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散文需要思想境界,我怎么都写不来,怎么解决问题?

漫步人生路rzi


的确如此,一个写手或作家,要是没有思想境界,那肯定会写不出好的作品来。

一个人是要有点思想的。那么,思想从何处而来?思想从学习中来,通过学习,你会不断的总结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让自己的灵魂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看问题深入全面细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游刃有余,思想境界提高了,你对事物的了解也客观处理了。

劳动实践也同样重要,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不要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是写作者的大忌。只有通过实际劳动,你才能知晓做一件事,从开始到完成需要那几道工序,为你以后的创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当然,还远不指这些,平时要多看书,除专业书籍外,还要涉及心理学哲学植物学等等,总之,越杂越好,最重要的是多做笔记,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为你将来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最后,祝各位文支们,心想事成,佳作辈出!


浮生如梦143153626


写文章有一定的技巧确实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写文章除了技法之外,有一些思想境界的高度,才能真正的写出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果你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试着弥补!


第一:我写我心。

很多时候,我们写文章就需要写出真实感,我写我心。只有自己真实的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言真意切的表达出来,才会触动到人的灵魂的深处。

第二:多出去旅游,体验真实的生活。

所有的文学都来源于生活,只有亲身去感受生活,我们才能发自内心的表达出来,情绪上的悲伤的,黑暗的,高兴的,平和的东西,才能写到我们的作品中,让作品看起来丰富有肉,非常饱满。


第三:多看关于散文的文学作品。

很多散文作品,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朝花夕拾》,还有现代散文作家李娟的一些作品,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多看就能多理解,然后就能找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自己的作品也会慢慢写得好起来,思想境界也就越来越好了!

第四:注意写作时的文章结构的把握。

结构对于一篇文章来说非常重要,往往影响文章的精彩程度。比如我们可以常用起承转合这种结构来让作品的情节自然的流淌出来,等你写完后,文章的意境也就慢慢的出现了,并不需要过多的其它修饰。


无论如何,想要散文写得出彩,不仅要把握好文章的角度,还要注意多加练习这些方法,就会慢慢让文章有了境界和灵魂。才能写得越来越好!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遇见安苒


写作的人很多,写各类文章的人也很多,但在于写作的人擅长写什么文体,有人写诗写得好,诗兴大发,如鱼得水。有人散文美文写得好,绢绢文字,妙语生花,美文写的令人浮想联篇。有人写杂文评论,可涉及多领域话题,良思感悟流于笔端,有人写小说天天编织小说人物人生离奇的曲折的故事。令人读着欲罢不能。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写作者热爱写的,是自己喜欢的才有热情有激情有内在的趋动力。有言之“真感情就是好文章”,要将散文写好,首先要热爱写散文,见山水风景优美有感而发,见小桥流水,小镇风情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观察细微之处写真情实感,见春去秋来,鸟语花香,看荷塘月色,残血昔阳,有文字功底,美丽的词藻,华丽的篇章,又要有自己可以拟人拟物感想,知识广博,便可以如鸟儿升起想象的翅膀,美丽的文字是散文的云裳,思想与感悟是散文的内涵,所以博览群书,勤学多练,便可以写出美丽动人的篇章!


Amy16281


怎样才可以写出思想境界高而又有文采的散文

“风格即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常引用布封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作品的风格就是作家的人格。文如其人,人是什么样子,呈现在他的作品中的风格就是什么样子。

真正的诗文创作总是作者有感而发。总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总是“从肺腑中流出”的,因此作品中必然真实反映作者的真实的思想感情,世界观,也就是人格。[清]叶燮说:

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杜甫兴『广厦万间』 之愿,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随其光之所至,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其人既陋,其气必苶,安能振其辞乎?故不取诸中心而浮慕著作,必无是理也。”这里说的是写诗,散文创作也是这样。文学创作是相通的。

所以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在此我不想过多地谈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人人都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而且是一个人生中的必修课。

我要讲的是如何在比较短的时间提高我们的散文写作水平。

这里有个写作技巧问题。

作为文学创作的散文和诗歌、小说一样,它们共通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写作的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而形象思维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形象,二是想象,三是感情。

这三个特征最根本的特征是形象。想象和感情都是用以构成形象的。

形象思维的起点是“原始生活形象”,也就是说它是由生活激发了作者。我们的散文是有感于生活中的事,有了创作欲望,要表述出来。怎样表述?用形象。

我们以《岳阳楼记》为例略做分析: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两段作者都是先展现形象画面。

一是“满目萧然”的画面;一个是“次乐何极”的画面。作者用的是形象思维。画面用的是重彩描写的方法。然后各自都有一句抒情的句子: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先描写后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抒情则是形象画面的深化是画龙点睛之笔。

而全文的“文眼”则在最后一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境界是高的。

我们再以:小石潭记为例略做分析: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下澈 一作:下彻)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岳阳楼记》一样,作为散文也是先以景物形象展现给我们: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接着一句“心乐之”抒情。

接着又是景物描写: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珮 通: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一段中尤以那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写鱼的形象很传神。紧接着一句“似与游者相乐”的抒情点出了情语:

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争斗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然而,现实是严峻的。

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这几句是全文的“文眼”

