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決定是否處死呂布時,身旁明明站著郭嘉,為何偏要問劉備?

秦徵說


大家在看待一些三國當中某些問題的時候,有的拿著演義來說事有的拿著正史來評理,無論是演義或者是正史,都是我們這些三國愛好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對在三國當中的某些話題我們也應當多方面的查找資料給讀者一個圓滿的解答,讓都演義的人能看懂演義的部分,讓瞭解正史的人能領會到正史的精髓,所以今天筆者就從兩方面出發為大家來解答這個問題。

說到曹操在白門樓處決呂布的時候,身邊有謀士郭嘉在,卻偏偏問了劉備如何處置呂布,這個故事情節是在《三國演義》當中的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當時的情況是呂布在下邳被曹操包圍了,但是呂布這個人又不斷的作死,不聽陳宮的良言聽從自己老婆的話失去了大好的戰機,為了小事虐待自己的部下侯成,最終呂布被自己人反水在白門樓上受縛,曹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下邳擒獲了呂布,在高順和陳宮都慷慨赴死之後就輪到呂布了,呂布不斷的在曹操面前求饒,然而曹操卻問了劉備的意見,劉備說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曹操聽後隨即殺了呂布梟首。

讓人產生很大疑惑的是,劉備在當時只是被呂布打敗沒辦法了只有投靠曹操的一個敗軍之將,而曹操在出徵呂布的時候身邊不單單隻有郭嘉的,還有程昱、荀彧也一同前往攻打呂布,也就是說曹操在攻打呂布的時候他的謀士團隊都隨行了,而且程昱建議攻打下邳不要太著急,郭嘉和荀彧建議掘開沂水、泗水淹沒下邳城。在呂布被俘虜之後,曹操對於如何處理呂布的問題,沒有問自己的謀士團隊卻偏偏問了劉備呢?蔡公子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劉備在當時雖然是敗軍之將,但還是一個個體戶英雄的存在,曹操很尊敬劉備

首先認定一點的是,呂布是肯定要死的,曹操不會讓呂布活下的。劉備從涿州起兵平定黃巾開始,創業之路走得不怎麼好,主要是由於劉備的出身是白衣,說自己是漢室宗親也是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候的事情,其實論出身的層面,曹操比劉備好不到哪裡去的。曹操雖然手中有實力能拉起一支隊伍,但是曹操是官宦出身是當時太監的養子曹嵩的兒子,所以很被人瞧不起的,誅滅十常侍的時候何進還因此笑話過曹操;而劉備雖然拿著似有似無的漢室宗親身份,但是他可以到處宣揚自己的身份,不過劉備缺少的是沒有能拉起一支隊伍的實力。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曹操和劉備兩人的起點是大致一樣的,兩人都不具有先天的優越條件,都是靠自己的能力出來打拼的,所以在之後曹操煮酒論英雄的時候給劉備說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於操耳!當時雖然劉備是被呂布打敗了去投靠了曹操,曹操從來沒有看不起劉備的意思,當時的曹操還是比較豁達的,所以有尊重劉備的這層意思在裡邊。

第二、曹操把處理呂布的權利交給劉備,就是想要收買劉備駐防徐州防備孫策和袁術

曹操知道呂布是肯定不能留的,因為呂布的履歷可以說是糟透了的,劉備和呂布之間的恩怨也很深了,在拿下徐州之後曹操只能留下一個人要麼呂布要麼劉備,如果曹操留下了呂布的性命,劉備是肯定不會再跟隨曹操了,殺了呂布就能收穫劉備的忠心。不可不說曹操真的是個玩套路的專家,但是當時的情況看,曹操並不需要呂布這樣的喜歡反覆口碑差的英雄,需要的是能夠很忠心又有聲望的英雄,這個人就是劉備。曹操拿下徐州之後,徐州地方官員的安置是要很謹慎的,因為徐州南面是孫策和袁術,孫策人稱小霸王,袁術在淮南稱帝,而徐州這個地方處於交界的地方,徐州有什麼閃失老家兗州就保不住了。劉備在徐州多年,本來是陶謙很器重的,三讓徐州就充分的證明了劉備在徐州的聲望,劉備的一班幹部也大多出自徐州,像孫乾、糜竺、陳登等人,還有很多在徐州的大家士族都很敬佩劉備。

