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王 荐

这是我入展某全国展的作品,草书八尺大红洒金对联“一鸟隐寒翠,千峰明夕阳”。

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今年由于事儿太多,截稿前又做了个小手术,创作大作品很费劲,只好拿了一件为兰亭奖创作剩下的一件作品投稿。总体感觉这件作品有三点长处:

一是气势较大。这件作品每一条的规格为240cm×45cm,上下联各写5个字,字与字几乎没有间距,所以每个字大约半米见方,线条粗的地方超过10cm,而且线条比较圆厚,融入了我学习颜真卿行书、楷书和怀素《小草千字文》及金文、隶书的线质。联长字大线壮,拙而不板,畅而不激,圆而不钝,疾中有涩,可谓字势磅礴,犹如排山倒海,有震撼力,有正大气象。

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二是章法较好。整幅作品比较完整,上下联加落款姓名,共12个字,正文字大小参差错落,点线结合,结字奇古,用墨浓淡干湿枯交相辉映。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险绝为主,又不失平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三是字体特别。近几年,全国展入展、获奖的作品大多是小字,写大字的比较少。另外,写王羲之一路的比较多。中国书协也认识到了国展小字太多、面貌相近的弊端。这件作品取法颜真卿、怀素,掺入篆隶之法,在投稿作品中比较打眼。

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一是要见功力。必须扎实学传统,打好根基,让人看到笔法、字法、章法的由来。不根植传统,格调一定不高,在评选中一定处于劣势。

二是必须融入个人情性,体现时代感和个性。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情趣,不会打动人,也不会从众多来稿中跳出来。

三是平时要有积累。临习之暇多创作,积攒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以待参展之需,不能“急时抱佛脚”。

四是绝不能光创作不临帖。临帖犹如存款,创作就像取款,没有储蓄,花钱就不会充足,不会有保证。

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五是对作品要有全面而正确的估量。兰亭奖投稿的对联和这件是同时创作的,感觉不错就投出了,最后被淘汰。应该说投出的那件作品和这件对照起来,就不如这件整体感好。

六是积极投稿,参与中国书协的活动。“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加入中国书协20多年的老会员,同时当选了辽宁省书协副主席,投稿参赛的热情也不如当年了。很多会员同我有相近的境况,不热衷投稿参赛了,实际上也影响了自己的进取心。老会员不投稿无外乎创作少了,怕投稿也难以入选和获奖,选不上脸面上不好看,不获奖选上了也没啥大用。中国书协发现了这个问题,也在号召老会员投稿,甚至从去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展览征稿通知都有“中国书协会员参加、入选本次展览,将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优秀会员评选、专业人才选拔和邀请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学术提名展及专业展览等依据和参考”的条款,这种做法除增加展览的含金量外,对老会员自身的创作水平提高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我从内心里赞成中国书协的做法,觉得作为会员参加协会的活动是义务,也是对自己的约束和动力。老会员不一定所有的展览都参与,但是一些重要的展事还是要参加,一方面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创作实力,积累创作成果;另一方面可以校正创作方向,有利于今后的创作,同时对其他人也是一个带动。

书协老会员要不要投稿,辽宁省书协副主席实话实说——作品自评

当然我入展的这件作品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整体把握上有些地方欠和谐,线条的质感还欠丰富,用笔还有荒率之处,等等。今后还须深入临帖,吸收一切可供借鉴的艺术营养,凸显个人风貌,扎实功力,丰厚底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不懈进取,走向自己心中的艺术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