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父母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只不过是儿女大学毕业后四五千块的工资,这真的值得吗?

职业农民小强的故事


父母拼命供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不一样的机会,他不必只能种地,他不必只能站流水线,他不必只能做小买卖,他不必只能学手艺。

这些工作不一定不赚钱,不一定不好,也不一定不受尊重。学成后,工作不一定好,工资不一定高,可能还是会选择去做手艺,选择去做小买卖,选择去做流水线。

但是,这些是你能选择的,而不是你只能去做。你的父母的心血,换来的是你的机会,你可能不一定会成功,但你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没什么比机会更有价值,除了那些无价的。


Liwuxiu


普通大学的话,还是不要上的好,举个例子,我女儿读二本四年,各种费用十五万,去年毕业北京工作月薪七千,刚顾住自己,上班才几个月谈了个北京郊县的朋友准备结婚,我是做工程的小老板,招收的都是电焊工,男孩初中毕业去上技校,十七八开始打工,两年工龄的电焊工人在郑州每天工资三四百,大学生在郑州工资也就四千左右。高中大学需要六年,费用至少十万,技校也就一年,相差五年时间,实际财富却差了二三十万,知识真的改变了命运。清高的大学生看不起农民工,可农民工却实实在在的减轻了父母的负担。《都挺好》里苏明哲苏明玉就是最好的例子。洛阳十多年前上了新闻的两个兄弟,哥哥考上了大学,弟弟学习很好,为了供哥哥上学,弟弟毅然上了技校学电焊,竟然在名师的指点下获得了英国全世界技工大赛第二名,估计现在年薪不会少于五十万,哥哥年薪也就十万八万的。我就是个初中毕业的,09年到郑州打工,如今有三套房子,我的工人一半是开着车子上班的农民工。有条件当然的话希望孩子多 书,如果让父母积劳成疾为代价供自己上学,还是早点工作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挤上独木桥的下了桥也就成了普通工人!


星辰艸艸


我说个真实例子吧,很普遍的一个例子。

某和我发小考高中一样的分数,进了同一所高中,发小高二辍学后去学挖掘机,卖早餐,进电子厂。十年了现在存款不到十万。

某大学毕业后,第一年确实只拿了四五千一个月,后面基本上就是几个月调一次薪。第二年就存款十万了,第三年全家拼拼凑凑再二线买房,后续收入还会增加,而某的发小现在一成不变的①个月干28天拿着五千得薪水

我想说能够安于一个月拿四五千的,绝非农村出来的,我身边的农村大学生真的肯拼。

我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太穷了,大学做家教学费自己赚还补贴家用。

抛这种读书无用论的话题真的其心可诛


Wanderer9


我前不久回趟老家,吊唁一位远房亲戚。我父亲年纪大了,跑不动远路,让我代表他去吊唁。这位远房亲戚留给孩子一套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子,还有5000多元现金,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卖不出2000块。一辈子心血,也就剩下7000元。也许连他女儿的月薪都不够。

再回答你这个问题,认为“农村父母用一辈子心血,供养儿女大学毕业,月薪才四五千元”不值得的人,大错特错了,这与读书无用论同出一辙,读书是赔本的买卖。那么,我们就先单独算算经济账吧:

第一,单纯算教育投资和回报的经济账。

假设农村父母一辈子心血不供养儿女上大学,不花在学费上,也不会投资,这笔钱怎么升值呢?可能就是存在银行里,儿女教育期是15年,主要教育经费支出是高中、大学7年,估算为8万元。农村父母这15年,把这8万元省下来,性价比有什么意义呢?就算孩子毕业后月薪四五千,年薪五万,两年也回本了吧。怎么不合算呢?

第二,再算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的收入比。

很多人会说,孩子不上学,去打工,就算当农民工搬砖,月入大几千呢。大学毕业才月入四五千。白花了7万学费,毕业后工资还不如农民工呢。看似很有道理,但目光实在太短浅。根据统计数据,大学生月薪要远远高于农民工平均收入。再说了,你愿意让你的儿女去当农民工吗?有人还会反驳,儿女不上大学,有也可能去做生意,成大老板,赚大钱呢。请问,这种概率有多大呀。不能拿一两个没学历的成功者,来以偏概全。

第三,最后算算“非经济账”。

一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他们的子女,也能耳濡目染,受到较好的教育,更有利于后代的发展。

二是大学毕业后,可以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姑且叫做白领吧。行走职场,他们也会发展进步的,今年月薪四五千,以后还会增长的。如果非要和(不上学)做生意比概率,大学毕业职场发展和创业发展成功的概率,远远比不上学做生意的大。

