合理播种量,在正常的秧龄内插秧即30-40天秧龄每平方米苗床播种50克左右,根据播期、秧龄的不同进行调整的。

2、土壤处理,结合施肥整地或苗床制作选用敌克松每平方米苗床2.5-3克。

3、加强田间管理。要做好保温、通风、炼苗环节,做到出苗前保温、出苗后至3叶期控温、3叶期至插秧前调温,提倡稀插早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

4、在秧苗2-3叶期重点防治水稻立枯病,可以选择噁霉灵或甲霜·噁灵或福美双或敌克松喷雾防治。

5、一旦生理性立枯病,要加强温湿度管理,并喷施优质叶面肥加芸薹素内酯或碧护,以促进病苗尽快恢复生长。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水稻立枯病是育秧期间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特别是我们东北地区现在这个时间段正是立枯病的最高发时段。其实,水稻立枯病是可防的。

卷叶黄枯、打绺青枯。病苗由心叶开始枯黄,秧苗呈辉绿带黄的颜色,有的叶鞘也发生褐斑,根系多数逐渐变黄,变褐。茎基部形成褐斑,用手拔苗容易拔断与种子脱。有时在种子基部出现真菌霉层。通常在床面上不规则地成簇发生,逐渐蔓延扩大,连成一片。

防止立枯病的形成要从温度、湿度、杀菌消毒调酸的几个方面来做好。

一:温度管理。秧苗在1.5到2.5叶期,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好不得超过28℃,棚内温度过高要及时打开大棚两头放风。遇有寒潮来临要提前关闭大棚,保持棚内温度,也可加盖薄膜,保温保苗,防止冷害和立枯病的发生。

二:湿度管理。秧苗进入1.5到2.5叶期,苗床水分不宜过大,每次浇水要浇透,如发现局部缺水要及时补水,浇水不宜过勤,要根据气温,苗期酌情掌握,一般是温度高时多浇水,阴雨天少浇或不浇水,白天叶片不打蔫,苗叶在早晚大量吐水珠时,就不用浇水。

三:杀菌、消毒、调酸。防止立枯病必须要进行消毒,调酸。在秧苗1.5叶期到2.5叶期,要进行喷施杀菌剂,调酸剂。现在市场上就有各种药剂在一起喷施的,喷药后进行洗苗,防止烧苗现象发生,一般苗期喷施一次,移栽前喷施一次就能够起到防治的效果。





荷塘月色杰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且立枯病则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种植户经常被立枯病所困扰,水稻立枯病是育秧期间威胁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多由不良环境和土壤中致病真菌寄生所致,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是旱育秧和抛秧,严重的造成了秧苗不足,延误农时以致影响水稻的产量,所以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作,提高秧苗的素质,培育出壮苗,是实现水稻丰产丰收的保证。

水稻立枯病从病因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立枯病,也可以称为青枯病,另一种是病理性立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以下内容就介绍一下这立枯病两种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一、生理性立枯病

1、发病原因:

一是由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不当,使幼苗在两个叶片前茎叶徒长,根系生长弱、少、通风练苗后水分的生理失调,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叶片的蒸腾需水,使叶片严重的失水,造成叶片萎蔫而死。

二是白天晴朗干燥,晚上气温骤降,早晨常有霜冻出现,天气干冷,昼夜温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防寒保温工作没有做好也会发生生理性立枯病。

三是长期阴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迅速回升,叶温升高迅速,蒸腾速度加快,而且地温升高慢,根基温度低,吸水速度慢,吸水供不上蒸腾,水分平衡失调,秧苗失水导致生理性立枯病发生。

四是通风过晚,培育壮苗要从秧苗出齐粒针期开始逐步通风炼苗,很多种植户不愿意早通风炼苗,致使晴天棚内温度超高 造成秧苗徒长,通风后青枯病就开始发病。

发病症状:

