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當人們對自己絕望、情緒低落的時候,最好的治癒方式就是照鏡子。因為一眼就能看出美醜。想想自己這樣一張醜陋的臉,居然能好好活到今天,實在幸運。人生最感恩的時刻莫過於此。

——一隻沒有名字的貓

每年的2月22日,是日本的貓節。據說是因為日本的“2”音,與貓叫的聲音很像,所以就定這一天。可見日本真是一個貓霸天下的國度。

就連那位頭像曾經印在1000日元紙鈔上的夏目漱石,也是一枚妥妥的貓奴。

被稱為日本“國民大作家”的夏目漱石,在他的38歲寫出成名作《我是貓》。作品以一隻貓的眼光觀看人世。

在這隻至死都不會捉老鼠的貓大人眼中,人類愚蠢又無聊。

“人類再怎麼進化也是白搭。他們根本沒有他們自認為的那樣偉大。”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它的主人苦沙彌是個無甚真才實學,但又抱持著清高度日的窮老師。苦沙彌經常與他的幾個學生和朋友清談身邊的人事,偶爾抒發不滿,卻又沒什麼定論。

這幾個人都各有各的脾性,唯一的共通之處就是想要保持自我,然而意志又不夠堅定。尤其是苦沙彌,生活態度是有的,卻總是糊里糊塗,想不明白任何事情。

“主人是一個性格如此古怪的人,連撫摸我都逆著毛髮的生長方向。”

偏偏這樣的人,最容易受人欺負。

苦沙彌無意中怠慢了實業家金田的夫人。得罪了有錢人,苦沙彌的生活開始不安生。金田僱人去找他的麻煩。目的是要這個窮老師對自己卑躬屈膝。

作為一個不純粹的書呆子,苦沙彌雖然沒錢,但書生的骨氣還是有幾分。他不妥協,後果就是被金田僱來的人弄得筋疲力盡、生無可戀。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苦沙彌家的貓對他很是同情,但有什麼辦法呢。儘管這隻貓生來就學貫中西,擁有極高的文學素養,具有廣博深邃的哲學思想,能夠看透自己、看透人心、看透世情,但它畢竟只是一隻不會說人話,甚至沒有名字的貓。

貓的悲哀就在於力量無法與人類抗衡。但凡“力量即正義”這句話在這俗世存在一天,貓再有道理,都沒道理。

所以,它也只能和主人一樣,凡事牢騷一番,然後得過且過了。

《我是貓》的原型,來自於一隻偶然走進夏目漱石家的貓。當時的夏目漱石正經受神經衰弱之苦。他收養了這隻貓後,症狀居然慢慢有所好轉。

於是,他童心迸發,從貓看世界的角度,寫出一本書來。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我是貓》的創作背景

19世紀60年代末,日本開始推行“明治維新”改革,從封建特權統治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改革使日本從原始農耕的自然經濟,往工業化經濟方向發展。國家階層重新分化,“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越發嚴重。

商人只要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甚至是收買偵探等國家工作人員,隨意對付其他階層的人,導致社會矛盾越見尖銳。

夏目漱石對這種改革的弊端相當不滿,卻無能為力。他苦思不得其法,反而得了神經衰弱,唯有落筆成文,創作出《我是貓》,稍稍抒發胸中的鬱悶。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在這隻自視甚高的貓眼裡,看到三種人:

一、過時的知識分子

書中一開始便用了多個篇章,講述腦筋轉不過彎的迂腐讀書人,面對洶湧而至的拜金主義,惶惶不知如何招架。他們整天沉迷於坐而論道,盡談一些沒有價值的人和事。

這些人分別代表了對社會變革擁有不同接受方式的知識分子。他們既看不起窮苦階層的農民,也瞧不上暴富的新貴。他們對社會變革各有想法:

有人死守舊式生活和世界觀,窮酸到底,如貓的主人苦沙彌。

有人看似滿心樂觀,守住自我,卻仍不得不接受風潮,如凡事嬉笑作弄的美學家迷亭。

有人裝作沒看見社會變化,鴕鳥般地縮在故紙堆裡做毫無用處的研究,如理學士水島寒月。

有人熱衷於新風氣的文學,但對其他新事物充耳不聞,懶做評論,如新體詩詩人東風。

有人滿口超凡脫俗,一副不為富貴所羈絆的架勢,卻不過是陷入虛無的自我感化,如哲學家八木獨仙。

他們有意無意地迴避著資本主義發展的衝擊,但內裡仍是抱著不安的心情,連貓都看出來了:

“這些人雖然看起來快活,如果叩問他們心底,卻總能聽到悲涼的迴響。”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二、橫行無忌的商人

金田是在資本主義浪潮中湧起的一名新型商人。他認為金錢是萬能的。當他女兒看上寒月,他就像以家世來要求寒月考上博士,然後去娶自己的女兒。

當金田夫人在苦沙彌家中碰壁,金田就收買一幫學生,不斷捉弄苦沙彌,以示自己的財雄勢大、為所欲為。

苦沙彌被整得苦不堪言,憤怒不已:

“本來瘋子是獨立的個體,瘋子多了,形成了團體勢力,反倒變成了正常人。大瘋子可以濫用金錢武力,指使小瘋子四處搞破壞,到頭來還被別人贊為偉人。”

金田是當時日本資本家的典型。他做人做事的準則就是三不——不講義氣、不講人情、不講廉恥。連貓都覺得他是“世界上最壞的人類”。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三、向現實低頭的讀書人

並非所有人都苦沙彌那樣呆硬。圓滑的鈴木一早就洞悉“大勢所趨”道理。他作為金田的說客,去找苦沙彌,講出一番肺腑之言:

“跟有錢人對著幹,只能自己吃虧。你看你天天不得安寧,身體也不好,幾乎眾叛親離,對方卻平心靜氣地過得好好的。因為他坐在家裡就能指使別人整你。寡不敵眾懂不懂?你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

簡直是句句在理。

而苦沙彌的學生多多良三平,更是早就以娶富家小姐作為人生目標。最終他如願以償,娶到金田的女兒。

夏目漱石把討論多多良的婚事作為《我是貓》的結尾。除了苦沙彌仍在苦苦掙扎之外,每個人都對現實作了妥協,成了“萬象奴役之下的庸俗之人”。

《我是貓》:實在不忍直視人類的無聊,我結束了自己的貓生

這一切在貓的眼中,更感無趣。它跑去廚房偷喝啤酒,一醉就掉進水缸裡。朦朧中它想到人世間的悲哀與無聊,於是放棄了掙扎,結束了它偉大的貓生。

“我一邊受折磨,一邊思考。之所以自己這麼痛苦,就是因為想盡快爬出水缸。想爬出去的心情雖然急迫,但是心裡清楚根本爬不出去。如果明知出不去,再努力掙扎,就是強求。所有痛苦都是來源於強求。”

貓這種蕪雜的心情,與它主人苦沙彌心中的掙扎是何其相似!

結語

《我是貓》清新脫俗、嬉笑怒罵的文風,讓日本文壇耳目一新,奠定了夏目漱石的江湖地位。

魯迅先生對夏目漱石非常推崇,他的犀利文風也明顯受到夏目漱石的影響,“毒舌”是他們文章的共同點。

不過魯迅先生是決意要以筆為劍,懷著救國之心,直刺國民痛處。夏目漱石則主要從本位出發,以自嘲而嘲他,以嘲他而自嘲,別具一格。

尤其是《我是貓》,裡面的貓與苦沙彌二者的合體,明顯就是夏目漱石本人。一人分飾兩角,甚有餘味,值得一品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