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文化高于李卫, 雍正在处置弘时的时候, 为何要询问李卫?

陈明辉


清朝入关,移风易俗,科举取士,一切服务于满清统治,武英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作为帝国最高教育部长对此洞若观火,他被康熙任命为《国史》和《一统志》及《政治典训》等理论巨著论证大清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这些学说和历史典籍成为天下士林学习教材,从思想上统一满汉蒙藏是康熙文治武功的重要支柱。



张廷玉在父亲张英教导下诗文俱佳且对满清忠贞不二,张英作为天下读书人领袖被康熙委以重任,他除了职务工作外承担起皇子们教育工作,他的学生之一胤禛最后成为康熙继承人,出于这份情谊,胤禛对张廷玉有一份特殊信任。张廷玉没有官二代的张扬而是保持谨慎,他善于揣摩胤禛的心思,对于胤禛推行的改革胸有成竹,以至于火耗归公、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等重大举措的政令几乎都有雍正简单说出想法后张廷玉立刻呈文用玺昭告天下,胤禛把张廷玉安排办公住宿在宫里随时准备令行禁止。

张廷玉深知伴君如伴虎,他保持孤臣的节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做事,康熙时期公开立储招致九王夺嫡的政乱,明珠与索额图的党争,几乎所有公卿都牵涉其中,唯有张廷玉独善其身。这么位孤臣并不孤单,冷面王胤禛跟他携手同行,张廷玉作为内大臣对于盛世下的巨大隐患痛心疾首,可是晚年康熙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切都留给了雍正。



雍正皇帝承担起千疮百孔的盛世重建责任,他清楚攘外必先安内,胤禩为首的八爷党是心头大患,为了稳定政局雍正继位初就颁布了“秘密立储”的圣旨,对王公大臣和天下子民宣示自己选定继承人已定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秘密立储是一个好办法,作为内大臣兼皇帝御用机要秘书张廷玉成为焦点,所有人都认为他知道匾后面的圣旨,于是他更加谨慎起来了。弘时与弘历是诸皇子中佼佼者,不过弘历总能得到更多的青睐,皇家无父子兄弟天伦亲情,因为皇位的诱惑无人可抵挡。弘时决定先下手为强,乘派着宝亲王弘历江南赈灾期间派出杀手,弘历命大逃过一劫得到两江总督李卫严密保护,机警的李卫觉察到皇权斗争开始收集证据,一切矛头指向弘时。



秘密建储,祸起萧墙,雍正十分担忧,生性多疑的他决定将八爷党连根拔起,涉案的皇子弘时也被其过继给胤禩做儿子,这是对皇子最为严厉处罚。二月河为了塑造一个感情升华的雍正,设计了雍正与张廷玉及李卫的对话讨论如何处理弘时,张廷玉奉行君为臣纲的准则不敢擅言,而李卫作为胤禛家奴一心一意忠于主人而不会隐瞒,天子家事连着国事。胤禛得到了李卫的心里话,他找到了大义灭亲的理由,用国法处理了弘时。查阅相关历史,弘时并没有被雍正处死而是被圈禁宗人府,乾隆继位后恢复了他的黄带子和玉蝶。


唐俊龙55398571


题主这个问题提的有点无厘头,比李卫文化高的人多了,张廷玉,马齐,田文镜朝廷中那个人物不比李卫的文化程度高,但是雍正都没有问,所以这件事和文化程度高不高没有关系。这件事情是关乎皇家颜面的事情,三阿哥的这种行为,康熙时期九子夺嫡大阿哥要“庆父之忧”除去太子还可怕,毕竟大阿哥只是说说,弘时直接派人动手去杀自己的弟弟。


题主能够想到张廷玉,主要是因为张廷玉作为两朝重臣,深得康熙和雍正皇帝的信任。当初太子刑部换死囚案子,被八阿哥和盘托出的时候,康熙皇帝也是连夜找到张廷玉拿着太子的罪责去问这件事。张廷玉看到以后,烧掉了奏折,因为废太子关乎国体,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康熙问张廷玉的是要废太子和给太子定罪的事情,不是说八阿哥胤禩为了自己的夺嫡假传圣旨,诱审肖国兴的事情,毕竟这个时候康熙还不知道八阿哥诱审的事情。包括后来的热河行宫十四模仿太子笔记假造谋反,康熙最后也是将此事不了了之。张廷玉在旁边给出了一些提示,主要是因为张廷玉一直陪伴在康熙左右,他整个事情都经历了清楚了来龙去脉。