曹操用對劉備如此的信任,把如何處理呂布的事情徵求劉備的意見,就是想讓劉備覺得在曹操這裡也是很有話語權的,也就能安心的跟著曹操幹大事了,而曹操當時是海納百川廣招天下英雄,當然也是非常的想把劉備這支潛力股收編到自己額麾下。至於說之後的劉備參與的衣帶詔事件,如果不是曹操那麼飛揚跋扈,許田圍獵惹惱了劉備,說不定兩人也不會那麼快的翻臉,曹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是安排劉備了五萬大軍去征討袁術,其實曹操知道袁術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是很想把這個功勞分為劉備好讓劉備建功立業,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操也是終究沒有留住劉備這個潛龍。

第三、曹操不想落下殺降的名聲而轉嫁給劉備,這是曹操虛偽和陰險的一種體現

我們在讀三國的時候,曹操在創業之初特別是在沒有擊敗袁紹之前,面對天下的英雄可以說是一種海納百川的一種心態,無論你品質如何有能力就行,能建功立業就可以加入我曹操的陣營中來,曹操在面對陳宮的時候,可以說是苦口婆心的開導陳宮不要去受死刑,活著還能再做點事情。在面對呂布的時候,曹操犯了疑惑甚至是有一點動心,是殺是留徘徊不定,如果要留下呂布曹操就不會問劉備了,但是曹操認為自己下令殺了呂布又會讓天下人覺得自己不是心胸開闊的人,在《三國演義》中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在《三國志》當中陳壽對呂布評價是: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所以對呂布這樣的人就不要談什麼忠義了,曹操這一點真的是太虛偽了,他如果問身邊的謀士和他自己下命令有沒有什麼區別,倒不如把這個人情賣給劉備,正好劉備和呂布之間也有仇恨,第一能合理的殺了呂布,第二能收買劉備的人情,第三自己還不會落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這個一石三鳥的做法,稱曹操為千古奸雄真的是一點都不冤枉他,陰險到了如此的地步真是無人能及,恐怕劉備壓根都不知道為什麼曹操要徵求自己的意見。

總結一下:曹操在白門樓先問劉備而不是問身邊的郭嘉和眾謀士,主要是當時曹操非常的看重劉備想要吸收劉備這個人才,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再有就是呂布肯定是要殺的,曹操在創業初期是需要很多人才來依附的,既然一定要殺呂布,倒不如讓劉備去幹好了,這樣的做法對曹操本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曹操大大的奸雄。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論,不正之處歡迎評論斧正,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蔡公子講歷史


曹操處死呂布時,去問了劉備,而不問郭嘉,那是因為另有玄機。但這個玄機,並非是曹操要陷害劉備,讓劉備背一個不能容人的惡名;而是劉備故意讓曹操處死呂布,使曹操背了一個不納賢才之名。同時,劉備唆使曹操處死了呂布,還讓曹操至少失去了呂布、陳宮、高順等三位頂尖人才,等於是大大減弱了曹操的實力。這對劉備而言,是最好的結果。整個事件,劉備才是大贏家,而曹操被劉備誘導了。三國人物中的曹操和劉備,因為評書、戲劇的緣故,通常會讓大家覺得,曹操是一個奸詐、陰狠、無情的小人,是一個十足的大奸臣。而劉備寬厚、平和,對人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乃是一位以德服人的兄弟或長者,是一位以興復漢室為己任的大忠臣。

如果真的這麼認為,那就跟兩人實際的歷史形象相悖了。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其腹黑程度比曹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劉備相比曹操,已經達到了腹黑的最高境界。劉備的腹黑,如果不去仔細琢磨,根本很難看出來。劉備隱藏的太深了。

