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冼星海的名字家喻戶曉,但是除了《黃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作品,對他的生平幾乎一無所知。

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音樂家》講述冼星海的故事,看這部電影之前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冼星海40歲時就英年早逝,他始終有很旺盛的創作熱情,而《音樂家》聚焦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五年,1940年去蘇聯為大型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進行後期製作與配樂,結果遭遇蘇德戰爭爆發,電影無法完成製作,他想經新疆回延安卻被迫停留在哈薩克的阿拉木圖,並與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在顛沛流離的時光中,他還是堅持創作了《阿曼該爾達》、《中國狂想曲》等作品。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音樂家》的導演是“西部暖流”派代表西爾扎提·亞合甫,他的處女作《買買提的2008》就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電影用了大量的哈薩克演員,全片以哈薩克語言為主、普通話為輔,細節上也呈現的很到位,阿拉木圖極具異域風情的小鎮、冼星海住的達娜什的小閣樓、包括中哈邊境的環境等等,都準確還原了冼星海當時的生存、創作環境。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傳記片,導演儘量用第三者的視角來“觀察”冼星海,這更加深刻的反映出了冼星海生活在異鄉的辛酸和孤獨。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深刻的戰爭反思

《音樂家》不是傳記片,所以在拍攝過程中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導演有充分的表達空間,觀眾最先看到的就是對戰爭的反思。

電影沒有對戰爭場面的直接呈現,卻還是能讓觀眾看到戰爭對人產生的影響,冼星海到了哈薩克之後,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受戰爭影響,當地食物匱乏,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很糟糕,冼星海住在達娜什家裡,這個原本幸福的小家庭也被戰爭擊碎,冼星海更是因為動盪的時局輾轉多地。冼星海所在的交響樂團,也受到戰爭殃及,樂隊成員被送到前線,到後期不得不解散。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探索音樂的意義

冼星海化名黃訓,咋哈薩克斯坦期間創作了《阿曼該爾達》,為了生存下去,還將很多音樂改編成小提琴曲,到地方學校任教,他的生活始終離不開音樂。電影在他的音樂創作上沒有太多著墨,不過卻還是對音樂的意義有比較深入的探討。比如冼星海剛到哈薩克斯坦時,在路邊遇到了一位小提琴樂手,向左走,進劇院選擇音樂;向右走,進酒館選擇麻醉自己,冼星海和這個小提琴樂手做出了各自的選擇,結果,選擇酒館的小提琴樂手跳下鐘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走進劇院,並加入交響樂團的冼星海,卻始終懷有希望,這種希望正是音樂帶給他的。在達娜什家冰冷的閣樓上,腰都伸不直的冼星海始終堅持創作,音樂給了他活下去的勇氣。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電影淚點十足

《音樂家》同時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它帶給觀眾的感動,基於人性的善良、對故鄉的思念以及對理想的堅持。

第一處感動是冼星海絕境遇知音,他到了哈薩克斯坦居無定所,想到交響樂團工作被拒,所幸被樂團負責人拜卡達莫夫發現,在樂團中給他安排了一個位置,電影中有一場戲,拜卡達莫夫端給他一盤湯,還把僅有一小塊麵包分給冼星海一半,絕境處遇知音讓人非常感動。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第二處是冼星海到達娜什家,達娜什對他的態度從最初的堤防到後面當成家人,電影有非常完整的呈現,特別是冼星海和小女孩的感情,有多處都讓人動容。

第三處是冼星海對祖國和家人的思念讓人特別感動。那種隔著一道鐵絲網卻無法回國的失落讓人看的心理很難受,冼星海的太太錢韻玲和兩個人的孩子始終期盼著冼星海回國,但是到後期連信件都無法送達,最後等到的是冼星海過世的消息。電影片尾的花絮用了一些真實記錄的素材,讓觀眾對冼星海有了更多的瞭解。

直面冼星海的最後五年,細數《音樂家》的兩個意義和三處淚點

儘管對電影有不少期待,但《音樂家》還是給了我不少驚喜以及很多感動,電影將在5月17日上映,推薦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