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是怎樣靠做機動躲避導彈攻擊的?

葉鏘鏘


電影裡通常飛機躲導彈的橋段都是"左閃、右閃,突然在一個山頭拉高,空空導彈就撞山上了",或者諸如此類的情景設計。這種飛機躲導彈的把戲,有一定的現實基礎,但現實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就拿現代的空空導彈來說吧,機動速度和可用過載都遠超一般戰機,也就是機動性要比飛機好的多,況且導彈計算路徑、設計碰撞點也都是普通能力而已,所以現代飛機打空空彈,可不一定是追著你飛機尾巴飛的,空空導彈會繞道、抄近路提前飛到你的飛行路線前面去和你"撞"。具體操作模式如下面動圖所示,可以有助於理解:

不過不管導彈如何先進,飛機也一直在進步。此外,作戰過程中飛機的飛行也是動態變化的,況且我們都知道一般空空導彈燃料有限、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所以機動中引誘來襲導彈消耗能量,仍然是現代戰機規避導彈的重要手段。
其實說到底,現代空戰中飛機與導彈的對決,還是各種能量的交織,也就是動能、勢能轉換、消耗。現代戰機上一般都有雷達告警裝置,通過分析探測到的無線電波,判斷本機是否被鎖定、鎖定方向、距離、型號以及雷達引導的導彈發射。當判斷了敵方發射導彈以後,而空空導彈雖然靈活、機動性強,但是能量有限,我們只要通過不斷做各種高機動動作,消耗降低導彈的能量,當其燃料耗盡,只能依靠慣性繼續飛行時,基本上就對戰機威脅不大了。對於紅外導引頭的導彈來說,戰機除了拋撒干擾箔條以外,還可以依靠機動動作將導彈引向太陽方向,令其喪失目標(如前面動圖)。這個辦法看著土,但是對於紅外製導的導彈也很有效,即使美軍最先進的AIM-9X空空導彈,也仍然沒有解決對準太陽時的失效問題。
現代空空導彈都有不可逃逸區,在這個區域裡導彈保持著強於戰機的機動性,所以很難逃脫。但是,任何空空導彈的不可逃逸區都是很"小"的,有射程的20%就不錯了。前文我們也說了,現代導彈很少直接飛向目標,而是要走攔截路徑(前置包抄),那麼我們舉個例子:當導彈追蹤飛機向左飛行設置左側的包抄路徑後,飛機機頭突然右轉,那麼追蹤的導彈必須重新計算攔截路徑向右包抄,而導彈的飛行速度比飛機快,轉彎半徑就比飛機大,而急轉彎又會大量消耗導彈的能量,這樣左右急轉彎幾次,導彈的能量基本就消耗殆盡了。


衛青點兵


小編在這裡跟大家一起討論下戰鬥機如何靠機動躲避導彈攻擊,通常 空空導彈受體積限制,發動機只工作幾秒鐘到十幾秒鐘,然後依靠存續的動能和勢能去接近目標。說白了,空空導彈本質上是個大號帶制導的子彈。 所以實戰中沒有飛行員會在最遠距離攻擊,比如aim120c,5型的射程超過110公里,但正常攻擊距離也就40多公里,太遠的話對方壓根不用躲,換個方向飛就行,導彈的存續能量和飛機沒法比。 太近了也不行,因為要先敵開火。

電影中,比如深入敵後裡那種跳桑巴躲導彈是胡扯,好看是很好看,你最大過載9g怎麼和導彈比?何況正常情況下,9g是拼了命也飛不出來的(看高度溫度和溼度,簡單說要看攻角和發動機)。

99年南斯拉夫戰爭南聯盟方mig29飛官的通話記錄都有(由一名匈牙利無線電愛好者截取),可以說南聯盟方飛官執行的都是被鎖定後遠離的策略,但不是太成功,因為他們的雷達警告機故障率太高。

現實中怎麼躲導彈呢? 除了遠離,通常地面或者預警機會通知你導彈來了沒,有幾顆,在哪(前提是他們不忙,戰區沒什麼戰況),你就要提前改變航向,讓飛行矢量和導彈軌跡呈90度,打開jam(jam一般在飛機兩側,順著機翼方向向外輻射),把推力加到軍用或者直接開加力,然後拋撒金屬鉑條或者鎂球來製造假目標。 如果是毛子,他可能直接開個離子態這種黑科技,連jam都不用,當然我們知道毛子一向吹牛逼,早期賣兔雜的蘇式雷達只能正常工作40小時就要返廠重修,發動機工作300小時要大修,嘖嘖。以上為吐槽。 對付毛子貨,這麼套動作足夠用了,因為他們的貨垃圾。對付歐美貨是不夠的,要麼手動高頻率拋誘餌,要麼不要脫離sam的保護。

第二種方法是面對導彈做一個標準的側轉,根據多普勒雷達的原理,你的飛機會被當作地面雜波被刪除,91年沙漠風暴攻擊首夜一架米格25憑著一連串側轉突擊了第二攻擊梯隊,成功打下一架fa18,這架墜毀的大黃蜂好像11年才被找到。 不過側轉對相位陣雷達可能沒用了,所以這個動作只能欺負下第三世界的小破飛機。 總之,躲導彈是非常溫柔的動作,壓根不需要像狗鬥那樣。 以及,地面導彈基本都很難躲,如果不是反輻射部隊提前敲掉,就得繞著走。

這就是小編知道的如何躲避,還請大家一起關注留言討論哦!


無法言語的失落


戰鬥機被導彈追蹤時,只能依靠大坡度盤旋。一方面是導彈本身過載達不到,脫離跟蹤瞄準線,另一方面是儘量脫離導引頭視場,讓導引頭丟失目標信號。

因為飛機速度低於導彈速度,相同轉彎半徑時,過載相差幾十倍。

另外也不存在導彈越過飛機後掉轉頭攻擊的情況。導彈飛行需要目標的信號操縱舵面。沒有信號就沒有操縱指令,導彈就會沿著原來飛行繼續飛行。

退一萬步,即使能回頭,距離越來越遠了。




一葉楓流靈似舞妖


機動是不得已而為之

現在戰機靠機動躲避導彈幾乎近於自殺式搏命

機動的同時百分之70還得寄希望於電子幹攏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