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的孩子长大后会和妈妈亲吗?

Raina睿睿


你好,我是Yugis揪揪妈妈。我想通过真实故事来回答你的问题。


说说我的故事


孩子前3个与完全是自己的带的,所以虽然是头胎,但我对自己的孩子已经很了解,总结学习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这样避免了跟长辈之间的矛盾。


宝宝3个与后,我请了一个阿姨帮我一起带。因为挑选阿姨需要时间,跟阿姨磨合也需要时间,不合适还可以换,并不想等到临上班再找。庆幸的是,我们的阿姨很好。阿姨跟我一起带孩子的时间内,我有时候会出门办事,顺便从摄像头观察阿姨的行为,我觉得很满意。


我自己是不会让孩子奶奶或者外婆一直带孩子的。孩子奶奶在外省,也不可能长期过来,即便你过来也是短时间的。孩子外公外婆倒是离得不远,但没有一起住,他们偶尔来看看。上班后就是白天家里请了阿姨看护,我的爸爸妈妈(孩子外公外婆)轮流有时候过来看看孩子。家里多处安装了监控摄像以便于随时查看孩子情况。周末或者节假日,有时候要跟孩子外公外婆一起出去玩儿一天,然后偶尔孩子周末在外公外婆家住一天,我跟老公就有一晚上自由时间。


我老公工作时间主要在3:00-9:00间,所以这也留出了白天陪宝宝的时间。我上班中午休息2小时,偶尔也会回家一起吃一顿午饭,看看孩子。


再加上每天晚上我都陪着孩子,提高陪伴效率。孩子自然还是跟爸爸妈妈亲。


周围的故事


我周围很多女性朋友都是上班族,家里要么请了阿姨,要么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我表妹有两个孩子,她跟她老公都在银行工作,工作挺忙的。他们跟公婆一起住,所以两个孩子小时候都跟着奶奶,我表妹生,完孩子上班后,就是爷爷奶奶带平时,孩子的外公外婆带周末,当然不管孩子在哪儿,我表妹就在哪边住。所以她的两个小孩长大了依然都跟她很亲。


孩子跟谁亲


其实孩子不管是谁带,作为妈妈,在自己下班后每天都尽心尽力照顾孩子,提高陪伴质量,孩子最后都会亲你。当然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妈妈把孩子交给奶奶,自己外出打工,只有周末或者放假才能看到孩子,这样孩子也会亲妈妈。这是不可能的。爸爸妈妈要想孩子跟自己亲,还是需要下班后、周末还有节假日多陪伴孩子。


你的孩子现在还小,主要是吃喝拉撒睡。你每天下班后提高陪伴质量,帮助孩子大动作的发育(爬行,站立,走路等),陪孩子玩玩具等等。多给孩子说话,给他念儿歌,放音乐等等。总之,孩子长大过程中还需要做爸爸妈妈的尽心尽责。你并不比担心白天奶奶带孩子,孩子就跟你不亲了。只要你付出了,在自己下班后,房价的时候,多陪伴孩子,并且提高陪伴质量,孩子将来照样跟你亲。



这两个奶奶带的孩子后来都是跟妈妈亲


我是Yugis揪揪妈妈,80后,同时拥有理工和教育学背景。曾在5个国家居住过10年以上,深度旅游40国。年轻时一个人跨国长途旅行多次,给爸妈和其他老人定制过国外深度旅行。现在开始实践带宝宝旅行。Yugis揪揪妈妈是国家曾经晚婚晚育政策的深度践行者,高龄生下孩子,家里一孩一猫,生活愉快。想跟我讨论孕产育儿,教育,情感以及旅游方面的问题,就关注我哦。

Yugis揪揪妈妈


爹妈抚养儿女有多么难。

娘怀儿十个月,多么不容易。

临产之时,如同进了鬼门关

父母恩情,如天如地。

娘生儿该有多么难!

娘怀儿一个月,提心吊胆。恶心呕吐,如临深渊。

娘怀儿两个月,娘才知道,初为人母,心里喜欢。

娘怀儿三个月,容貌改变,灰头土脸,昼夜难眠。

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腰酸腿软,痛苦难言。

娘怀儿五个月,五指分瓣,坐立不安,不愿动惮。

娘怀儿六个月,身体虚弱,疑神疑鬼,提心吊胆。

娘怀儿七个月,分为七窍,腹内捣蛋,腹痛难安。

娘怀儿八个月,八宝齐全,行走坐卧,如登泰山。

娘怀儿九个月,就要分娩,周身疼痛,如坐刀尖。

娘怀儿十个月,痛如刀剜,几生几死,如过鬼门关。

娘报儿赤条条浴血相见,半残躯半回魂难掩心欢,

忽听见儿哭声震天彻地,忙哺乳又怕饿坏小心肝!