  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悚然。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感情贯与始终。

通过以上两篇经典散文大家之文的分析我们知道以下几点:

一.散文要用形象思维,始终用形象说事。

二.而打动我们的方法就是:作者运用想象的方法“思接千载”,“视通千里”《黄鹤楼记》由眼前之景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石潭记》则是由眼前景想象到自己的处境。这无人过问,不被人们重视的荒野小潭的命运不就是自己吗?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三.景在前,抒发感慨于后。尤其结尾要有“文眼”点化之句。升华文意。使文章有“思想境界。”

四.情感融入景中。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种“情”不仅要“真”要“诚”还要“高品味,高境界”这样的作品才能“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远行”(明.焦竑语)。


湖畔悠悠心


这个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文学基础,阅历基础,感情基础!

多读,多看,看看人家优秀的散文怎么写的,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言之有物,表现深刻!

最主要你要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主线,不能写偏!

定位要准,不能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最后自己都搞不懂自己要坚持什么!

文学来源于生活,哪些现象有什么本质的东西,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哪些能得到更多读者的共鸣?要多多思考!

和平经济发展年代,可能更多的从人性角度去出发,从社会热点去落脚!

现在人们需求又广又杂,写好肯定不容易!





九五就是我


你提的关于写散文需要思想境界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不光是写散文,而是写任何文学作品都是需要思想境界。至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需要多读。一是多读有关散文的理论书籍,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如《中国散文史》《散文理论》《中国当代散文的审美结构》《中国现代散文论》《中国当代散文发展史略》《中国散文理论批评史论》《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散文观察》等。二是多读名家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么写的。如鲁迅的《朝花夕拾》,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巴金散文集》《朱自清散文集》《老舍散文集》等等。

第二、多写多练多修改,练好写作基本功。“多练蛇会变龙,多写笔上生花。”无论写散文或其它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有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精的过程。只有通过多写多改,反复训练,才能有所提高。初学写作时,尽可能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写起来才得心应手。


溱州夜话


写文章要有思路,肯定是离不开你的文学功底的,要有文学功底,你平时的知识沉淀就非常重要,如果你缺乏阅读,肯定是很难在你的大脑深处形成体系,最后转化给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

所以说如果要有很好的文章,甚至是出口成章,就需要你加大阅读量,这个时候图书馆就是你最好的去处,学会很好的分配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当然看你自己要进攻的领域,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学习无尽的知识也是不现实,所以你要浪里淘沙,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文章,取其精华,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慢慢去领略文字的奇妙,例如有些词语我们通过适当的转化可以形成自己的语言,抛砖引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的,没有人可以随便成功,你要获得为己所用的知识必须要下苦工。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的吃透文字,肯定可以找到渠道去挖掘自己的潜力,学习是没有捷径的,你必须一步一脚印,我们都是路上的一员,携手并进吧


星星点灯照亮人生路


散文是一种入门容易写好很难写出色尤其难的文学体裁,有很多诗词大师写散文失色无味,诗歌创作往往凭激情加上灵光一闪的精句来成就,因此,十几丶二十几岁就有天才诗人出世,但散文大家往往在人“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几经踌躇,辗转反侧之后,才有意会之作,如明清笔记大家,生于民国周作人、鲁迅、林语堂、朱自清等,无不是在人生阅历积淀足够,思想境界“望尽天涯路“之后,才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的。

以上,是鄙人陋见,不对之处,还望斧正。


文刀砍樵


杂文论坛:闲遐之余,偶闻文心雕龙的创作者徘徊于散文随笔天地的某种困惑与忧愁,即散文即兴创作与思想境界的相得溢彰是如何融会贯通,异彩纷呈的?老朽虽不是专业名家或资深学者,然而,心有灵犀一点通。你与我之间尽管互不相识,但是,在人生共同求索,理想奋斗目标一致的基础上,产生了志趣爱好、修身养性的同一类起跑线的平台竞赛之性情中人的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必然反映。因此,在时尚新潮,重塑自我的人文理念感召下,孤魂野老展开心菲,竭诚相告,独步江湖、勇闯天涯的人生坎坷经历及业余文学创作的点滴体会与部分收获。恳请良师益友赏心悦目,深层研修与专题论证。一、量体裁衣,重点在散文创作的基础知识上下真功夫,花大气力。即在出散文精品上首选攻坚克难课题。二、精品的创作来自人品的干锤百炼。只有高尚的人品,才能随心所欲创作出时尚光鲜,七彩纷呈之具有耐人回味,跨新世纪的励心志、壮国魂之散文花絮集锦。三、思想境界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追逐之人生需求。而是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产生与纵深发展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全面转化期间觉悟认知与自我改造的希望工程。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观点、立场及个人不够成熟的一孔之见,仅供文学创作的有为青年及同道中人见习参考。不当之处,请文坛名家、学者赏光赐教。老朽不耻下问,虚心拜师学艺。世纪同行,共举图腾。莺歌燕舞,更上层楼!!


江湖浪子风情豪客


突出主题,调整思路,层次分明,攻畋于情。大胆放手,畅疏于心。多读多学,适当定位。心入境界,幻自其身。润语润句,语法要精。各自触通,便是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