弘时杀弘历的事情,张廷玉却压根不知道,这件事属于秘密差事,可以说,知晓整个过程的,只有图理琛,雍正皇帝,李卫最多算上乔引娣。其他人不能知道,即使知道也会说自己不知道。毕竟官场如战场,这个秘密差事如果知道了,肯定会被皇帝怀疑或者被区别对待,甚至招致杀身之祸。兄弟相残这关乎皇家脸面的事情,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皇帝肯定也不会自降身份,去把自己的家丑拿出来和外人分享。


李卫也是外人,雍正为什么要去问李卫呢?首先因为李卫过图理琛晓得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二,李卫被雍正亲自任命去护送弘历回京。第三李卫从11岁就跟在雍正的身边,与雍正的关系十分亲密,可以说既是臣子,又近乎家人。但是李卫也是晓得分寸的,他并没有回答雍正,而是说了自己什么事情也可以帮助雍正,但是唯独这件事情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李卫的一句话也断送了弘时的性命,他说先帝爷太仁慈,把问题都留给了当今皇上,一下子戳中了雍正的心坎,雍正决定不把问题留给弘历决定,杀死了弘时


红雨说历史


张廷玉文化高于李卫, 雍正在处置弘时的时候, 为何要询问李卫?

  历史上的雍正究竟是如何处置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的,不好定论,在《雍正王朝》里,雍正对他下了狠手,以保弘历的顺利接位。雍正处理他时,并没有和以往一样,去找张廷玉问意见,而是问身边的李卫,李卫说:“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了!明明知道八爷他们使坏、使绊子,还要加封他们亲王贝勒,这不是,到您这里麻烦了,把这些难题都留给主子了!”之后,雍正下定决心,铲平弘历上位的一切绊脚石,为什么他不问智谋极高的张廷玉,而是问李卫呢?

  怎么说呢,张廷玉肯定是会给他个好主意的,但是是不是雍正要的就不知道了。张廷玉是个老臣,想事情做事情都是以稳健为主,按他步步为营的做法,肯定可以做到八面玲珑,可是雍正愿意等吗?估计不太愿。雍正是怎么上位的,上位的艰辛,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明白其中苦楚,兄弟相争之惨历历在目,偏偏没有痛快的,就和钝刀子割肉似的,长年累月的,一言难尽,现在弘时兄弟也出现了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和康熙一样?或许打心里不是很愿意的,所以,他不问张廷玉,而问李卫。

  张廷玉的处事风格,在这件事上,估计是不太得雍正的意的。同时,雍正后期,张廷玉这样经历过太多波谲云诡的老油条,也慢慢地淡出了雍正的视线。有些国政大事,当然可以问,可是处置儿子这种事,不好找他问。以张廷玉老古董的想法,只有无道昏君才会对亲儿子下手,哪怕是为了国家,那也不行,礼教上说不过去。万一人拧起来,听还是不听?听了不合雍正自己的意,不听吧,传出去又被其他臣子说教,麻烦很多。于是,干脆不问,问问身边人,说不定给个独特的视角。果然,长年跟在他身边的李卫,坚定了他的意思,果断下手,以绝后患。


宛如清扬


题干提问的方式,依据应该是按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情节,而不是真是的历史。不过笔者非常喜欢《雍正王朝》,所以就按电视剧的情节,回答这个问题。

要按学问来说,用“高于”这个词形容张廷玉与李卫的差别,太有辱斯文,俩人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文盲,怎么比?雍正咨询的问题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如何处置弘时,弘时那可是雍正的亲儿子,这问题教授未必就有优势了,甚至说,张廷玉未必有被请教的资格。

李卫为什么可以被咨询这个问题?李卫不一样,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人”,家事,当然问自家人,况且这是一件不能公开的家丑。

李卫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

电视剧中李卫的出身,跟历史有出入,历史上的李卫是富商之家,他自己没怎么读过书,官是捐来的。在雍正登基前,李卫跟雍正帝就有一定交往。

《雍正王朝》中,李卫是从小就在雍王府长大的奴才,因为办事机灵,为人忠诚,深得雍正的信任。

正因为如此,雍正经常会交给他一些难办的事,甚至很隐晦的事。因而,李卫其实掌握了不少王府的私密。一般情况下,这种人很难善终,比如剧中的同伴高福,就因一步不慎丢了性命。李卫既能把事情办好,还能宠信不衰,那就不是简单的信任了,而是主仆间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基础。

李卫没有文化,这是他的缺点,恰恰又成了他的优势。雍正皇帝能一眼看透李卫内心的清纯,这种清纯让他放心,让他亲切。李卫对雍正的忠心,表达得也非常贴切,不做作,也毫不隐晦,直来直去,率真!