三是大学毕业后,四五千元的工资,可能是职场白领,也可能是公务事业单位,还是有点社会地位的,就算找对象,也可能找个门当户对的。有利于家庭素养的提升。

四是大学毕业后,稍微有点野心的,都去城市定居发展,有利于家族命运的转变。不是说农村不好,从常识看,城市生活水平、教育、医疗、文化资源,还是比农村要好。


职场火锅


作为一个儿子来说,让父母倾家荡产供我读书,我觉得不值。当年我就是因为家贫,毅然选择放弃读书的,父母怎么劝都没有用,我无法面对弱小的母亲,残疾的父亲那种无助的眼神。在一个凌晨,我揣着50块钱,离家“出逃”了,从江西丰城到上海的火车票18块钱。哪一年是91年,我15岁,虽然不是高中考大学,但是初中考考高中,我是重点班的前10。一路摸爬滚打,尝尽酸甜苦辣,个中的艰难,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如今作为一个父亲,让我倾家荡产供孩子念书,我真的愿意。即使念书出来后,赚的钱还不如没念书的赚得多,我也愿意,无怨无悔。起码,他不会像别人那么累。其实在父母眼里,孩子能赚多少钱并不重要,只有他能幸福,完整,平平淡淡才是真。

现在我女儿念985,去年从美国学成回来,全部费用都是国家承担的,并没有花我一分钱。可以说,完全超过了我的期待,我所有的遗憾,她都帮我弥补了。

我儿子各项能力都不及我女儿,虽然说我有点重男轻女的老思想,但是从小就能看出来,他们之间差的不是一点两点,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所以我对他的要求并不高。好在他考了个我们本省还算重点的大学,也不错……

所以我觉得我人生,应该还算美满吧!……人生只要知足,就能常乐!


紅尘筑梦


值。

我的亲身经历。我生长在贫穷的乡村。当初父母竭尽全力供我读书,家乡人不理解,同龄的女孩十六七都嫁人了,母亲的同龄说母亲想站高台,想仙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学有所成。当初我的工资三四百元,随着努力,工资一路见长。

我们全家人都认为值。

一是我从农村走出来了,在城市安了家,改写了我一生的命运。让我的孩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二是父母对我的生活放心了。能让父母放心,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

三是我能为乡亲服务办点小事,父母觉得很有面孑。我不忘初心,我内心快乐。

四是在农村老人生病,看病消息闭塞。我父病生病,我带着父亲从市里寻找省城,在朋友的帮助下,


从省城寻到北京协和,3o1,我尽心了,无憾。

五是在工作中,我交到仅次于亲人的朋友,三观接近有正能量的相互关心鼓励。

这一切,都不是能用钱衡量的。


青青原上草123456


如果总是用短视觉来回答,不值。

打个现实的比仿。现在一个大学生,如果没有官爹和自已的超人能力,现在月工资按地域画分的话,一线城市为五险一金加一万多点。二三线城市约为五险一金加五千元上下。如果用孩孒读书的钱,以我地处城市扩展区来看,将这些钱可以多盖一栋三层楼甚至五层楼。(按那时物价计祘)。而这些楼无论出租年收入,还是拆迀带来的收入,孩子一时半会还真难挣回来。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房子没人家高,钱没人家多,就为孩孒多读了点书。

但是,这两者让自己的孩子在社会的现实面前。境况是不同的。可以理解为个人颜值不同。和况,如果不是城中村。那几栋高楼就没有价质了。

那么,怎么理解孩子的颜值呢?比如他们说话的文值,他们社交的层次。他们总体上的视野,他们的理想,他们在社会上的人生路途。等等,将会有着质的区别。末来也在光明与糢楜之间。

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首先,他们的要好同学和同事不是同一层次,这会对他们人生轨迹产生至命影响。读书的孩子们,他们的人际圈都是励志之人。吃得上苦中苦的人,头脑清醒的人。慬得人情亊故的人。尊纪守法的人。朋友是,同亊是,就连谈的女朋友都是。别看今天是物质社会。真正有见识的女孩子大多看准的是有颜值的男孩。而非家产。正所为民言所说,家有万惯之财。不如才华在身。没知识的孩子难取到有知识的女孩。除非官家贵族。有知识的孩子确能取到有知识的女孩。而且这些女孩及她的父母都不物质。通情达理。这点我身有体会。比如我儿媳就是城市女孩,家庭条件远远在我之上。但人家从不闲弃我们。女孩易然从城市嫁到我们农村人家。

我看到好多孩子,因没读多的书,家中物质条件好的,因人际圈而断送了一身。走上吸毒,沉谜麻将。啃老过日子。在偏僻处的农村孩孒,家里盖着高楼确取不到媳妇。更是比比皆是。由其现在的孩子,大多独生子女。从小没吃过苦。很难在工厂劳动岗位上坚持。对末来一遍谜盲。

