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满堂喝彩,下半场荒腔走板,“梨园祖师”怎样演砸一出好戏

在大唐帝国290年的风雨中,“开元”是一个与“贞观”同样彪炳史册的年号,这一时期的文治武功让唐帝国成为万邦朝觐的轴心;但紧随其后的年号——“天宝”却是一个盛极而衰的节点。坐拥这两个年号的皇帝叫李隆基,谥号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李隆基是在一片刀光剑影中登上天子之位的。公元710年,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和他的姑母太平公主踏过大明宫的丹陛,将嚣张篡政的韦后一党以雷霆手段尽数剿灭,并拥立其父唐睿宗李旦复位,发动政变的李隆基自然而然地被册立为太子。两年后,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这位血气方刚的天子甫一即位,便开始了和姑母太平公主的激烈博弈,当又一场流血冲突在唐宫上演,先发制人的唐玄宗在擦拭过剑刃上腥红的血渍,迈过太平公主的尸身之后,他已经信心满满地俯视率土之滨,这个大唐帝国的新主人将年号命名为“开元”,年轻的唐玄宗相信,大唐江山经他的指点,必将开始一个崭新的纪元。

上半场满堂喝彩,下半场荒腔走板,“梨园祖师”怎样演砸一出好戏

事实证明了唐玄宗对这个年号所倾注的心力。接手后武则天时代的弊政,探查过朝野上下被连年兵变所伤的元气,唐玄宗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的执政。他广开言路,拔掖贤能,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最有力的例子就是他力排众议,大胆起用了姚崇。据说当时还是同州刺史的姚崇是在唐玄宗狩猎时被委以宰相重任的,姚崇生性耿直,办事果绝,面对高踞马背上的唐玄宗,他提出了勿贪边功、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十条建议,并大胆直言,如玄宗不依便不受宰相之职。唐玄宗当即采纳了姚崇的建议,此后“每事访于元之(姚崇字),元之应答如响,同僚皆唯诺而已,故上专委任之。”姚崇退位后,宋璟又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这位夙兴夜寐的臣子在担任宰相期间,“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秉承着这样的选才标准,唐玄宗又相继任用了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人为相,当这些治国有方的唐帝国首席执行官们以廉洁的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开元年间璀璨的星斗,“开元盛世”注定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真正营造出“开元盛世”的推手还是唐玄宗本人。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这位年轻的皇帝太想用自己的文治武功证明自己的实力了。自即位之日起,唐玄宗就力禁武则天时期兴起的奢侈之风,他曾下令将宫中的乘舆服饰、金银器玩集中于殿前,一并焚毁,同时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在倡导节俭的同时,唐玄宗还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加强军备,大力发展经济,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从而使“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当杜甫在《忆昔》的格律中发自内心地歌颂着“开元盛世”,唐玄宗已经用二十年的励精图治打造出了一派河晏风清的太平景象。

上半场满堂喝彩,下半场荒腔走板,“梨园祖师”怎样演砸一出好戏

然而,随着唐帝国的脚步从“开元”迈向“天宝”, 唐玄宗也开始将风风火火的脚步放慢下来。尚未老迈的唐玄宗已听不进张九龄的谏言,不久便将其逐出京师,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则趁机爬上权力的高位。史载李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而彼时的唐玄宗早已在弦歌声中醉倒,对李林甫听之任之,当他大修宫室,终日沉迷于酒色丝竹之中,那个当年在殿前下令焚烧珠宝玉器的有为之君已经渐行渐远,盛世的天空正在积聚起厚重的阴云。

唐玄宗对美人杨玉环的宠爱始终是后世谈论的话题。当冰肌玉骨的杨玉环从寿王府走进富丽堂皇的大明宫,唐玄宗顿时意乱神迷,他一点都没有顾忌公媳之嫌,便将其封为贵妃。此后,在华清池的碧波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形影不离;在《霓裳羽衣曲》的乐阵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翩翩起舞。为了讨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特意为其组建了一个多达七百人的制衣团队;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他竟不惜耗费人力财力,开辟出一条从岭南至长安的数千里贡道;而同样为了杨贵妃示好,他不听大臣们的劝阻,任用了杨贵妃的族兄杨国忠,在这个弄臣的败坏下,朝政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再加之唐玄宗与杨贵妃奢侈的宫廷生活,最终将鼎盛的唐帝国推向了危亡的火山口。

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对于唐帝国而言,是一个盛极而衰的拐点,就在这一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处节度使的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趁朝廷内部腐败混乱,率领二十万铁骑杀向长安。一直都对胡人的羯鼓情有独钟的唐玄宗没有想到,自己“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的激情演奏拉开的却是“安史之乱”的幕布,慌乱之中,他领着杨贵妃仓皇奔蜀。这是一次狼狈的逃亡,风声鹤唳之中,唐玄宗丢掉的,是那个他曾引以为傲的“开元盛世”,当愤怒的兵士在马嵬坡斩下杨国忠的头颅,并用一根练巾结束了杨贵妃的生命,失魂落魄的唐玄宗,除了拥有“天宝”这个耻辱的年号,已经一无所有。

上半场满堂喝彩,下半场荒腔走板,“梨园祖师”怎样演砸一出好戏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让曾经辉煌的唐王朝变成了一堆瓦砾,尽管唐军最终平灭了安史叛军,但大唐帝国的元气已大大折损。“荔枝香舞态婆娑,天子无愁,乐事如何?尘满金銮,风生铁骑,雨暗铜驼。蜀道口难知坎坷,月宫寒不恋姮娥。注马平坡,锦袜羞看,翠辇重过。”重回长安的唐玄宗表面上被他的继任者唐肃宗尊为太上皇,但实际上不仅口体之养大不如从前,他个人的出行也颇受限制,身边的亲信几乎全被裁撤。处于监视之中的唐玄宗只能抱着杨贵妃的香枕,在凄风冷雨中默默死去。

史载,唐玄宗有着极高的音乐才能,精通各种乐器,唐南卓《羯鼓录》说其“若制作曲词,随音即减,不立章度,取适短长,皆应散声,皆中点拍。”而在梨园行,唐玄宗更是被尊为祖师。据说在当时唐廷的梨园戏班中,唐玄宗最喜欢演丑角,为防登台有失天子之尊,他便在脸上贴上一小片白玉遮盖。因唐玄宗开了丑角之先,所以一直以来丑角在梨园的地位都极为特殊,过去的旧戏班曾有这样的规矩:戏班里的道具箱,只有丑角可坐;演戏之前,丑角演员没勾画脸谱,其他演员都不能化妆;而逢赶庙会唱戏,戏班子都要磕头敬神,惟有丑角的演员,可以不鞠躬、不磕头。因唐玄宗而在戏班中地位尊贵的丑角们不会知道,擅于扮演戏谑角色的唐玄宗,本身就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戏谑:在戏的前半场,他用卖力的表演和扎实的功夫蠃得了掌声;在戏的后半场,他又因自己的荒腔走板让整台戏功亏一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