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報考CPA+稅務師+中級,怎麼學習最有效?

前幾天,有個同學問我:今年報考了兩科CPA,想趁著這一年時間把稅務師或者中級也拿下,要如何搭配才最合理?

其實我很能理解考CPA的同學,考注會的時間跨度略長,如果能在備考期間,通過學習有相關關聯的知識,順帶把其他的證書過了,也算是給自己保個底。

注會、稅務師、中級這三本書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和聯繫,如果要拿下三證的話,又應該如何安排備考順序,使得效率最高、難度最小呢?

一、注會和中級、稅務師之間的聯繫

首先,從難度上來考慮,CPA的難度是最大的,包含的科目範圍也是最廣的,無論是稅務師還是中級,在CPA中都能找到對應的科目。

其次,注會的含金量最高,但是報名條件最簡單,只需要大專學歷即可,而稅務師和中級都需要幾年不等的工作經驗,對考生來講,先考注會再考稅務師和中級,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同時報考CPA+稅務師+中級,怎麼學習最有效?

上圖是高頓君根據中級、稅務師、注會三張證書的科目,來做的三個證書之間的關係圖。

1、中級和注會

中級和注會的關係不必多說,我們之前已經講過很多次,中級包含三個科目,分別是《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經濟法》,而且一般考生在考中級的時候,都已經考過了初級的《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如果考出CPA再去考中級的話,等於備考中級之前,就已經在基礎和難度兩個方面都做了儲備,自然效率要高很多。

2、稅務師和注會

從圖中也可以看出,稅務師和注會的聯繫也是非常緊密的。CPA中的《稅法》分別對應稅務師中的《稅法一》、《稅法二》、《涉稅服務實務》,CPA中的《會計》和《財管》對應稅務師中的《財務與會計》,CPA中的《經濟法》對應稅務師中的《涉稅服務相關法律》。

簡單舉個例子,CPA中最難的兩科《會計》和《財管》,很多考生平均要備考2—3次才能順利拿下的科目,在稅務師中合併為《財務與會計》,可想而知考察的並沒有CPA中那麼細,整體的複習難度是降低了很多的。

從知識點的重合角度來講,注會和稅務師的重合度也是超過很多人的想象,按照很多考出雙證的考生的總結,整體呈現出下列特徵:

1)注會的《經濟法》和稅務師的《涉稅服務相關法律》重合度在55%左右;

2)注會的《會計》加《財管》和稅務師的《財務與會計》重合度超過805;

3)注會的《稅法》和稅務師的《稅一》《稅二》及《涉稅實務》重合度約90%。

可想而知,考出CPA送中級和稅務師,某種程度上並不是一句簡單的玩笑話。如果能一年考出CPA六科,那麼兩年拿下三證不是不可能。

二、如何安排備考順序能降低備考難度

既然CPA、中級、稅務師之間的聯繫這麼緊密,那麼備考時合理安排考試順序,肯定會降低備考難度。高頓君的建議是,先考注會,再考中級和稅務師。高頓君大概總結了三點原因,給考生分析一下。

首先,從中級、稅務師到注會,備考感覺是越來越難的,而從注會到中級、稅務師,是越來越簡單的。這種難易度之間的轉換對於考生的備考心理和堅持的時間長短都有很大的影響。

其次,雖然中級和稅務師、中級和注會、稅務師和注會彼此之間都有聯繫,但是注會是和這兩個證書之間的聯繫都非常大的,考出注會以後,再去考中級和稅務師相當於“半裸考”,難度會降低很多。

最後,注會、中級和稅務師之間可以打一個時間差。因為注會是大專應屆生也可以考的,而中級和稅務師需要工作經驗,如果剛畢業花2—3年考出CPA的話,剛好可以無縫銜接備考中級和稅務師。

同時報考CPA+稅務師+中級,怎麼學習最有效?

上圖是注會和稅務師的一些信息的對應比較,從上圖中也能看出,如果10月份考完注會的話,衝擊一下稅務師中對應的科目,通過希望也是非常大的。CPA和稅務師之間的聯繫相當大,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高頓君建議大家可以順帶拿下稅務師。

備考方法固然重要,但其中付出的時間、精力、勇氣也非常重要。

想要過“三證”,離不開背後的熬夜苦讀和永不放棄。但反過來講,連注會都能考出來了,還有什麼不能拿下的呢?最後,祝你們加油啦!

▎本文為註冊會計師原創,作者小七,由高頓網校(gaodunclass)整理發佈。若需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高頓網校 保留所有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