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取英文名?

风夜8


取英文名没问题,但是你会发现有些人处处使用英文名,弊端就很大了。


嗨,我是Cathy——有些人处处使用英文名的巨大弊端分析。


米野所在的公司是个中小型公司,全公司上上下下也就五六十个人,而且年轻人居多。但是他最近负责跑一些外企公司业务的时候,发现里面工作的人,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给自己取了一个英文名字。


米野问到隐士:“我前天去拜访一个用户,是个女士,她跟我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说:嗨,我是Grace!你知道,我是被公司安排第一次跑外企的业务,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说,嗨,我是Mi Ye。你知道的,就像小沈阳说他的英文名是Xiao Shen Yang那样。我很奇怪,他们外企的人改的英文名,是到处都这样称呼自己呢,还是只是他们在公司里这样称呼?”


隐士哈哈大笑,说到:“现在这样给自己改名字的人好多,我甚至都遇到有人给自己才两三岁的孩子改这样的称呼,我听到她叫自己的纯正中国制造的孩子叫 Tony。我也是吓了一大跳!”


米野赶紧插话说“那么隐士,你是很反感他们取英文名字吗?”


隐士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反感,当然我也不喜欢。我对此很中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但是这样的英文名字有很大的弊端,我估计这些到处使用英文名字的人,也是没有注意到过的。”隐士顿了顿,米野就睁大眼睛看着不做声,隐士开始长篇得论述他的观点了。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些外企里取英文名字的源头来自哪里。我们常常看到港台的电视剧,新闻等,都发现他们说话爱说,我是Tony,我一个同事Grace……这样的话,大陆的这些源头主要来自于他们,因为在十年前,港台对我们大陆代表着更先进,我们那时去港台就感觉好繁华的都市的感觉。但是那是过去了。现在大陆一二线城市的人去港台,不会再感觉进了大观园了。而且一个城市的发展,内核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高科技制造业,是年轻人的勃勃生机,是创新创业的精神。但是港台的企业家都是60多岁的人了,年轻人的创业很少了,很像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不创业了。

好了,扯远了。回到正题。大陆的人,特别是外企的人改英文名字主要来自这里。日本也是有很多外企,日本也比港台更先进,但是他们都使用自己的日本名字,只是用英文字母来拼写和发音,比如说:Kiyosaki这样的名字。就是他自己的日本名字,但是用英文字母来写而已。哦!就像你前天说,我是Mi Ye这样的。所以还是用的自己的真名,发音上也是真名的发音。


在中国的外企里工作,有可能有不少老外,工作语言也是英文,所以取个外国名字是正常的,因为那些被美国外派过来的老外根本不会中文,也很难发音我们的姓名,所以我觉得为了工作需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些员工在对外,对其他企业的中国人说自己的英文名字,对朋友圈,对其他中国人说自己的英文名,他们的动机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无法知道他们的动机,但是我来说说这样做的巨大弊端吧。


一个职场中的人,他不论今后是跳槽,还是创业,都需要逐步得积累自己的人脉的,也需要积累自己的名声。如果他一直都说自己是Tony,但是这个城市,自称Tony 的人不下3000个,他今后说我是Tony,谁知道是哪个?一个500人的外企,你去里面大叫一声,我找Lily,至少有3个人会站起来。你说,这样的名字,你怎么能积累你的名声呢?每个人的名字就是他的品牌。如果真觉得自己的真名太土了,我就建议给自己改个笔名,今后都用笔名介绍自己,也能很好得积累自己的品牌。比如叫鲁迅,茅盾,路遥,金庸这样的笔名,就积累了很多名声。我们想想,如果这些作家说自己是 Tony,Bruce,Robin,Joy,他们怎么能积累自己的名声呢?


所以要有这个长期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意识,这样自己才能积累起社会影响力,可以给自己取英文名,但每次说到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加上自己的姓氏,这样重名的可能性才更小!针对国外市场可以用自己的英文名,针对国内就需要用中文,或者自己的中文笔名。比如马云在对外就说自己是 Jack Ma,对内就是马云,在公司内部就是“风清扬”。


比如米野你,你的名字就会伴随你一生的,而且具有法律效应,你就是一直在打造自己作为“米野”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自己的品牌,你在外企里的时候可以说你叫比如Bruce,但是你除了自己打工公司的坏境,你还会接触很多公司外的合作伙伴,接触很多非工作的人,在社会上、网络上也会逐渐积累影响力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坚持说自己是Bruce,但是这个名字是烂大街的,谁会知道你是谁呢?即使你说自己是Bruce Mi,那那些英文不行的人,是不是你就不在乎对他们的影响力了呢?而且还会有一些人很反感这样的处处只说英文名,因为他们认为你连自己的真名都不敢说出来,还怎么放心同你进一步得发展关系,或者合作?


