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人’,‘小的’,‘奴才’之類稱呼語的由來

我們在古代影視劇中經常可以聽到人們之間關於‘大人’,‘小的’稱呼,那麼這些稱呼是怎麼由來的呢?

在春秋以前,“大人”是指體型大的人。比如《國語·魯語下》中記載的“防風氏”,便是大人的一種,也就是體型碩大的神異氏族。此外,《山海經》、《谷粱》等先秦典籍均有類似記載。孔子曾說:“丘聞之...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此為大矣。”

等到了春秋時代,“大人”已不再是單純的表象之分,開始融入了抽象的等級觀念。比如,《詩經》中的“ 大人佔之”;《論語》中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歷代學者給了《詩經》裡的“大人”很多解釋,總結後主要有三種解釋:

道德高尚的人,占夢之官,位高權重之人。但這可不是一般的有道德、有權利的人,得是那種國家模範或者出身貴胄級別的人才配被稱一聲“大人”。

戰國時代,延續了“大人”貴族化的含義,專指那些血統高貴又品行高尚的人。

漢代開始,“大人”一詞在文獻中出現的頻率開始增多,這時候“大人”多指父母長輩。《史記·高祖本紀》有記載:“始大人常以臣無賴”。這是漢高祖劉邦的原話,而這裡的大人則是指他的父親劉太公。

後來,大人不單單指父親,也指母親(母親大人),甚至有時候作為家中長輩的統稱。

古代‘大人’,‘小的’,‘奴才’之類稱呼語的由來

唐代以後,“大人”開始從家庭走向社會,多指有地位的人,電視劇裡官員被稱為“大人”的現象開始出現。

明朝《觚不觚錄》中記載,三司見到巡按稱其為“先生大人”,但是這時候“大人”二字仍舊不是重點。到了清朝,“大人 ”這個稱呼才徹底和官員掛鉤,在京的從上書房大臣到巡城御史,都可以稱為大人。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像電視劇裡一個縣官也被稱為大人的現象是在清朝中期才出現的,清朝前期只有做過欽差大臣的人才能稱為大人。

由此可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裡,絕大多數時間都不會有“見官就喊大人”的行為。相反,稱父母為“大人”的習俗至今還隨著各地方言保留了下來。

“爺”這個字,不僅是清宮劇裡用的多,甚至如今都廣泛流傳於民間。比如“老爺”、“少爺”、“財神爺”這類的稱呼,至今也時常有人提起。

事實上,“爺”最早就是父親的意思。而“老爺”一詞在先秦時代和“大人”同義,不過多見於塞外的遊牧民族。遼、金時期的民族融合,使得“老爺”這一稱呼開始在中原傳播。

南宋的時候,“老爺”一詞開始在民間被大量使用,有地位的士紳都稱老爺,甚至自稱老爺。《元史》有這樣的記載:“賊眾突至搏霄前,捽而問曰:‘汝為誰?’搏霄 曰:‘我董老爺也。”可見,此時“老爺”一詞已經在民間傳開了。

明朝時期,“老爺”開始和官員相關聯,被稱為老爺的官員都是朝廷高官和地方大員,其他官員不能稱“老爺”,只能稱“爺”。到了清朝,“老爺”的適用範圍開始擴大,而九卿、翰林級別以上的官員從“老爺”升級為“大老爺”,聽起來是不是很有範?

更有範的是縣官、府縣級別的官員稱為“太老爺”,我們現在經常聽到的“縣太爺”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古代‘大人’,‘小的’,‘奴才’之類稱呼語的由來

隨著“老爺”一詞的流行,“爺”這個字也開始成為北京話的尊稱縮略語,像是“康熙爺”、“乾隆爺”、“四爺”、“八爺”等稱呼開始出現,甚至茶館裡也經常傳來小二的招呼聲:“爺,您喝茶!”。

“奴才”一詞最初也是來源於北方民族,叫做“駑才”。魏晉南北朝以來,“奴才”逐漸成為具有卑賤之意的貶義詞。

《晉書》有這樣的記載: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這時候奴才已經是卑劣的意思,但是和後來的奴才並不完全相同,因為這時候奴才多指無能之人,而不是側重奴僕關係。

真正使“奴才”成為賤稱,大約是在元朝之後。明代《楊漣傳》中有:“漣大罵:奴才,皇帝召我等...欲何為?”此時“奴才”似乎成了宦官的代名詞,而宦官是被士大夫們所不齒的,於是久而久之“奴才”便成為了賤稱。

到了清朝,“奴才”迎來了“翻身”。在清朝前期,“奴才”一詞雖然還是有下賤之意,但當時也有人頗為自豪地用做自稱。這時候滿人並不是都在皇帝面前自稱奴才,漢人也不都是稱臣,而是一定程度上混用,滿人也有稱臣,漢人也有稱奴才的。

滿人稱奴才,漢人稱臣的現象,是在乾隆中期才確定下來。乾隆二十三年,為了維護滿洲舊俗,乾隆皇帝下召統一滿漢稱謂,這次詔令不僅對滿漢官員稱“臣”和“奴才”有區分,甚至在一些職位上都做了詳細地區分。

至此,奴才與臣的稱呼才正式確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一百多年,直到宣統二年(1910),朝廷在預備立憲中為了“昭畫一而示大同”,同意了“奏摺中無論滿漢一律自稱曰臣,不得再用奴才字樣”的要求。但僅兩年後,清王朝便在風雨飄搖之中倒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