秧苗从心叶开始呈青绿针状,随后全株叶片紧缩纵卷青枯,初期暗绿色,继而萎蔫而死,茎基部横断面呈浅黄至褐色,根部表皮易脱落,根毛极少,叶尖吐水少到不吐水,该病因未受到病菌侵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根系色泽变暗,用手拔苗时,可也连根拔起不折断,发病前秧苗并无异样,发病迅速,往往在一天至二天内大面积成片发生。秧苗枯死。

防治方法:

一是要降低播种量,每盘苗床播芽种一百至一百二十五克。

二是要严格控制苗期温度,出苗期到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二十二至二十五度,不要超过二十八度,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二十二至二十四度,不要超过二十五度,二叶一心到插秧前控制在二十度。

三要床土调整酸性,在生理性立枯病发病初期用生根粉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速发根、多生根,防止生理性立枯病蔓延。

二、病理性立枯病

1、发病原因:

一是本田地平坐床,返浆期床土湿度大、温度低、透气性差、不发苗,长势弱。

二是床面不平,易形成积水、积药、积肥,弱苗处易感染菌病。

三是土壤消毒不彻底,播种时床土消毒时是预防病害发生的关键,不应忽视这个重要环节,往往发病后的防治,不如发病前的预防更经济有效,因此应要做好播种前床土消毒。

四是播种密度过大,秧苗长势弱,温度控制失调,秧苗徒长,水分管理不当,浇水随意性,由旱育苗变成湿润育苗,造成秧苗细弱。都会导致苗生长不健壮,抗病力减弱,土壤中病菌趁机侵染秧苗根系导致发病。

发病症状:

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基部变褐,叶鞘上有褐斑,根变为黄褐色,种子与幼苗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茎基部软腐,根变成黄褐色,用手拔苗,秧苗茎基部易折断,根系留在苗床里,在苗床上呈簇形的点状发生,此即是真菌性立枯病的初期症状,防治晚了,很快会蔓延整个苗床。

防治方法:

一是要建立永久性高台苗床,标准是苗床地要高出地面三十至五十厘米,可以保证苗床不返浆。

二是苗床地床面达到平整,每十平方米内高低差不多超过零点五厘米。

三是进行严格床土消毒,床土消毒要选择优质壮秧营养剂。

四是水分管理,出苗到一叶一心期,尽量不要浇水,如果缺水一次浇水浇透,一叶一心期到二叶一心期,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浇水,否则不浇水,二叶一心到插秧前,要加强水分哦,防治干旱,此时易发生立枯病,防治方法除以上所诉药剂防治外,如果发病严重要灌大水或者抓紧移栽。

五是播种密度和温度控制,方法同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中的播种密度和温度控制一样的。

六是药剂防治,水稻秧苗一叶期,用恶霉灵粉剂,每平方米一克,兑水三公斤浇床苗,用瑞苗清水剂,每平方米一点五毫升,兑水三公斤喷雾,用移栽灵水剂,每平方米一点五毫升,兑水三公斤喷雾,以上三种药剂用那种都可以,如果根系不发达的可在喷药期时加入生根剂,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以上内容就是防治水稻立枯病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水稻多注意田间管理,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科学种植,科学管理。







大秦川小卤阳


水稻毫无疑问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苗床上最常见多发的病害之一,正常条件之下发病率在15%。那么,对于水稻立枯病应该如何进行预防呢?首先,要了解水稻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水稻立枯病的病因

水稻立枯病属于土传病害,是一种隐藏在土壤里面的病菌,叫镰刀菌和立枯核菌,在水稻播种之后,从稻苗开始侵害,特别是秧苗缺水的时候发病最为严重。当然了,还有一些条件也会诱发水稻立枯病发生。

  1. 水稻立枯病诱发离不开适合的气候条件,比如低温、阴雨、光照不足,都是立枯病形成的重要外界因素。
  2. 播种量过大,导致水稻苗密度过大,秧苗群体和个体生长发育不均衡,相互争肥、争水、争光,加上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稻幼苗出现陡长苗,而陡长苗抗病性差,容易被病菌侵害,诱发立枯病。
  3. 苗床管理不到位。温度、湿度控制不到位,没有结合天气变化进行通风和浇水的灵活调整,致使秧苗根系发育不良,苗变弱,易发生立枯病。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水稻立枯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病菌侵害,而诱因是水分、气温、通风以及光照等外界因素。下面,一起探讨如何对付立枯病。