更难能可贵的是,目不识丁的李卫还是个可造之材,他能按照主子的意图,把自己改造成为主子冲锋陷阵的钢刀。

这样的李卫,雍正对他不但倚重,且视其为亲人。这在雍正所有心腹中,无人能代替。比如年羹尧,雍正对他很倚重,视之为国之栋梁,但绝不是亲人,可以议国事,不可谈家务。

其实张廷玉也一样,雍正朝离不开张廷玉,但要谈个人私交,那是不存在的,他们之间有君臣这条鸿沟,双方只能隔岸交往。

为何要处置弘时

那么要处置弘时这件事,是一件什么样的家事呢?隐私,家庭隐私,或者说家庭丑闻,弘时为了夺位,投靠八阿哥,并行刺弘历。

这件事性质很严重,既是家事有事国事,当然,也是雍正皇帝说不出口的家丑。雍正的难,就难在不能像对待外人那样秉公处理,弘时再混蛋,也是他的亲儿子;不处理,弘时就是个祸害,早晚会出手伤人。

这样的事也不能拿到朝堂上去议论,更不能交给司法机构审理,皇家骨肉相残,传出去无疑会让天下人,对皇室的神圣大倒胃口。尤其是,雍正刚刚用最极端的手段,处置了亲兄弟,惹得天下人对他说三道四,亲儿子的事情再爆出来,无论雍正怎么处理,都逃不出舆论的压力。

所以,雍正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他内心的孤寂无可述说,李卫是他唯一可倾诉的对象。作为家里人,李卫对弘时弘历兄弟相残的事门儿清,不必讳言。事实上,当雍正得知弘时加害弘历时,他派出,执行对弘历保护工作的就是李卫,连军方都没敢调用。

李卫的答案

不过,李卫的答复等于没有答复,他说:换做任何一件事,奴才都可以替主子办,唯有这件事......

雍正明白了,他没有怪李卫。其实他也明白,这件事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他的忙,也不敢帮他的忙。恐怕雍正说这话,也就是内心发泄一下,也没有真的期望,李卫可以帮他拿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卫的婉拒,其实就是他的聪慧,也是他能被雍正视为亲人的法宝。自古疏不间亲,李卫明白,他无论有多受宠信,本质上他和雍正是主仆关系,弘时再怎么让雍正失望,他们都是血脉相同的父子,这个主意必须皇帝自己拿,谁参与谁找死。

连李卫都不敢参与建议的家事,张廷玉又怎么可能参与,雍正既不会去主动咨询张廷玉,张廷玉也不可能给雍正任何建议,这一点,雍正很清楚。


寻根拜祖


张廷玉是两朝元老,处理问题上毕竟不会在像年轻时候了,而且像张廷玉,马奇这些并不是自己的心腹,都是先帝留下来辅政的,李卫是自己的心腹,雍正皇帝多少事情都是李卫出面解决的,弘时是自己的儿子,况且这是家事,家丑不可外扬,雍正早已有了处理弘时的想法,问李卫只是更加确定了这一想法。






xuhao1993


李卫,可以说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人!在康熙时,就深受他的喜爱,也是雍正和十三爷非常得力的助手!在电视剧中,李卫可以说是一个混混,大字不识,但是,他有颗心,那就是不惧权势,对雍正那是衷心!而且,在雍正继位后,为除去八爷党,也是雍正的心腹!就拿雍正改革,文字狱,其他大臣都是看笑话,反对,李卫那是绝对服从,去为雍正办事!


骏马说古今


张廷玉的文化确实比李卫高(张廷玉写了:明史,世宗实录,大清会典。 而李卫则相对较少。)但是对于皇帝儿子的问题,也不是文化高低就能决定的,这不是简单的国事,更大程度上是家事,只要稍微看过历史书,或者电视剧(大多数都是写:李卫是皇帝近臣关系较亲密。)所以,家事自然问于近臣!


河西花雨


李卫能真正的现在雍正的角度想问题!


壮汉子


那因为不是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