曹操相對而言,是更加的胸懷寬廣而坦蕩。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讓人誤解了千百年,但曹操的真實意思是“我對不起別人,難道就沒人對不起我嗎?”曹操對於是非對錯,還是很清楚的。只是因為特殊時期,過於謹慎,徒增了誤解與無奈,犯下了大錯,誤殺了呂伯奢一家。這句話,正好顯示了曹操非常自責的心情,實非一個完全殘酷無情之人。

曹操也是真正擁有以天下為己任抱負之人。他在《述志令》中言:“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事實上,也只有曹操做到了。如果將獻帝交到劉備手中,恐怕獻帝危矣。劉備完全可以憑藉漢室宗親的身份繼承大統,但憑劉備的實力,又不足以震懾諸侯,那時候,恐怕天下會更亂。

曹操還是三國時期,真正廣納賢才,不計前嫌之人。曹操在《短歌行》中有言:“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是曹操發自內心深處的,對人才的渴望呀。曹操甚至對於反覆無常,跟自己有“殺子亡侄損將”大仇的張繡都能收為己用,並用之不疑。正因為此,曹操手下才聚集了一大批的能臣良將。

曹操連張繡都能容忍,更不要說呂布這類勇冠天下,頭腦卻相對簡單的猛將了。呂布因為不聽陳宮之言,導致大敗。而張繡卻能聽從賈詡的計策,多次贏了曹操。很明顯,曹操控制呂布,要比控制張繡更容易。那曹操為什麼不收降了呂布呢?而且得了呂布,陳宮、高順很有可能跟著就投降了,一舉多得呀,豈不美哉?

但是,劉備不會讓這一切發生的。因為《三國志》中清清楚楚記錄下了整個事件的過程。

白門樓一役,呂布投降,被押到了曹操面前。呂布說綁的太緊了,鬆一鬆。曹操答覆說,綁老虎不能不緊。呂布就向曹操說,他今天戰敗了,服氣了,希望能夠投靠曹操,帶領騎兵為曹操打天下。

接下來的事情,看看《三國志》原文怎麼說的:“太祖有疑色。劉備進曰:‘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太祖頷之。

真相大白於天下了,劃重點,曹操沒問劉備,是劉備主動進言的;是劉備主動進言的,曹操沒問劉備。

劉備的可怕之處就在這裡,表面可以裝出柔弱無助,哭起來梨花帶雨的,甚至可以伸出長手臂,把劉禪放到地上,名曰摜,用以收買人心。但是關鍵時刻,劉備對於何去何從,盤算的非常清楚,該出手時,就出手,毫不留情。這才使得呂布因指備曰:“是兒最叵信者。”

善於識人的伯樂郭嘉,早就一眼看穿了劉備。劉備投曹之後,郭嘉對曹操說:“備有英雄志,今不早圖,後必為患”,建議曹操趁早殺了劉備。

而郭嘉參與了攻打呂布的整個徐州之戰,原本呂布堅守,曹軍士卒疲倦,曹操都要退兵了,可是郭嘉卻勸說曹操,趕快乘勝加緊攻擊,必能取勝。呂布在郭嘉眼中,就是一個毫無大志,“威力不及項籍”的猛夫而已,降之可御,即使再叛也無足掛齒。如果曹操真的跟郭嘉商議過怎麼處置呂布,那麼郭嘉應該會建議曹操收了呂布,而曹操在呂布願意投降時,也不會面露疑色了。


奕天讀歷史


是否處死呂布,郭嘉與曹操應該提前溝通過,曹操心中已有定數。他徵詢劉備的意見,明著是給足劉備的面子,實則暗含三重意思。


一:如果劉備為呂布說好話,讓自己免其一死。那就證明劉備並非真心投奔自己,他還有野心。欲在將來,與呂布合力對付自己。因為呂布雖奪了劉備的徐州,然對他對劉備有轅門射戟的救命之恩,倆人並未情斷義絕。所以,今天只要劉備開口為呂布求情,那就把他倆一塊收拾,永絕後患。

二:如果劉備建議殺掉呂布,這才最合情理,最合曹操的心意。像呂布這種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小人,天地所不容。劉備想讓自己殺呂布,一是欲報奪徐州之仇,二也是一種善意的提醒,說明劉備投奔自己並無二心。



