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臺搭建中不容忽視的小細節

展臺搭建中不容忽視的小細節

展臺搭建可分為標準展位和特裝展位,許多的參展商對於這兩個展位之間的細節並不是非常瞭解,更不用說那些來參觀展會的人了。今天海珠畢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兩種展位。


一、標推展位

展廳內一般通過搭建標準尺寸的框架系統來建立各個展覽攤位,便於招租和經營管理。在框架系統內的攤位就是標準模式的展位。一般展覽會的標準攤位面積為9平方米(3米x3米),也有個別展會對標準展位設置為12平方米(3米x4米)。

在標準展位正向上部提供寫有中英文參展商名稱和展位號的楣板,楣板高度一般為20cm;位於拐角處的標準展位,默認去掉通道一側的牆板,增加一面楣板。同一參展商的兩個或多個相鄰標準展位,默認去掉中間的牆隔板。

採用國際通用標準設計製作的標準展位,規格為3米x米x2.5米,主要組成器材包括八稜柱、八稜柱支座、鎖件、連板、雙面PVC展板、展桌、展椅、射燈等。其特點是裝卸快捷、便於運輸、節省存儲空間。其他標準展位組件包括桌椅1 套、射燈2盞、電源括座1個,紅色、灰色或藍色地毯。

國際上通用的標準展位存在區域差異,北美標準展位為3.3米x2.6米,過道寬3.3米或3.9米,展位的分隔採用框架上的帷幕,展位後部是高2.5米的可調隔牆,兩側隔牆高度為1.2米,展位配備電源口。歐洲標準展位有3米x3米或3.3米x2.6米兩種,過道寬3.3米、3.9米或2.5米,後部和側面使用框架嵌板,適宣連接部件,框架結構使用2.75米高的牆板,要求走廊和頂棚淨高至少為3.5米。

二、特裝展位

參展商的實力不同,對展位規模的大小需求也存在差異,“標準展位”遠不能滿足需求。由此,參展商要求對展位進行特裝,特裝展位使得多樣化空間湧現出來,滿足參展商多樣化的需求。特裝展位的規模可以根據參展商的要求以及展品類型的不同而變化,但其面積大小一般是9-15平方米基礎單元的倍數

特裝展位使得展示內容與展示形式成為有機的統一體。展示內容是能夠反映展示主題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實物和展品,展示形式是指在特定的展示環境中,形象的展現展示內容的方式。構成展示形式的要素有空間佈局、平面、立體造型、版式、色彩和照明燈。特裝展位不只側重於展商產品,還要力圖使展示的陳列形成獨特的、新穎的、人性化的空間,並利用所有因素,在造型設計上突出特色,在色彩、照明上創新,在陳列方式上實現生活化、人性化、現場化等,並讓觀眾在參觀中易於參與和互動,使參觀過程變成一種享受。

三、展位服務設施

為展位服務的公共設施有地下溝渠通道和儲物間。地下通道可以走線,包括電線、電話線、電腦線,還可以排水和供給暖氣等。展館佈置時,展位之間可以不設地下線通道,而直接在地面拉線,再覆蓋地毯,儲物間的設計通常與展位的空間造型結合起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展位的佈置與搭建,必須符合消防規範。使用不易燃材料。

這些都是海珠畢加展覽小編11年展覽經驗的總結,更多展覽知識歡迎關注畢加官網www.gzbijiasso.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