简单来说:如果你在外企工作,使用英文名没问题,但是在你的非公司环境下,就要有意识的用自己的真名,不然不能持久得在社会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且英文名的辨识度很低,这些一个单词的名称实在是烂大街了。或者你实在觉得,到处说英文才洋气,那么我建议你用更独特的英文名字,比如下次,你再去外企见人,别人说:嗨,我是Grace,你就回答:嗨,我是Kiyosaki


米知山


香港人大多都有中文名和英文名两个名字,而且英文名并不是昵称,在正式的工作场合也经常使用。究其原因,是因为1841~1997年间,香港是英国殖民地,那时候英语是香港学校的授课语言,学生大都会自己起或者接受老师指定的英文名。
大陆的很多人也有英文名,但英文名基本只用在英语课堂上。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会绞尽脑汁,给自己想一个特别的名字。香港人也不例外,他们在起英文名的造诣上更胜一筹。

上小学,要取个英文名

<strong>

撰文 | 徐天成

在香港,小学一年级是九年强迫教育的开始,类似于内地的九年义务教育。说“强迫”,既是因为那是compulsory education(强迫教育)的中译,也是因为法律规定,香港父母必须送适龄儿童,也就是6到15岁的小朋友入学,如果违反了,父母会被抓去坐牢的。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免交学费的官立学校,或是交少量学费的津贴学校,或是交全额学费的私立学校。我读的教会学校受政府资助,属津贴学校。学费没有免,但不贵,也没有因为要进入好学校而送礼、走关系的情况发生。

除了强迫教育,小学一年级对不少香港人的意义还在于要取个英文名字。取英文名在香港真的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朋友同学间经常会以英文名相称。许多我的朋友,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们的中文名叫什么。一旦知道了,不夸张地说,仿佛友情都能跨进一步。

也不是所有香港人都有英文名,但英语老师一般都会鼓励学生取一个,这样在课堂上喊名字的时候比较方便。记忆中,一班三十多四十人,一般就只有两三个能坚持不取英文名。

取英文名的风气,不光流传于青年人之间。上年纪的人,跟外国人稍微有接触的,也会图个方便,弄个洋名。我父亲是做外贸的,当然有英文名;而我母亲上教会,英文名是神父起的。而我祖父母那一代,就只有我姥姥领洗过了,所以墓碑上刻上了圣名,也就是个洋名。

在国内,人名会有时代的烙印。叫学军、卫红、向阳什么的,就是在“文革”年代出生准没错。其实,香港人的中文名也一样,反映了这名字所处的年代,这个现象甚至蔓延到香港人的英文名。

中文名中,看看香港明星就知道了,什么德华、富城,总有一股6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的港味儿。香港人很少取一个字的名——黎明来自北京,当然是例外。

女生中,70年代出生的,取名比较传统,都是什么婷、什么玲、什么仪、什么珊的,特别是佩珊,这是70后典型的名字。80后的名字,创意就多起来了。看看Twins的成员名字——蔡卓妍、钟欣桐,都没有规律可循,所以她们最初出道时,都以英文名Twins主打,后来香港人才昵称她们为阿Sa与阿娇,也不叫她们的中文名。

然而,通过一个香港人的英文名,大概也能猜得出来他是在哪个年代出生。老一辈的人,男的叫John,女的叫Mary,很常见,英文课本上的对话人物也用这两个名字。到我的年代,这两个名字就不太流行了,取而代之的,男性有Kelvin及其变种Kevin,Anthony及其变种Antony、Tony,等等。而女的就不得不提Vivian——话说在90年代初,也就是我辈上中学的时候,众多男生的梦中情人——周慧敏正大红大紫,女神的名字正是Vivian,搞得众多女生也跟着取这名。其实啊,大家有所不知的是,Vivian一般是个男用名,女生版本是带e的Vivien或者Vivienne。但既然女神用了,跟着取准没错。到现在,Vivian遍地都是,90后的香港人就很少取这个名字了。

取名的周期盛衰现象,其实中外都有。在一部纪录片《苹果桔子经济学》(Freakonomics)中,就说英文名Ashley曾是美国上流家庭出生的女孩最流行的名字,但后来大家都跟风,大家闺秀就不敢再取了。此外,纪录片中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学家发现,美国人取一个令人联想到是黑人的名字,比如Tyrone,Monique,Deshawn,会影响到其日后的收入和事业发展。不过香港人没那么讲究,甚至都不知道每个英文名在外国人心目中的观感。

那现在香港最流行什么英文名呢?答案是那些老外不会取的名,百花齐放,连老外听到也会惊讶的那种。举些真实例子吧:Thirteen(十三)、Square(正方形)、Dior(迪奥,法国名牌)、Greenie(小绿人?)、Money(钱),都是我听过的,甚至有些正是我朋友的名字。

但这些港版英文名通通都还不够雷人,香港人在英文名上的登峰造极之作,当然是Angelababy!在普通的Angela后面加上baby,整个名字顿时变可爱了。这个个性化的名字,对杨颖的演艺事业帮助不少,也引来女孩争相仿效。

郭美美的微博名,不就加了baby嘛。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越来越多的中国大陆人都开始给本人起英文名字,这似乎曾经成爲当今40岁以下的中国城市居民的一个时髦潮流。如今,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海内和在中国大陆生活的本国人数量的激增,关于中国城市的大少数年老人来说,取一个英文名字已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人起英文名字似乎代表了一种后古代队文明运动。

特别是关于小资和BOBO族来说,英文名字就仿佛是身份证一样,相对是一个意味性的标志。关于大少数城市青年人来说,或许乡村前卫一点的年老一代来说,叫不叫没关系,先起上再说。我估量,再过二三十年,也许英文名字会横扫中国的姓名市场,成爲日常互相之间称谓的主流。说不定呢。

当然,并非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英文名。在乡村等地,农民和工人一想到取英文名字就感到非常惊讶。仅靠改动一下名字还缺乏以在文明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关于务虚的中国人来说,取英文名字暂时以来都代表了他们沟通言语和文明鸿沟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