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水稻立枯病进入晚期,治疗变得困难了。所以,建议在立枯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立枯一次净兑水进行喷雾,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发病之后,也可以挑选一些药剂进行喷洒治疗,市面上也有不少相关的药物。

不过,个人比较倾向于预防。预防水稻立枯病的方法还是蛮多的,比较方便的就是喷施药剂预防,比如使用3%的育苗青兑水进行喷雾,大概一个平方的水稻可以使用15毫升,添加3升水即可。喷雾完毕之后,还需要喷施一下清洗苗。

还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把隐藏在土壤之中的病菌消灭干净。可使用敌克松兑水浇苗床,或者使用水稻壮秧营养剂与营养土混合使用。同时,也可以使用强氯精等药剂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好了,以上关于水稻立枯病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终归农村


我们当地有秧好半年稻,壮秧产量高的说法,水稻立枯病是我们当地秧苗期常发,并且影响较大的主要病害,不仅会影响适期移栽返青生长,而且引起死苗使秧苗栽插不足时,还会耽误农时。所以生产上对立枯病我们通常都要进行重点预防,防止立枯病发生为害影响水稻生产,以利提高产量。

我们在水稻秧苗期除要重点加强温湿度管理,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性抗逆性外,还通常在以下2个方面进行预防,对于田间防止立枯病发生为害有事半功倍效果。

1.苗床土壤进行调酸。由于我地土壤ph值一般在7左右,虽然对水稻秧苗生长影响不大,但是水稻为偏酸性作物,偏酸性土壤有利于秧苗健康生长,一般苗床ph大于6时,遇到低温影响时,立枯病为害通常就难以避免。因此我们通常按照一公斤苗土加入硫酸铵2.5克,过磷酸钙3克,硫酸钾1克进行配比,通常即可满足苗期养分需求,同时也利于使苗床土壤保持偏酸性你,能有效防止低温土壤中亚硝酸产生积累,毒害秧苗根系,抗病性下降,立枯病趁机发生为害。

2.药剂预防。药剂预防通常从苗床消毒、种子药剂处理及种子盖土、或揭膜前进行。一般苗床土壤消毒按照每平方米敌克松2.5克加水后进行喷淋消毒,如果育秧使用育苗壮秧剂的可以不用,播种前再选用先正达亮盾进行常规药剂包衣拌种处理,不仅预防立枯病,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其它病害;在种子播种后盖土前或揭膜前再用瑞苗青或甲霜福等药剂进行喷施预防一次。具体用量和方法可以点击前一题的回答了解参考。

总之,水稻育秧期间,加强温湿度管理,保持生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低温冻害影响,结合土壤调酸和药剂预防处理等措施,能有效防止立枯病发生为害,若田间发生时,结合初期及时喷药防控,能有效控制,避免扩展加重为害,影响水稻生产。


农业植保管理技术110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水稻生长周期中,在幼苗期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就是立枯病,其得病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气温变化大、土质碱性大、插播密度大等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得病以后,幼苗会出现发黄、根部变褐色的情况,严重时,幼苗将会死亡。对于立枯病,现在普遍都是预防为主,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1、幼苗的选择

我们可以把买来的种子,用盐水浸泡,发现有伤口及不是很饱满的种子我们给它扔掉,精选出优良的种子,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土质管理

我们在种植水稻时候,要选择肥沃并且偏酸性的土质,然后我们可以用壮苗剂喷洒在土质上,然后搅拌土壤,增加土质的营养;

3、播种管理

在播种时候,我们要严格控制好播种时候的温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最好是在6℃左右为宜,在播种时候密度也不易过大,密度过大也是诱发立枯病的因素之一;

4、生长阶段的管理

在幼苗成长阶段,我们要多对田地进行观察,发现病害,及时的对幼苗进行喷洒药物治疗,预防病毒的蔓延和病情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