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建设海绵城市助力生态文明

海绵城市,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贵安新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贵安新区:建设海绵城市助力生态文明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贵安新区,提出要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

作为肩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任务的国家级新区,2015年4月,贵安新区成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城市,成为新区保护水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重要内容。

两湖一河

优美的城市客厅两湖一河优美的城市客厅

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众多,涉及行业领域广泛,资金需求巨大。因此,贵安新区大力探索创新企业化、市场化融资开发模式,推广PPP模式运用,破解资金难题,为贵安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两湖一河PPP项目是新区首个PPP项目,也是贵州省首个海绵城市建设PPP项目。PPP模式运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为新区在项目建设、项目管理、PPP运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两湖一河”项目包含月亮湖、星月湖和车田河区域,涉及范围668公顷,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也是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两湖一河”是贵安新区环城水系的核心枢纽,起到承接上游,连接下游的关键作用。车田河作为环城水系的重要河道,是贵安新区水安全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载体。结合“两湖一河”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新区努力打造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客厅。

海绵道路能呼吸的地肺

海绵道路能呼吸的地肺

中心大道是贵安新区结构性主干路,全长10千米,双向14车道,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人行道外侧设置绿化带。

在主路机动车道上铺设2米宽的下凹式绿地,在人行道上采用透水铺装,大道两边还有宽度10米的中央绿化带。水通过道路两旁的路缘石开口排入设置在道路两旁的下沉式绿地中,这种方式可以留住80%的雨水。

贵安新区建投公司提出将中心大道的雨水检查井改造为雨水溢流井。系统地与海绵设施有效结合起来,并对下凹式绿地挡水堰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卵石石笼+种植土+生态绿化设置挡水堰,这样既达到挡水目的又提升景观效果,挡水堰铺设在卵石的低洼地,配合下凹式绿地发挥雨水径流滞流、蓄水的作用。同时,路面还设有溢流井,水太多渗透不了后就会通过溢流口进入雨水管网。

在贵安新区,距离中心大道不远处的贵安大道、天河潭大道、百马大道、金马大道等等,条条都是会“呼吸”有弹性的海绵海绵小区宜居的生态社区城市道路。

贵安新区:建设海绵城市助力生态文明

海绵小区

宜居的生态社区

贵安新区碧桂园·贵安一号南侧紧邻中心大道,西侧靠着百马大道,位于贵安新区中心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地块。在碧桂园·贵安一号小区建设中,规划设计利用了雨水花园、植草沟、环保雨水口、生物滞留地、下沉式绿地等海绵技术,减少雨水径流量,降低面源污染,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水生态环境。通过这些海绵设施,解决传统小区积水、污水跑冒等问题,提升小区绿化率、优化出行条件,构建生态宜居环境。项目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布置了海绵设施,总占地面积10.41公顷。

无独有偶,在贵安新区湖潮乡星月社区,透水砖的铺设,减少了居民雨天出行的困扰。星月社区内部道路大量使用透水砖,可将雨水保持在土壤层中。透水砖配合景观绿化和人工措施,构造全方位的雨水吸纳及保持系统,实现了海绵技术的实际运用。星月社区还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净化,回收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