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雞和黃豆,怎樣做出兒時的味道?

鮮味湘西


天氣變熱了,味蕾變刁了,吃什麼都找不到感覺,可是有一道菜,讓我老是懷念兒時一些難忘的味道。今天正是週末,家裡兩個小孩放學,老婆買了一隻土雞,正好讓我把這道菜重新撿起來,也讓我兒子體會一下,以前老爸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味道;

這道菜就是著名的:湘西土雞燜黃豆。

配料:兩斤半土雞一隻,黃豆300克(注意不是東北大豆),老薑片,菜籽油,醬油,大蒜仔四瓣,乾紅椒5顆切成2-75px長,雞粉,白胡椒粉,香蔥三根。

加工流程:1】雞殺好洗淨,切成1X75px小塊,焯水三分鐘,溫水洗淨備用;

2】黃豆洗乾淨倒入炒鍋上,大火炒幹水,改小火,倒入少許菜籽油快速翻炒至出香味(放菜油是黃豆能較快炒香起來,快速翻炒是避免黃豆炒焦了,味道不對)

3】黃豆炒香後,放水煮,開大火,把黃豆煮發起來,用溫水把黃豆洗乾淨濾水備用;

4】炒鍋坐旺火上,入菜油(多放一點,如下圖)先把雞腿肉,翅膀,雞腳入鍋,煎炸至金黃色,放入其他雞肉,也翻炒至金黃色;

5】入薑片,大蒜籽,乾紅椒,炮香,加適量鹽,滴入少許醬油,翻炒上色後,用溫開水做湯,湯量為蓋過雞肉4-150px。燒開後,轉小火燜30分鐘,待雞肉燜軟後,開大火。

6]當湯收到平齊雞肉時,放入黃豆打底,加雞粉及白胡椒粉拌勻,大火燜5分鐘,雞湯收至一半時,起鍋盛裝,撒香蔥上桌。

火候重點:1)黃豆翻炒要快,不能燒焦,當黃豆皮開裂了,吃起來香、脆,就可以放水了;

2)水煮黃豆一定要煮發起來;

3)炒雞肉時,可以多放一點菜籽油,以保證後面燜黃豆時,有足夠油量;

最後,雞肉酥軟濃醇,黃豆鮮香可口,看著兒子大口吃起雞腿來,滿滿兒時幸福的味道。


鮮味湘西


那時的土雞都是吃的雜糧沒有吃過飼料的,所以這種雞吃起來很香而且雞肉比較緊實不會肥膩。相對於現在市場上買的雞從營養價值上也要高很多。自家種的黃豆雖然沒有現在的這麼顆大粒肥,都是農家肥屬於綠色食品吃起來絕對放心大膽。

當然小時候的食材和調料都是很簡單的,不像現在五花八門的多得數不清。那時候做菜除了菜籽油、鹽、味精、桂皮、大蒜、姜、醬油、辣椒也沒別的了。但是就是因為這些簡單的材料卻做出了最好吃的“媽媽菜”。

殺一隻母雞拔毛放柴火上燒至雞皮發黃,這樣做一是為了燒掉雞皮上細小的羽毛;第二是為了讓雞表皮的油脂這樣的雞做出來才更香。清更完內臟後把雞剁成塊,灶裡燒乾柴把菜籽油倒鍋裡燒熱放入薑片和大蒜爆香。把雞肉倒入鍋裡翻炒到顏色變黃並香聞遠飄時就倒入井水(清甜的井水),等水燒開微微顯白色的時候就可以放入黃豆(黃豆要提前半個小時泡水)。再將鹽、味精、醬油、桂皮適量放入,把灶裡的柴減小火蓋上鍋蓋再煮20多分鐘。起鍋時放一些青辣椒片,一盤地道的農家土雞燉黃豆就完成了。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感嘆吃什麼東西都沒以前的那麼好吃了,第一是我們的嘴吃挑了。以前條件不好現在的好,自己家裡能殺一隻雞相當於過年了現在想吃什麼都可以吃得到;第二個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的食材變了,吃的豬肉和家禽類肉質都是飼料養的。以前農村裡養豬都是吃豬食吃野菜,五穀雜糧養大的。蔬菜也是一年吃一季,現在吃的都是大棚種植。雖然天天能吃得到但真的不是從前那個味了。另外,我們農村是在平原地區沒有山但河裡的水很清能直接喝。井水也很清甜,住山裡的朋友有山泉做的東西應該更好吃。

無論如何,感謝政府讓我們脫離了那個一年難吃到幾頓肉的苦日子。雖然久居城市但每年還是能夠吃到幾次農家菜——家鄉特有的味道!


舉起你的火龍果



我覺得這個問題最關鍵的地方在於這兩種食材都是純天然的,比如雞必須得是家裡餵養的走地雞而非飼料雞;黃豆也是農家自己種植的。


就像現在很多人都懷念小時候的西紅柿的味道,或者在吃到某些有機種植或是農家自種而非大棚菜時都會驚呼,這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其實,奧妙就在於食材本身。是順應時節順應作物的自然耕種長出來的作物,不管怎麼做都好吃。


老家真正的走地雞,只需幾片老薑,和少量的鹽就可以煲出一鍋香飄十里的靚湯;拿來紅燒,濃稠的湯汁用來拌飯吃也是讓人吃了個肚歪,和現在超市所出售的潔白如玉的雞腿雞翅,用再重的料,燒出來的味道吃上一個就讓人索然無味了。


懷念兒時的味道,除了食材本身,懷念的還有過去的簡單和單純吧!


松子愛料理


買點郫縣豆瓣紅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