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是怎样靠做机动躲避导弹攻击的?

叶锵锵


电影里通常飞机躲导弹的桥段都是"左闪、右闪,突然在一个山头拉高,空空导弹就撞山上了",或者诸如此类的情景设计。这种飞机躲导弹的把戏,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现实情况远没有这么简单。就拿现代的空空导弹来说吧,机动速度和可用过载都远超一般战机,也就是机动性要比飞机好的多,况且导弹计算路径、设计碰撞点也都是普通能力而已,所以现代飞机打空空弹,可不一定是追着你飞机尾巴飞的,空空导弹会绕道、抄近路提前飞到你的飞行路线前面去和你"撞"。具体操作模式如下面动图所示,可以有助于理解:

不过不管导弹如何先进,飞机也一直在进步。此外,作战过程中飞机的飞行也是动态变化的,况且我们都知道一般空空导弹燃料有限、发动机工作时间很短,所以机动中引诱来袭导弹消耗能量,仍然是现代战机规避导弹的重要手段。
其实说到底,现代空战中飞机与导弹的对决,还是各种能量的交织,也就是动能、势能转换、消耗。现代战机上一般都有雷达告警装置,通过分析探测到的无线电波,判断本机是否被锁定、锁定方向、距离、型号以及雷达引导的导弹发射。当判断了敌方发射导弹以后,而空空导弹虽然灵活、机动性强,但是能量有限,我们只要通过不断做各种高机动动作,消耗降低导弹的能量,当其燃料耗尽,只能依靠惯性继续飞行时,基本上就对战机威胁不大了。对于红外导引头的导弹来说,战机除了抛撒干扰箔条以外,还可以依靠机动动作将导弹引向太阳方向,令其丧失目标(如前面动图)。这个办法看着土,但是对于红外制导的导弹也很有效,即使美军最先进的AIM-9X空空导弹,也仍然没有解决对准太阳时的失效问题。
现代空空导弹都有不可逃逸区,在这个区域里导弹保持着强于战机的机动性,所以很难逃脱。但是,任何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都是很"小"的,有射程的20%就不错了。前文我们也说了,现代导弹很少直接飞向目标,而是要走拦截路径(前置包抄),那么我们举个例子:当导弹追踪飞机向左飞行设置左侧的包抄路径后,飞机机头突然右转,那么追踪的导弹必须重新计算拦截路径向右包抄,而导弹的飞行速度比飞机快,转弯半径就比飞机大,而急转弯又会大量消耗导弹的能量,这样左右急转弯几次,导弹的能量基本就消耗殆尽了。


卫青点兵


小编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讨论下战斗机如何靠机动躲避导弹攻击,通常 空空导弹受体积限制,发动机只工作几秒钟到十几秒钟,然后依靠存续的动能和势能去接近目标。说白了,空空导弹本质上是个大号带制导的子弹。 所以实战中没有飞行员会在最远距离攻击,比如aim120c,5型的射程超过110公里,但正常攻击距离也就40多公里,太远的话对方压根不用躲,换个方向飞就行,导弹的存续能量和飞机没法比。 太近了也不行,因为要先敌开火。

电影中,比如深入敌后里那种跳桑巴躲导弹是胡扯,好看是很好看,你最大过载9g怎么和导弹比?何况正常情况下,9g是拼了命也飞不出来的(看高度温度和湿度,简单说要看攻角和发动机)。

99年南斯拉夫战争南联盟方mig29飞官的通话记录都有(由一名匈牙利无线电爱好者截取),可以说南联盟方飞官执行的都是被锁定后远离的策略,但不是太成功,因为他们的雷达警告机故障率太高。

现实中怎么躲导弹呢? 除了远离,通常地面或者预警机会通知你导弹来了没,有几颗,在哪(前提是他们不忙,战区没什么战况),你就要提前改变航向,让飞行矢量和导弹轨迹呈90度,打开jam(jam一般在飞机两侧,顺着机翼方向向外辐射),把推力加到军用或者直接开加力,然后抛撒金属铂条或者镁球来制造假目标。 如果是毛子,他可能直接开个离子态这种黑科技,连jam都不用,当然我们知道毛子一向吹牛逼,早期卖兔杂的苏式雷达只能正常工作40小时就要返厂重修,发动机工作300小时要大修,啧啧。以上为吐槽。 对付毛子货,这么套动作足够用了,因为他们的货垃圾。对付欧美货是不够的,要么手动高频率抛诱饵,要么不要脱离sam的保护。

第二种方法是面对导弹做一个标准的侧转,根据多普勒雷达的原理,你的飞机会被当作地面杂波被删除,91年沙漠风暴攻击首夜一架米格25凭着一连串侧转突击了第二攻击梯队,成功打下一架fa18,这架坠毁的大黄蜂好像11年才被找到。 不过侧转对相位阵雷达可能没用了,所以这个动作只能欺负下第三世界的小破飞机。 总之,躲导弹是非常温柔的动作,压根不需要像狗斗那样。 以及,地面导弹基本都很难躲,如果不是反辐射部队提前敲掉,就得绕着走。

这就是小编知道的如何躲避,还请大家一起关注留言讨论哦!


无法言语的失落


战斗机被导弹追踪时,只能依靠大坡度盘旋。一方面是导弹本身过载达不到,脱离跟踪瞄准线,另一方面是尽量脱离导引头视场,让导引头丢失目标信号。

因为飞机速度低于导弹速度,相同转弯半径时,过载相差几十倍。

另外也不存在导弹越过飞机后掉转头攻击的情况。导弹飞行需要目标的信号操纵舵面。没有信号就没有操纵指令,导弹就会沿着原来飞行继续飞行。

退一万步,即使能回头,距离越来越远了。




一叶枫流灵似舞妖


机动是不得已而为之

现在战机靠机动躲避导弹几乎近于自杀式搏命

机动的同时百分之70还得寄希望于电子干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