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妈妈教给你的习惯?以后还会教给孩子这些习惯吗?

静想蓝天下


小时候妈妈教我的不多。委实,我妈妈是农民,懂的道理不多,只知道一些粗浅的立世常识。

妈妈教过我:

1.不要去偷,别人再怎么富有,再怎么有财产,那都是别人的努力换来的,我们不能侵占别人的劳动成果。

2.要努力读书。家庭条件不好,就要靠努力读书改变。

3.待人要礼貌和善。我们不是地位显赫的人,也不富有,要谦卑一点,待人礼貌一点。

那么,我教给孩子什么呢?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千万,我仅能将我认为最重要的略讲一二。

首先,正直。人不正直,价值观就坍塌了,人生就可能走歧路。

其次,勇敢自信。我就是一个不自信的人。人不自信,走路都会伸一步退半步,没什么作为。自信一些才敢将自己的梦付诸于实际。

再次,脚踏实地。光有梦想,不从脚下出发,最终会成为泡影。所以要养成踏实努力的习惯。

这虽然看上去是狭隘的成功学上的几个要素,但我觉得这不失有意义、精彩生命历程里的核心要素。

当然其他好的方面的习惯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样样要求完美是吧?孩子品德的培养要均衡中有所侧重。这是我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熊娃捉妖师


小时候妈妈教了我许多,但是有一点我记得特别深刻,就是:一定要多用心用眼去观察周边的事情。

那时候上小学,老师布置了写日记的作业。我总是很苦恼不知道每天要写点什么,然后我妈就跟我说要用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情。嘱咐我,即便是走在路上,也要多留意街边的小店、招牌之类的。同时,在路上听到别人交谈的内容,也可以记下来。

之后,我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写的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念。其实,想来,这可能都是得益于妈妈教给我的这一个好习惯吧。现在,我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多观察身边的事情。我会带他们去看雨后的小蜗牛、觅食的小蚂蚁,等等。

善于观察的好处其实很多,比如:

一、感受身边的美好。小孩子的心思很单纯,非常容易发现身边世界的美好,有时候一片树叶,一只小虫子都能让他们开心半天。能够时刻感受到美好的人,眼界会更加开阔,不那么容易钻牛角尖。

二、心思更细腻,有利于孩子的思考。很多孩子在观察之后,会冒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太阳为什么从这边升起,那边落下;为什么小蜗牛喜欢下雨之后出来;小蚂蚁怎么打招呼等等。

三、可以为孩子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基础。语文,不像其他的科目,可以突袭。它需要积累,而且积累得越深厚,学习起来就越轻松。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为之打基础,以后孩子在语文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所以,不妨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提醒他们观察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吧。

(欢迎关注:菈妈亲子,一起聊聊育儿那些事)


菈妈亲子


爸爸妈妈自小教给我的习惯有很多,我也把很多优良的习惯传承给了儿子。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很多的传统习惯凝聚了先人们的智慧,都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优良传统文化。我就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习惯与大家分享。



一、做人要诚信,不能骗人。记得上小学二、三年级时,由于贪玩,有一次和两个同学旷课去山上掏鸟窝,返回时差点迷路了,结果到了很晚才回到家,就骗妈妈说去同学家做作业。第二天老师找到我家,事情暴露了,妈妈狠狠地训了我一顿,说下次再敢骗人就打断我的腿。下次就再也不敢了。在这方面我对儿子的要求比我妈还严格呢!



二、对人要礼貌,见人要打招呼。每次和我妈妈出去,凡是见到熟人都会教我叫人,“叔叔”,“姨姨”,“哥哥”,“姐姐”……。当家里来客人了,会教我倒茶招呼客人等等。



三、要挺直胸膛做人。为了防止我弯腰驼背,经常叮嘱我走路要挺胸,目视前方,做作业时要挺腰,吃饭时不能爬得太低要拿起碗吃……。总教我只有挺直腰做人,才可以顶天立地。



四、要勤劳,自力更生。我记得很小的时侯(大概5、6岁时),妈妈就教会我烧水煮饭,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工作到很晚才回来,我就带着妹妹先酱油拌饭吃。7、8岁时就去放牛,下田帮忙种花生、种菜和收割等农活。现在我也在儿子8岁时教会了他煮饭和煮一些简单的菜,当爸妈不在家时起码能保证温饱,除此之外,还教会他洗衣服,自己去买菜……。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说了,我在此要跟爸妈说声:“谢谢你们,爸爸,妈妈!”你们教给了我的优良习惯,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啊!

以上是我的分享,欢迎在讨论区留言交流,麻烦关注点赞,谢谢!


书海拾掇


妈妈一直教育我要勤俭节约,花钱不能大手大脚,有的花的时候更要省着点,这一条真的对我现在的生活很有帮助啊!这不是学着抠门,而是生活过日子必须要有的持家之道!受用一辈子!


艾比利7592


小时候妈妈就说夹菜要夹自己前面的,不能乱翻,大一点后就说看到别人的缺陷,也不能说,没有人希望自己这样,我觉得这两点记得最清楚了,也做到了,以后一样会这样教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