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冼星海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是除了《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作品,对他的生平几乎一无所知。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音乐家》讲述冼星海的故事,看这部电影之前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冼星海40岁时就英年早逝,他始终有很旺盛的创作热情,而《音乐家》聚焦的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五年,1940年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结果遭遇苏德战争爆发,电影无法完成制作,他想经新疆回延安却被迫停留在哈萨克的阿拉木图,并与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在颠沛流离的时光中,他还是坚持创作了《阿曼该尔达》、《中国狂想曲》等作品。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音乐家》的导演是“西部暖流”派代表西尔扎提·亚合甫,他的处女作《买买提的2008》就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电影用了大量的哈萨克演员,全片以哈萨克语言为主、普通话为辅,细节上也呈现的很到位,阿拉木图极具异域风情的小镇、冼星海住的达娜什的小阁楼、包括中哈边境的环境等等,都准确还原了冼星海当时的生存、创作环境。值得一提的是,《音乐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记片,导演尽量用第三者的视角来“观察”冼星海,这更加深刻的反映出了冼星海生活在异乡的辛酸和孤独。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深刻的战争反思

《音乐家》不是传记片,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就有很大的自由度,导演有充分的表达空间,观众最先看到的就是对战争的反思。

电影没有对战争场面的直接呈现,却还是能让观众看到战争对人产生的影响,冼星海到了哈萨克之后,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受战争影响,当地食物匮乏,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很糟糕,冼星海住在达娜什家里,这个原本幸福的小家庭也被战争击碎,冼星海更是因为动荡的时局辗转多地。冼星海所在的交响乐团,也受到战争殃及,乐队成员被送到前线,到后期不得不解散。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探索音乐的意义

冼星海化名黄训,咋哈萨克斯坦期间创作了《阿曼该尔达》,为了生存下去,还将很多音乐改编成小提琴曲,到地方学校任教,他的生活始终离不开音乐。电影在他的音乐创作上没有太多着墨,不过却还是对音乐的意义有比较深入的探讨。比如冼星海刚到哈萨克斯坦时,在路边遇到了一位小提琴乐手,向左走,进剧院选择音乐;向右走,进酒馆选择麻醉自己,冼星海和这个小提琴乐手做出了各自的选择,结果,选择酒馆的小提琴乐手跳下钟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走进剧院,并加入交响乐团的冼星海,却始终怀有希望,这种希望正是音乐带给他的。在达娜什家冰冷的阁楼上,腰都伸不直的冼星海始终坚持创作,音乐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电影泪点十足

《音乐家》同时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它带给观众的感动,基于人性的善良、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的坚持。

第一处感动是冼星海绝境遇知音,他到了哈萨克斯坦居无定所,想到交响乐团工作被拒,所幸被乐团负责人拜卡达莫夫发现,在乐团中给他安排了一个位置,电影中有一场戏,拜卡达莫夫端给他一盘汤,还把仅有一小块面包分给冼星海一半,绝境处遇知音让人非常感动。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第二处是冼星海到达娜什家,达娜什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堤防到后面当成家人,电影有非常完整的呈现,特别是冼星海和小女孩的感情,有多处都让人动容。

第三处是冼星海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让人特别感动。那种隔着一道铁丝网却无法回国的失落让人看的心理很难受,冼星海的太太钱韵玲和两个人的孩子始终期盼着冼星海回国,但是到后期连信件都无法送达,最后等到的是冼星海过世的消息。电影片尾的花絮用了一些真实记录的素材,让观众对冼星海有了更多的了解。

直面冼星海的最后五年,细数《音乐家》的两个意义和三处泪点

尽管对电影有不少期待,但《音乐家》还是给了我不少惊喜以及很多感动,电影将在5月17日上映,推荐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