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煎餅鏊子是怎麼做的,談農村煎餅要什麼技巧?

鄉村老崔


以前農村的煎餅鏊子是生鐵做的,我小時候見過的煎餅鏊子很大,圓圓的,厚厚的,光滑油亮。現在用的鏊子有很多是鋼板的,不管是生鐵還是鋼板,攤出的煎餅都很好吃。

以前的煎餅是地瓜面攤制的,工序有點複雜,因為地瓜面散又不黏,不能直接用水和了麵糊攤煎餅,而是用一個大大的瓦盆把地瓜面加水和好發酵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發酵好的麵糊取一部分裝進一隻約半米長寬四十多公分的布袋子裡,然後在上面放上重物壓,叫壓糊子,目的是把裡面的水分擠出來,等這小口袋裡的糊子壓的差不多了,就倒在另一個盆裡準備攤煎餅,口袋裡繼續裝上面糊繼續壓。

以前煎餅是我們這的主食,等收了秋,地裡莊稼都歸了家,天氣漸涼的時候,天天開始攤煎餅了,因為煎餅好儲存,每家一次要攤很高一摞。

攤煎餅的時候都是找人,找那些手腳麻利的,煎餅攤的薄的好手,一干就是一天。剛下鏊子的地瓜面煎餅又焦又酥帶著淡淡的甜味,很好吃。

現在煎餅已經不是我們這主食了,攤的煎餅也多樣化了,小麥麵粉加水和好麵糊醒一會直接就能攤煎餅了,各種雜糧煎餅好吃又不費事。攤煎餅也由以前的燒燒柴火改成用電鏊子了,雖然口感沒有燒柴火攤出來的煎餅好吃,但煎餅仍是老百姓的最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