三:殺呂布的黑鍋必須讓劉備背上,這樣不僅能抹黑劉備寬厚仁義的形象,而且很容易給人一種假象:殺呂布是劉備提議的,並非他曹操的初衷。由此,呂布的手下必怨恨劉備,而自己則可落個惜才愛才的美名。

曹操不愧為梟雄,這次徵詢劉備的意見可謂一箭三雕,不僅探視了劉備投奔自己真偽,更藉此籠絡了呂布手下將士的心。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曹操是一位什麼人物,可以說是三國中最重要的人,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縱橫天下,對於形成三足鼎立的貢獻,劉皇叔比之還要略遜一籌。作為一代梟雄,曹操可謂足智多謀,為人很有魄力。那為什麼曹操在處死呂布時,身邊站著郭嘉,偏要問劉備。我認為那時的曹操應該已經決定好了,只不過是想借劉備之口,來處死呂布。

談到呂布,曹操可謂是恨得牙根癢癢,在曹操為其父曹騰報仇,興兵討伐陶謙時,呂布便偷襲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讓曹操無家可歸,迫不得已與陶謙議和,在濮陽城大戰中,曹操差點被燒死,因憑藉自己的計謀,才從呂布面前逃得性命。呂布有陳宮作軍師,數次大戰,曹操並沒有佔得多大便宜,反而是呂布自己沉湎於酒色,冷落了下屬,造成手下人心離散,曹操聯合劉備,將呂布包圍在下邳,在下邳城外挖了深溝,以防呂布突圍,呂布部將宋憲、魏續開門獻降,才擒得呂布。可以說,消滅呂布這一勢力,曹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曹操能不恨他嗎。

縱觀曹操一生,曹操可以說是胸懷很寬廣的,不是小氣之人。像張繡,偷襲曹操,殺了曹操的兒子、侄子,還有愛將典韋,張繡來降的時候,都沒有計較過去的恩怨,反而待之頗厚。手下好幾位大將,也是從別人那投降過來的,像徐晃原在楊奉麾下,張郃從袁紹投奔而來,包括呂布手下的張遼,曹操都能寬厚地對待他們。所以,曹操不可能因為舊怨便殺死呂布,而是因為呂布為人反覆無常,先後投奔過丁原、董卓、袁術、袁紹、劉備,丁原、董卓被他殺死,劉備被呂布弄的是無家可歸,所以對忠誠很看重的曹操,反覆無常是很受曹操顧忌的,一開始,曹操已經決定城破便處死呂布。

那為什麼,曹操有郭嘉不問,而要去問劉備。我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郭嘉跟隨曹操多年,被譽為“手下第一謀士”,他怎麼會不瞭解主公的心思,曹操也瞭解郭嘉對自己的忠誠,如果,我是說如果,當郭嘉認為呂布不能殺時,在劉備勸殺呂布後,郭嘉這時便會勸諫曹操:“以一人之患,絕四海之望,請明公慎之”,曹操肯定會考慮郭嘉的建議的。反之,如果郭嘉一言不發,則證明,呂布死不足惜。

第二,曹操只不過是想借劉備之口說出來,讓劉備這個寬厚之人,揹負一個忘恩負義之名,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讓劉備的人設崩塌。其次曹操對劉備是很欣賞的,曹操也想看看劉備的眼光如何,劉備懼怕曹操收下呂布之後,如虎添翼,對大業更加不利,對於這種送命題,劉備二者取其輕,毅然決定送呂布一程。曹操一直對劉備很防備,在劉備說完這番話後,曹操就知道,所謂的仁義名聲,遠比不了事業的重要,曹操對劉備更加警覺,直到“煮酒論英雄”之後,才放下對劉備的提防。


山人維屏


董卓被殺後,呂布先後投奔了南陽太守袁術,渤海太守袁紹,上黨太守張楊、陳留太守張邈,但是時間都不長,後來還投奔剛得到徐州的劉備,呂布便駐軍在徐州附近的沛縣,結果因為曹操要劉備討伐袁術,呂布見機奪取了徐州。

隨後劉備討伐袁術失敗,呂布採納陳宮意見,讓劉備駐軍沛縣,接著曹操親率大軍討伐徐州,呂布兵敗,退入下邳城,之後呂布兵敗被曹操抓獲。

那麼曹操算作為一個非常惜才的人,而呂布武力天下第一,為什麼曹操沒有把他收入自己賬營呢?

