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A股市場上,股權質押已經成為眾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變現的一大手段,然而一旦上市公司股價的重挫也容易造成上市公司控股權易主,並給股權質押的資金出借方(券商為主)帶來負面影響。

此前就有信達證券踩雷*ST毅達的股權質押回購,控股股東大申集團無錢還債,經過法院裁決將所持2.6億股公司限售股票作價5.05億元交付信達證券抵償債務5.05億元,信達證券被動拿下了*ST毅達的2.6億股,成了上市公司*ST毅達的控股股東的一幕,如今類似一幕似乎又要發生了——

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興業礦業在日前發佈《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宣佈公司控股股東興業集團所持4.74億股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股份凍結原因系興業集團與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存在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合同糾紛,目前興業集團正在積極溝通處理上述股份被凍結事宜,爭取儘快解除上述股份凍結。截至目前,興業集團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凍結5.56億股,佔興業集團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佔公司總股本的29.76%。

這也意味,接下來如果興業集團未能及時還款,或和國金證券達成協議,上市公司興業礦業的控股權有可能易主,國金證券將取代興業集團成為上市公司興業礦業的新控股股東。

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而核心標的上市公司興業礦業如今境況也並不樂觀,公司主營鋅精粉、含銅銀精粉、錫精粉等有色金屬產品的採選、冶煉、加工、銷售,此前2016年和2017年在有色行業供給側改革下,公司業績回暖明顯,但是2018年公司又陷入了麻煩,因為對子公司雙源有色、富生礦業、巨源礦業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淨利潤虧損1.71億元,今年一季度又虧損了2821.54萬元,營業收入更是同比下降60.46%。在今年一季度,公司受銀漫礦業“2·23”重大運輸安全事故影響明顯,並且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負債總額達到了37.89億元,但是賬上的貨幣資金卻僅有1851.60萬元。

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如此背景下,興業礦業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低迷明顯,而之前把興業礦業股權當成搖錢樹質押給國金證券變現的股權也隨之受到拖累,成為了炸雷般的存在。如果國金證券成為興業礦業的控股股東,也許從現金流的角度能夠提供馳援,但是國金證券是否有相關的經驗去掌控運營一家有色礦業採掘企業又是一大疑問,這種不確定性的存在對於上市公司未來而言是一種利空。

興業礦業又一危機浮現,公司控股權或被券商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