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编者按】傅抱石人物画从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此后画法很少变化波动,无法划分其阶段性。可以说,始终保持了一种高古、典雅、飘逸的格周。突出表现在作品精神内涵的深度意识和传充笔墨语言的提炼发挥这两个方面。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



历史画,新意蕴

抱石的人物画作品基本上是历史题材,极所述“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形象,屈原深凹的眼窝中那精气逼人的眼神,披散的长发和在江风中飘拂的袍袖,画面凄迷惨烈。郭沫若专为此画题长诗,其中有句:“屈子是吾师,惜哉憔悴死。三户可亡秦,奈何不奋起?”“中国决不亡,屈子芳无比。”将画的寓意点醒。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湘夫人》


有关《九歌图》的创作,也是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在1943年首次画《湘夫人》的题跋中他就写道:“屈原九歌自古为画家所乐写……予久欲从事,愧未能也。”“盖此时强敌正张焰于沅沣之间,因相量写此,即撷首页数语为图。”这段至关重要的话,表明他画“九歌”的最初动因。此后,他反复画《湘君》《湘夫人》《二湘图》《山鬼》《国殇》《少司命》《东皇太一》等,尤其《二湘图》是他仕女画的代表作,二妃形象古朴典雅,端庄凝重,美丽的面庞上略呈忧伤神情,背景秋风萧索,落叶片片飘洒,令人倍感哀倇。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评论说,观徐悲鸿作品雄壮磅礴如读《水浒》,观傅抱石作品玄妙清幽如读《聊斋》。其比喻颇贴切,抱石确是化鬼神为美人、化凡人为仙人的传神高手。无论是“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心灵纯美的“山鬼”,还是“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英勇无畏的“国殇”,抑或是卷云中忽隐忽现、身穿荷衣的英姿少女“少司命”,他都以全部的热忱去刻划,去创造耐人寻味的意境。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二湘图》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李太白像》


《李太白像》和《杜甫像》,是1944年创作的精品。前者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意:后者取“新松恨不高干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诗意。前者突出李白旷世独立的人格魅力,后者突出杜甫愤世嫉俗的高尚情怀。在傅氏的精神世界里,李、杜的影子同时存在着。与此同时,他还创作了以杜诗《丽人行》为蓝本的作品,以手卷的形式,表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画面漫天绿杨托出春意盎然的气息,树隙中透出五组人物,骄奢的杨氏姐妹、奸诈的杨国忠及随从等37人,体型服饰道具全然唐代风采,设色华丽而沉着,布局严谨而灵动,堪称傅氏代表作。据说此图系有感而作,借古讽今。傳氏在重庆因教学常往返于嘉陵江两岸,一次遭遇宋美龄家族出游南温泉沿路戒严,傅为此受阻于途中十多个小时,见宋氏奢靡之举而联想到唐代杨贵妃家族。归家后即构思《丽人行》,既传达出杜诗的神髓又隠喻了自己的心境。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杜甫像》


傅氏对六朝文化史特别感兴趣,对顾恺之深有研究,对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也熟悉,人物画创作中就有《渊明沽酒》《虎溪三笑》《七贤图》《兰亭图》《山阴道上》《桓玄洗手》等。傅抱石对白居易的诗境亦甚为向往,《琵琶行》《九老图》即取材于白诗。《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神仪,卖艺女的哀怨苦涩情态,都描绘人微,浓重的夜色泼墨烘染,使得人道主义的主题更为鲜明。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山鬼》



旧格法,新语言

傅抱石人物画的艺术语言,继承了传统中最优秀的线条笔力美、节律美,又发展为独创性的写意化的动律美、朦胧美。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东山携妓图》


傅氏作人物晚于山水,他自称是30年代初在日本“为研究中国画上线'的变化史时开始短时期练习的。因为中国画的“线要以人物的衣纹上种类最多”。“我为研究这些事情而常画人物”。另外,“为了山水上的需要,所以也偶然画画人物”。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云中君和大司命》


