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件兰亭奖获奖作品是否名副其实——入展作者自评

■谢海龙

笔:文光阁白云

墨:一得阁墨汁

纸:兴文斋宣纸

砚:易水砚

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征稿启事公布后,有感于本届兰亭奖入选人数骤减之故,我曾一度想要放弃投稿。随着截稿日期的临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决定还是检验一下自己的创作水平,尽量不给自己留有遗憾。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兰亭奖要求每位作者提交3件作品,目的是集中考量参评者的创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看看这件兰亭奖获奖作品是否名副其实——入展作者自评

本届兰亭奖征稿启事明确提出投稿作品尺寸最大不超过八尺整纸,但征稿启事上没有说不可以写横幅,因此我决定尝试写一件八尺横幅作品。对于如何写好这件大幅作品,我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首先考虑书写内容一定要紧扣当前主题,体现时代特色。

后来我查询诗文,商怀祯先生的《一带一路赋》让我眼前一亮,于是决定选它作为创作内容。

其次,在形式上我也设计了多种样式,最后确定用多条屏进行拼接,悬挂出来力求大气磅礴、有冲击力,写完后摊在地板上进行审视,我长吁了口气,总体感觉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大、中幅作品有了,我想,如果再写件小幅作品,展示下我作品中细腻的一面,是否能起到非同寻常的效果?

看看这件兰亭奖获奖作品是否名副其实——入展作者自评

根据征稿启事上的尺寸要求,小幅作品不小于一平尺,于是我便写了1件平尺小品,经过摆放与对比,总感觉它有些小气,苦思冥想之中,书案上摆放的一件册页让我怦然心动:写册页,以小字小篇幅来写,这也应该算件小幅作品吧。考虑前两件作品都是写当代人的文章,所以册页的内容我认为选择古人的书论文赋较好。

以上3件作品,虽形式有别,字体大小有异,但书体是统一的,均采用自己擅长的行草书风格,能得到评委老师的青睐和肯定,这出乎我意料。仔细揣摩这3件作品,确实还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地方,特别是没有书写一件自己创作的诗文。书法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艺术,如果仅凭把字写好,是不合格的,所以,在今后的学书道路上我将加强对文化理论的学习,希望在下届兰亭奖投稿时,能够书写1件自己的诗文作品投稿。

看看这件兰亭奖获奖作品是否名副其实——入展作者自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