呂布這個人不僅反覆無常,而且還不忠不義。呂布原先認了丁原做義父,效忠丁原,因董卓的誘惑,他不僅殺了丁原,還認賊作父,之後又因別人的美人計,殺了董卓。對於這樣的人品,任他有三頭六臂,曹操也不敢用他!

呂布雖然敗了,但是他手上還有很多能將,由其是那八健將,而呂布本身又不是個安分的主,就算他今天主動歸順曹操,保不齊哪天就帶著這些舊部下把曹操給返了!

在當時曹操即將需要和袁紹對決,他們兩本身實力是差不多的,如果這時曹操周邊有其他隱患分散曹操的軍力,那麼勢必對此次對決造成重大影響,所以曹操必須殺了呂布消除隱患!

呂布在被抓之後,見到曹操便說自己願意輔佐曹操定天下,曹操回頭問劉備如何看待此事,劉備便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就這樣曹操殺了呂布。

那麼曹操在下令殺呂布時身邊就站著個軍事天才郭嘉,可是曹操卻問劉備意見,這是為什麼呢!

收買人心

呂布雖敗,但是他的舊部還在,不可能全部都殺掉,何況張遼等人已歸順他,在加上曹操這人疑心病重,所以為了收買張遼等人的心,這個壞人必須讓別人做!而選擇劉備則是因為他素有“仁義”之稱,如此一位仁人都說要殺他,天人之人又還有什麼要說的!

籠絡劉備

曹操身邊明明站著一位能人,卻跳過他問劉備,足以證明他對劉備的重視與信任,其次也是告訴他我如此重視你,事事都與你商量,你也應該識時務!

試探劉備的忠誠

呂布在敗之前是有心投靠劉備的,劉備表面上是拒絕了,但是曹操怕他們暗地裡操作,所以以此試探他,選擇問劉備不僅僅是以上三個原因還有劉備比郭嘉更加了解呂布,同時也是警醒劉備,今日我如此重視你,你若負我,他就是你的結局!


羽評郡主


曹操是否殺呂布,並不取決於劉備。實際上,呂布被曹操俘虜以後,殺不殺都可以。殺了呂布,曹操可以徹底減少一個對手;而不殺呂布,曹操同樣也可以利用呂布。因此,曹操是否殺呂布,對曹操而言並不重要,曹操心中都自有打算,郭嘉沒有發言,也可以看出兩人的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是,曹操卻偏偏由此詢問劉備?很顯然,曹操並不是為了得到劉備的意見,而是為了從中窺探劉備的態度。眾所周知,曹操一直對劉備不放心,郭嘉也曾多次勸曹操殺了劉備。雖然曹操並沒有殺掉劉備,但是對劉備一直都有所試探和防範。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也是這方面的體現。

再來說呂布,呂布其實和劉備的淵源一點也不淺。劉備走投無路之時,還曾投奔過呂布。呂布攻下徐州以後,曾將劉備安置在小沛,並沒有對劉備趕盡殺絕。而袁術進攻劉備之時,呂布轅門射戟,還曾救過劉備性命。歸根到底,呂布和劉備,其實是亦敵亦友的關係。沒有呂布的救命之恩,也就談不上劉備的霸業了。因此,當呂布被曹操俘獲以後,呂布最大的希望,其實也恰恰寄託在劉備身上的。只不過,劉備負了呂布。

