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防御文化注定成就不了工业革命

中国人的防御文化注定成就不了工业革命

记得在中学时学到工业革命的时候,老师曾经跟我们探讨过为何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最近曾经看到过有人详细的阐述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而发生在西欧。他们提到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比如中国的国土周边都是天险,东边浩瀚的太平洋,北边大漠和西伯利亚,西边帕米尔高原和清早高原,适合耕种的大片平原,自然造就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国人在这样的安逸环境里没有探索新航线欲望,没有探索新技术和进行革命的必要,所以这个机会就被那些缺少土地,人口膨胀的西欧国家抓住了;也有人提出在明末时我们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是清军入关掐灭的火种;当然也有人提到是民族本性,本人觉得这个比较靠谱。到最后,同学们和老师都很遗憾我们中国人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的机会,发展壮大,否则......(省略100万字)。一切都是假设,事情已经过去,再怎么假设和分析也没有实际的意义。英国有个史学家名叫李约瑟,其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此人于中国文明的最重要思想是他高度赞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批评西方没有认识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伟大贡献。同时,他又提出了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这个问题。

本人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说这个事情,就是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开始工业革命的机会呢?不是为了探索为什么,已经没有意义了,而是剖析中国人的特点和人性,为的是更好的看清自己,展望民族未来。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的机会,其实不是什么清军入关,不是什么东亚的地势,不是什么生活是否安逸,跟这些都没有关系,而是中国人就是永远也不可能抓住这个机会,为什么抓不住呢?是因为中国人的特点决定的,中国人就是一个防守的民族,不是进攻的民族,一个不善于正面解决问题的民族不可能抓住工业革命的机会的,只有那些用于正面解决问题,克服问题的民族和群体才能在资源和生产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发生爆发式的问题解决,大量的问题解决产生连锁反映,就是工业革命。世界上不仅中国人没有抓住工业革命,很多民族和国家都没有抓住啊,阿拉伯人没有抓住,斯拉夫人没有抓住,俄罗斯人没有抓住,土耳其人也没有抓住,号称世界上最聪明的名族,并且有N多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犹太人也没有抓住。实际上就是一根筋的民族才能抓住这个机会,说白了就是傻子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中国人不是经常说那些老美,老德和老英特别傻吗?这个经常能够看到和听到,洋人做生意太死,太傻不灵活;洋人的生活也是很傻,一根筋。

看看我们中国人防守的特点我们就知道,其实我们确实是个防守的民族,防守的民族一直是躲避问题,回避困难,不很善于正面解决问题,自然不能攻克各种困难,不能主动正面的功课困难,即使困难,大多也是侧面的或者回避之后的。你也许会说我们也有很多发明,比如四大发明为世界做出多少多少贡献等,要知道再穷的家里过年也要吃顿饺子啊,这种正面解决问题的量达不到一定程度,更准确的说在一定时间内达不到一定的程度,是不可能发生质变的。

第一,我们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其实是最早的豆腐渣工程,孟姜女一哭就倒了),在秦始皇的时候修建的,在明朝的时候也修建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朝时候的长城,我们为什么要修建万里长城,为了防御,你看元朝和清朝就不修建万里长城,汉族本身就是防御的民族

第二,中华汉族历朝历代没有比较大的侵略行为,版图之所以大,很多是因为战胜于朝廷或者赐美女的来的附属国或者纳贡。元朝的侵略行为很强烈,他们其实不算正统中华民族,明朝的版图也很大,是继承元朝的。即使是西汉对匈奴的进攻,也是受不了匈奴太屌,没办法才这样的,他也想跟西域和好,最后也是跟匈奴和好。

第三,我们的国粹之一的武术,其实主要目的什么呢?健体防身,没有人说过保家卫国把,而且实际上武术确实以防守为主,武术创建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身,尤其是最上乘的武功秘籍更是注重防守甚于进攻,因为民族中流淌着防守的血液,所以其民族沉淀物必定是防守式的,比如易筋经、各种内功等。你看看西方人的拳击就完全不一样,就是进攻式的,以进攻为主,而且拳击比赛的计分方式也是按照进攻击中来计分的,我没错吧。

再有,当时英阿马岛战中,英国谢菲尔德联号驱逐舰被阿根廷的法国产飞鱼导弹击沉,一时间让飞鱼和反舰导弹名声大噪,东西方军事家都在研讨如何对付反舰导弹,西方人想的是如何正面应对,比如正面击毁它,最后拿出主要方案是“密集阵”,而东方人想到的方案就是如何躲避和躲闪,比如烟雾弹啊,舰船隐形等。另外我们引以为豪的《论持久战》就是一部防守的战争策略。

看看我们的文化多少都是防守式的,比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说的就是要防守。即使是日常的沟通,我们要有城府,其实就是防守。表现最甚的是官场,当面不说,背后乱说;会议基本上基本上不会讨论问题,只是确认,会前都确定了;话到嘴边留一半等等,都是中华民族在文化上的防守体现,不是因为实在官场,不是因为是个人的因素,这是民族的。

我是IT界,目前IT界如火如荼的开源项目绝大部分都是洋人搞的,中国人搞的很少,但是并不妨碍中国人去使用这些开源项目,有人评价: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了)对开源贡献不多,取之无度。索取而不自己研发本身就是防御。

非要说我们先进,而我们运气不好,我们可以这样看看,我们有5000年的文明(实际上是不到4000年),就算是4000年,那么按照西方的发展轨迹,从封建社会到工业革命用了大约1000年的时间(从查理曼帝国,大约800左右,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大约1800年左右),而我们的封建社会到工业革命的时间大概有2000年(从秦帝国开始的公元前220左右到英国的工业革命1800左右),也就是说理论上我们在1200年前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唐代就应该开始了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呢?难道非要等到17/18世纪才能开始?不可能吧,更没有这种道理,非要用钢铁的产量来衡量的话,我么也早该开始了,为什么没有呢?

非要说什么运气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运气确实很好,民族力量迸发和激进的时候正好融入先进文明进来,给其迸发的民族精神注入一针强心剂,推动了历史车轮高速前进,发生了工业革命。

总之,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防御的民族,尽管在明朝末年中国已经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而且当时中国确实是世界上最先进,GDP最大的国家,但是再给防御的中国人一百年也不能发生工业革命。不过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没有关系,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不妨碍我们享受和继承工业革命的成果,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好日子,好机会,日本人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现在如何?俄国人没有开始,现在如何?希腊人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现在如何?埃及人也没有开始工业革命,现在如何?是否开始工业革命已经不重要了,即使是他就出原因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正确认识工业革命和我们自己,不要总是意淫我们中华民族是最伟大的,最优秀的,最聪明的,我们历史上多么的伟大和自豪,我们有四大发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不说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即使准确也没有意义,而应该正确的理智的面对现实,面对国际化和全球化,尊重平等的去拥抱他们,接受他们,更是拥抱我们自己的未来。

中国人的防御文化注定成就不了工业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