对此,我认为每一个父母。为自已孩子读书付出的都是值得的。


随着春风到天涯


读书人只有四五千?怕是为不想读书的找借口吧,读书确实不能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我读书也只是高中学历,读书只是只是一个给你创造力可能性和可选择性,从来没有那些什么决定命运的道理。不读书也有钱可挣,类似九十年代我们村里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出去珠三角学工模,现在自己开了间加工店确实混的不错,但是你明白没有,如果他是身处现在这个科技时代,没有理论技术,单凭加工工艺,他能有机会混上去吗?九十年代那些年,改革开放带来的是那个奋斗就能向社会上层爬的机遇,现在呢,你没有科学文化知识,没有学历,没有强势的家庭背景,一点才艺也没有,你去看看,你能找到什么好工作?现在有那种暴富的吗?我肯定地回答你,有的。你家哪天碰上拆迁补偿,你某亲戚是达官贵人,你长的好看被某富二代或者富婆挑中,一瞬间走上了人生巅峰,但问题来了,你是那种那么幸运的人吗?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不读书换来的将是一生的底层,五千六千的工资只是暂时的,读书带给一个人的思考是一辈子的,所有可能都会出现,只是我们都太浮躁心急了,喜欢见到现成的,而放弃了过程,我讲完了,谢谢!


我小时候在哪见过你


值得。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我家在豫北的一座小山村,村人世代务农,近年略有改善,开始知道外出打工。村里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孩子们也是读完九年义务教育,便子承父业,或务农,或打工。

村里人穷怕了,深知钱的作用,孩子读完初中便怂恿孩子不要再上高中,一是可以省钱,二是在家呆个两三年,等捱到18岁,外出就有工厂敢接收,家里也就多份收益。

有几年努力,口袋鼓了,便回乡把土屋推倒,建成砖房。村里人明白钱是硬道理,没钱落后的人家不免被人嘲笑。

我家是村中最后一批盖楼的人家,为此平日没少受人白眼,落闲话。父亲是随遇而安之人,一生缺少主见,我们兄弟读书只是各凭所愿,你想读,他就支持,你不读,他也不反对。

我高中毕业之后,一直没有再读,那时家中光景实在不足以支撑三个孩子同时上学。弟弟第一年没考好,第二年复习再考,毕业之后留京扎户。起初月工资只有四五千元,最近才慢慢涨起来。

前年结婚,如今夫妻二人和孩子都是北京户口,扎根北京。他的目标很明确,即使他这一辈的状况改变不大,那么通过努力,下一辈的状况定会改变。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村里人一样,一直挣扎在贫穷的泥沼中,在社会底层徘徊。

回到问题本身,我始终认为教育改变的是一个人的眼界、思想。或许教育不会让你的生活风姿多彩,但它不会让你落入底层,它是你人生下行路上最有力的拦路石。最后套用一句俗语: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最终都构成了你有力的人生。


钱林林138


这种情况确实很普遍。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院校毕业的,毕业后普遍四五千块钱工资,甚至都还不到。

相反,农民工在工地一天三四倍,月收入万八千很正常。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觉得,农村孩子就不该上大学。

一辈子的心血,换来的只不过是儿女大学毕业后四五千块钱的工资。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更长远来看,则不是这样的。

首先,单纯只是计算投资回报的话

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一年学费应该就几千块钱(公立院校),加上伙食费、各种杂七杂八费用,四年下来十多万块钱还是需要的。

毕业后,以五千块钱计算的话,一年收入有六万,两年就收回成本来了。

而如果是考取更好地大学读研究生,有些还能拿到奖学金。

比如,我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奖学金一万(完全覆盖学费),生活费还每个月有500,再加上我在外面实习,200块钱一天。

算下来,研究生不但不需要花家里的钱,还能自己攒点生活费。

投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

而且,越是好的学校,好就业的专业,回报率越高!

其次,我们看下不上大学后找工作的收入

不上大学的话,农村孩子,基本上就只有打工一种途径了。

你别动不动就说当老板什么的,那是小概率事件,十个当中没有一个。

打工的话,普遍有这么几种:

建筑工地、制衣厂、酒店、餐馆……

制衣厂也就四五千块,收入差不多,酒店、餐馆则普遍是三千多甚至三千还不一定能拿到,只有建筑工地工资会更高。

但是,不要忘了,其他福利待遇呀。

大学毕业生,即便是普通白领,多数也有五险一金,或者社保是有的。

双休,节假日休假、甚至还有更多福利待遇。

而农民工的话,普遍没有五险一金,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差。

这样一权衡,性价比肯定还是大学生高呀。

再次,目光放长远来看

刚毕业可能工资都差不多。

但是,别忘了有个发展前途和空间的问题。

你不上大学,刚毕业拿四五千,后面很可能一直拿四五千,或者稍微涨一点点。

你上大学,刚开始拿四五千,但是只要有努力、有合适的机遇,空间是非常大的。

你可以走技术路线,成为资深技术专家;

也可以走管理路线,成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收入会有大幅提升的可能。

最后,还有其他一些非经济性因素

比如,身份地位。

就拿相亲来说,你没上大学和上了大学,人家给你介绍对象的层次都不一样。

再比如圈子和人脉,也还是不一样。


所以,对于那些努力、上进,有野心,希望走出农村,在城市立足扎根的普通年轻人来说,上大学依旧是最好的途径,可能都没有之一。


毕竟,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医疗、卫生、交通、购物、娱乐……和农村完全是两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