呂布與劉備的關係,曹操如何不知?曹操不過是藉此機會試探劉備罷了。一個呂布死不足惜,但是用來試探劉備的態度,還是值得的。劉備可以救呂布,救了呂布,呂布或許也可以活命,但是劉備被曹操進一步猜忌也就在所難免了;而劉備建議殺了呂布,於謀略也好,還是於德行也好,都會放鬆曹操的警惕。其中,劉備把這個過程做的毫無痕跡,的確也是厲害的角色,併成功麻痺了曹操。


蘇綻


呂布敗在了曹操手裡後,曹操抓住了他想要收為己用,猶豫了很長時間,最後還是殺了他。在殺他之前曹操專門詢問了劉備的意見,卻沒有問一下身邊的謀士郭嘉。這是為什麼呢?聽筆者跟您娓娓道來!

在曹操詢問劉備之前,曹操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非常的重視人才,對於呂布這樣的猛將,他心裡確實是有點心動的。可惜的是呂布背叛了太多人,如果哪一天有人給他足夠的好處,他肯定還會背叛自己的。曹操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決定殺了呂布。憑藉曹操多疑的性格,他是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的。所以劉備的回答其實並不能真正決定呂布的生死。<strong>

曹操心裡早就給呂布判下了死刑,卻表現出一副非常重視人才,不忍心殺了呂布的樣子。這樣人們就會認為曹操是非常寬厚的,面對呂布這種人都願意接受。這樣就會給曹操帶來更好的名聲,很多有才能的人就會來投靠他了。再說呂布手下還有好幾個大將,如果殺了呂布,呂布手下的幾個猛將肯定會非常惱恨他。曹操就不能把他們收服了,他考慮的是如何得到更多的人才。<strong>

還有一個原因這樣就是可以破壞劉備的名聲,為什麼這樣說呢?劉備和呂布之間也有很多說不清的糾葛。呂布曾經奪走了劉備的地盤,這件事情讓劉備非常惱怒,但呂布也救過劉備的性命。當時劉備得罪了袁術,被袁術視為眼中釘,派大軍攻打劉備,想要儘快除掉劉備這個後患,後來呂布轅門射戟救下了劉備。

有了這一層關係,劉備怎麼答覆曹操都不好,如果不殺掉呂布的話,曹操可能會懷疑劉備不是真心投靠自己,劉備的野心也會就此暴露,劉備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如果建議殺掉劉備,那劉備的名聲就會受損,以後就沒有人願意去投靠他了。<strong>

這是曹操一定要問劉備的原因,至於為什麼不問郭嘉,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郭嘉是曹操手下頂尖的謀士,建安三年劉備歸順曹操的時候,曹操也曾想殺過劉備,當時他詢問了郭嘉的意見,郭嘉以劉備負有英雄之名,殺了會讓天下英雄寒心為理由阻止了曹操殺劉備。這次擊敗呂布,郭嘉也是功不可沒,這樣的謀士曹操是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詢問他的意見的,就算要問,也是之前私下詢問過了。如果郭嘉真的在曹操要殺呂布的時候出言阻止,還說出來一番道理,這個時候難受的就該是曹操自己了。

這也就是曹操為什麼抓了呂布之後,不問自己身邊的謀士郭嘉,而是去問劉備的原因。曹操順手給劉備挖了個坑,怎麼會回頭再給自己挖一個?


鄧海春


呂布貪生怕死,向曹操乞降,願做曹營一小將。曹操這人愛才,知道呂布的武力天下第一,要為自己所用,何畏袁紹?但曹操有點猶豫,他問劉備。劉備不是曹操的人馬,只不過是客居,而曹操倚重的謀士郭嘉就在身邊,可曹操為什麼不詢問郭嘉而問劉備呢?