对于绘画史长期的研究,使他对传统人物画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他的人物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早期较多受顾恺之的影响,人物形象端庄丰满,线条圆劲绵细,意趣古朴清远;而后,又吸收了陈洪绶的变形奇趣,石涛的意态洒脱,相互交融。又将他山水画创作中的经验渗透其中,在这笔的速度和力度上加大变化,保留了传统中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的劲利流畅,但改变其一味工整凝静的状态,可以说是化工整严饬为写意飞动与散锋飞白,看似潦草荒率,实际上是为了更加鲜明地传达人物的动态与神韵,而采取的高度省略与概括手法。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湘君》


傅氏深谙人物画“四体妍蚩”与“传神阿堵”之道,他用散锋笔法纵情挥写出人物形体服饰的飞动飘洒,却总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人物面部神情,特别是眉眼的刻划上,也许这正是他画中人最为动人之处。看来含混荒率的散锋线条,反衬着面部的精致描绘。由于他多画带有哀怨色彩的仕女,眉目间多流露缠绵悱恻之情。在创作时,他不像传统画法那样勾染眼珠,而是用小笔散锋,先以淡墨干笔点擦出眼珠的位置和面积,边缘模糊不大清晰;然后再以浓墨散锋点瞳孔,丝睫毛,加重上眼睑。由于眼珠轮廓不清晰,黑白眼珠对比不那么鮮明,不但有含蓄沉邃的内美,还能将目光闪射出来光彩照人。这种画人点睛的独特手法和独特效果,是傅氏人物画独创性的重要标志。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绘制的《郑庄公见母》


傅氏人物画整体上是以总的气势意境取胜的。如果只看人面,造型有些类型化,如仕女多为晋唐风范,脸型丰而略长,秀眉风眼,樱桃小口,设色淡雅,可以说并并无特别惊人之处。然而他却能通过画面艺术氛围、环境渲染、笔墨变化、章法虚实,来创造一种特殊的艺术情调,这是意象的广度和深度的体现。无论较为复杂的画面或简练的画面,都有一种诗的回味和韵律;而画面的每一笔迹,每一形象,都是诗句的组成部分。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刻白芙蓉螭龙纹方章,边款:丁亥三月抱石刊,印文: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2.6×2.6×4.3cm,重72g

傅抱石还是一位“四绝”画家。所谓“四绝”,按他自己在《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一书中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分析,把和绘画具有血肉关系的文学(诗、跋)、书法、箓刻(印章)四者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来要求创作,使主题思想更加集中、更加突出和丰富起来。他正是按照这一优秀传统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他早年自制“印痴”一印,用了一生,一生刻印近两万方,撰写有关篆刻史论的文章十余万言。他曾先后研习陈曼生、赵之谦、黄收甫、邓石如,而后溯本求源,出人秦汉,集浙皖之长而自成一家,雅正中见奇崛,刚劲中透灵秀,变化多姿。姓名印中,“抱石私印”稳健凝重,一直用到晚年。一字圆印“傅”有多方,线如屈铁,研秀动人。地名及斋馆名号印有“新谕”“新谕傅氏”“抱石斋”“抱石山斋”“南石斋”等。押角闲章寓有深刻内涵,如“其命唯新”表明革新中国画的精神;“踪迹大化”“代山川而言”显示他的画与大自然的辩证关系;“往往醉后”“抱石得心之作”多钤于特别满意的作品;“不及万ー”则用于毛泽东诗意画,乃是自谦之辞。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傅抱石的书法作品


傅氏书法造诣颇深。他认为:“中国艺术最基本的源泉是书法,对于书法若没有相当的认识与理解,那么,和中国一切的艺术可说是绝了因缘。”他在作品中,常以大篆或小纂书题,字体雄厚坚挺,沉着苍古,与画面气势相得益彰;而画上题识则往往以行楷书写,风格雄秀清隽,可看出二王、欧阳询、虞世南的影响,章法缜密而气势流动。


【第332期】傅抱石的人物画:踪迹大化,其命维新(下)

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傅抱石


就这样,傅抱石的艺术将书、画、文、印四者交织为完美统一的整体,成为精美的交响音乐,从而使他成为一位在最完整意义上全面地继承并大大发展了中国民族绘画优秀传统的现代大师。(作者为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江苏美术馆研究员,文章原载《中国书画家》第24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