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伽百農:聖經中的地名。耶穌曾在《路加福音》中提到:伽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推下陰間。


01

作為今年奧斯卡頒獎季擠掉《燃燒》入圍外語片提名的《何以為家》或多或少令人意外。影片講述了敘利亞男孩贊恩以難民的身份在黎巴嫩的悲慘生活。

電影的一開始,12歲的孩子贊恩把父母告上法庭,狀告的理由是:他們生了我。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贊恩的父母每天躺在家裡,是沒有理智可言的生育機器,從不教育孩子,卻靠孩子為生。

他們生了7個孩子,住在黎巴嫩的貧民窟,生活極其貧窮,只能靠讓贊因從藥店騙取止疼藥製成毒衣,然後讓在監獄服刑的哥哥賣出去。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贊恩從小穿行在骯髒街道,靠賣果汁、運送貨物掙錢,不時受到父母的辱罵、毆打。

贊因承擔起一家人的生活的重擔,卻從未得到過一刻的溫暖。他最喜歡11歲的妹妹也難逃厄運,父母以幾隻雞的價格,就把她送給了街上的商販為妻。

即使贊因拼盡了全力想保護妹妹,最後妹妹還是慘死在醫院門口。贊因徹底絕望了,他拿起刀憤怒地奔向那個害死妹妹的男人。

12歲,本該享受著家人關愛的年紀,贊因卻因此被帶上鐐銬鎖進了監獄。

他說:“我們活在地獄裡,可父母還打算生小孩。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02

在電影裡,家是贊恩12歲的人生裡,最想逃離的夢魘,是刻在他心口一把滴血的刀。他沒有辦法活成一個人,他無以為家。

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贊恩善良而倔強,默默地把全世界扛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歷經辛酸,拖著生活,艱難地往前走。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這個角色迸發著巨大的能量,男主的扮演者扎因·拉菲亞精彩演技也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這是打動觀眾、引起情感共鳴的重要一環。

為什麼他的表現如此奪目?因為他根本沒演,這原本就是他的日常生活。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拍攝背景在號稱“中東火藥桶”的黎巴嫩,戰亂永不缺席,敘利亞戰爭導致百姓顛沛流離。

正如導演所說“我希望用我的職業作為武器,在城市陰暗的角落裡投下一束聚光燈,滲透到那些貧困且無法逃脫的命運的人的日常生活中。

希望能夠真切地幫助到這些孩子的生活,通過電影幫助人們意識到這種情況,才能真正做出改變。”

03

何以為家?當贊恩在控訴父母只生不養的時候,他們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我的選擇是不得已的,我也沒有辦法。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貧窮也好,無能為力也罷,這些都不能構成生而不養藉口。

影片中贊恩逃離家庭後遇到的黑人女工拉希爾,就是與他爸媽截然不同的母親。

拉希爾是一個單親媽媽,可即使生活再難以為繼,也從沒有動過賣掉孩子換錢的念頭。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在收留了流浪街頭的贊恩後,她會在偷偷把客人沒吃完的蛋糕,帶回家給兩個孩子吃。

如果愛缺失,那麼即使是血脈相連的父母子女,也會和陌生人無異。但若是愛與責任存在,哪怕是住在鐵皮箱裡,也可稱之為家。

04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養兒育女是一個漫長的歷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只是其中的第一步,孩子出生後的撫養教育更為重要!

記得有這樣一篇新聞報道:《幫兩歲女童找爸媽》,曾經刷屏網絡。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父母遺棄兩歲孩子的原因是家裡已經有三個小孩。家庭條件一般的他們,無力再承擔養第四個孩子的壓力,才忍心將最小的孩子遺棄。

生了孩子就理所當然是父母了嗎?這個世界上最不需要持證上崗的就是父母,最需要考驗的也是父母。

做父母的門檻太低了,可童年的缺失的東西,很多人會用盡一生去彌補。做家長是需要資格的,這個資格的審核權,不在旁人,在每一個孩子心裡。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最後,願這世上每個落地的精靈都在愛裡長大,螞蟻樂居願一直守護!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生而不養,何以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