實際上,曹操見識不在劉備之下,他根本就不想收留呂布。呂布野心太大,讓他做小將,短期可以,以後翅膀硬了,肯定會咬自己。而他做作猶豫狀,也是有原因的。

1.呂布該殺,但他的舊部都在,張遼、高順、宋憲、魏續這些都是虎將。如果殺了呂布,這些人會寒心,不好招降。所以曹操先要作出惜才的姿態,猶豫一下,再找個理由,劉備就是曹操殺呂布所借的一把刀。由劉備建議殺呂布,這口黑鍋由劉備替自己來背。

2.曹操很稱賞劉備,想收為自己所有。所以,把如此重要的事件交給劉備裁處,也是對劉備的尊重。

3.曹操多疑,也信不過劉備,此舉也是在試探劉備。如果劉備勸自己放了呂布,曹操會更加疑心劉備。而劉備也不傻,看出了曹操的意圖,來一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這麼一來,曹操可以愉快地把黑鍋送給了劉備,滿心歡喜地把呂布絞死了。至於郭嘉,是曹操的心頭肉,這種背黑鍋的事,曹操也才不會讓郭嘉幹。

呂布在臨死之前,大罵劉備忘恩負義,卻不知,他不過是曹操和劉備兩大梟雄之間心理暗戰的一枚棋子罷了(JL)。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一個是精人,一個是人精,揣著明白裝糊塗,心知肚明,只因為是兩個人個人的隱私,不便公開化罷了!至於說曹操決定是否要處死呂布時,身旁明明站著郭嘉,偏偏要問劉備?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並不複雜,曹操要處死呂布就是不問劉備也得處死呂布!問劉備只是為了自已的政治目的達到另一種政治目的罷了,罷了!黃鼠狠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是別有用心的,劉備要不是聰明睿智反應的機智,他有可能就是第二個呂奉先!曹操這一系列的舉動去問自已的人郭奉孝還有什麼價值意義呢?說一句不雅觀不文明的話,其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了嗎。”評心而論,幹掉呂布說白了在當時特別特殊的情況下,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來比喻,巧合的不謀而合!都怕呂布不死養虎為患被對方的一方所利用耳,但可惜遺憾的是,呂布在沒閉上眼睛之前也不知道自已只是曹劉二人手中的玩物一顆棋子矣!只因呂布的性格反覆無常,有奶便是娘,得到利意後對不起他就變成了狼!曹操和劉備對其的性格瞭如指掌,一個見利忘義反覆無常專門坑爹的貨色,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均為一理,曹操和劉備是幹什麼的,一個是亂世之中的奸雄,一個是亂世之中的梟雄,豈是丁原董卓之輩可比也!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原因和因素,呂布是必死無疑。”但遺憾的是,不得不說他可惜埋沒了一身的好武藝!。”


人間正道陳德立


曹操目的很明顯,想把殺呂布的責任部分轉移給劉備。

曹操是精明之人,擅長馭人之術,什麼樣的人該留用,什麼人不能留,他心裡一清二楚,呂布是隻猛虎,而且這隻老虎惡名遠播,屢次吃了自己的主人,曹操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想給自己徒增禍端!



呂布被押送至白門樓之後,說道“縛太急,乞緩之”,這是故意試探,看自己是否還有活命的希望,他知道曹操愛惜人才,而自己武藝又是三國第一武將。

沒曾想,曹操不置可否,半開玩笑的說了句:“縛虎不得不急。”在這種肅殺氛圍裡,能開這種玩笑的,也只有曹操乾的出來。曹操這話一說出口,呂布的心就拔涼拔涼的了。



於是,呂布又向劉備討救,劉備點頭,但並沒說答應不答應。劉備其實心中恨死他了,之前劉備好心收留他,讓他留在小沛,但呂布卻忘恩負義,趁劉備攻打袁術之機,奪了劉備的徐州,要知道劉備得到徐州有多麼多麼不容易,所以劉備恨不能生啖其肉。

曹操上樓來後,呂布大叫,聲稱只要曹操饒了他,願為曹操爭得天下。曹操故意問了劉備的意見,劉備說了句:“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區區十個字,彷彿就是十把尖刀,刀刀插向呂布的心窩。



曹操故意問劉備,無非是故作姿態,其實內心早想殺之而後快,只是又不想揹負殺降將的罵名,於是故意問劉備。劉備的標籤就是仁義,如果仁義之人都說該殺,那麼呂布就確實該殺了。

曹操不想獨自承擔殺呂布的責任,就拉來劉備一起承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