本以为生下儿后难关过,那曾想养儿才是开头难。

坐月子好美味忍着不看,通奶的脏屎尿才能下咽。

怕儿饿一夜喂奶好几遍,三九天守床边不觉体寒。

出天花和水痘心都操断,泪眼涟涟替儿度过难关。

为娘的请医生腿脚跑软,抱娇儿拜神灵祷告苍天。

好东西怕儿到嘴嚼不烂,无奈何口对口吐于儿餐。

每日里为儿忙心中欢喜,儿啼哭娘心酸何曾安眠。

屎一把尿一肥娘心不厌,三九天冷水浇哪能不寒。

一生子两岁时往常怀抱,只累的两膀酸麻无怨言。

三生子四岁时学说学走,走一步叫声妈娘心喜欢。

五生子六岁时刚会玩跑,怕火烧怕饭烫又怕水淹。

到七岁进学校去把书念,怕我儿不聪明又怕师严。

怕同学到一块欺侮与俺,怕我儿不用功惹事生端。

好田地为娇儿荒废一年,吃与穿紧几用为儿备全。

为娘亲到此时用尽血汗,劳碌苦日复一日为哪般。

人都说小女子力薄身单,为了娇儿练就一身铁胆。

孝顺儿生孝顺子, 忤逆子生忤逆男。

怕只怕!

养孕恩付之流水。

怕只怕!

骨肉情淡如云烟。

吃一顿少一餐,过一年少一年。

人生一世光阴短,趁年少跪哺亲恩。


阳光语言矫正师


我就是从小由奶奶带大的,两岁开始,谈不上记事。

那时候爸妈为了挣钱,去外地做生意,就把我留在老家,我也算是标准的留守儿童了吧,每年暑假去一次,春节爸爸妈妈会回来,所以从记事开始,就盼着夏天,盼着快快过暑假,特别想和爸爸妈妈在一块,因为还有好吃的还玩的,爸爸妈妈因为不常在一起,也迁就我,然后等走的时候就特别舍不得,还有就是每次爸爸妈妈回来,等他们走的时候,就想跟着一起去,肯定不行啊,就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自然是更不见影了,现在每每想起还是觉得心酸。

印象中有一件事,小学有一年爸妈终于决定让我去他们那儿上学,等不及考试就跑去找学校,记得很清楚,爸爸背着我,跑了一天,终于有点了,结果晚上回来奶奶打电话说,还是回家上学吧,在外边太花钱,那时候在外地上学还是要借读费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想而知,我有多失望了。

要说奶奶不亲我吗,亲啊,非常亲,一直到现在,我一不听话,我妈就老说我是被我奶奶惯得了。我是我们这一辈的老大,我奶奶可以说全心全意带大的就我一个了,整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还三五时的买零食小吃给我吃,但是爸妈毕竟是爸妈,这种角色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我觉得在带小孩这件事上,主要还是要自己来,父母老人只是起个辅助作用,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现在呢,和父母住的挺近了,但是反而不像小时候那么渴望呆一块了。看到别人家父母孩子那么亲密,我也很羡慕,但是始终做不到,心里跨不过去,也就是平平淡淡的。和妈妈一起出去逛街,也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做不来胳膊挽着胳膊,依偎到一块的亲密姿态,真那样反而觉得别扭,其实现在心里也能理解他们那时候出去挣钱的无奈,但是现在这样也是习惯了。

我现在也有小孩,三岁刚过,一直我自己带,除了前三个月有他爷爷奶奶帮忙,当然我现在是全职妈妈,像题主这样还要上班,可以在下班和节假日的时候多带带孩子,晚上尽可能带孩子睡觉,可以和孩子爸爸沟通,两个人一块努力,平时多抱抱孩子,孩子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是母子天性,怎么会一直不要你们呢,这样既可以减轻奶奶负担,让奶奶不用那么辛苦,还可以增进感情,也不用担心什么以后亲不亲的问题了,而且小孩三岁就要上幼儿园了,和爸妈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好好珍惜这两三年吧。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


小六9310


奶奶带的孩子长大后会和妈妈亲吗?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一个朋友的经历。二胎政策放开后,大家都劝这个朋友也生二胎,自身条件好,才30多岁,家里条件也好,父母、婆婆都退休了,也能帮着带孩子,再说她家老大是女儿,再要个二胎正好。可她却坚决不同意,因为她不想让女儿受到和她一样的待遇。

她是家里的老大,父母为了要个男孩儿,一直积极备孕,便把她放到了爷爷奶奶家里。即便弟弟出生后,她的父母为了照顾弟弟,也没有及时把她接回家去,等到她上小学了,才将她接回来。

几年的岁月,她觉得回到自己的家里也和他们融不进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反而爷爷奶奶家才是她自己的家。

她坚决不想要二胎,就是不想让女儿受冷落,哪怕只有这一个孩子,只有这一个女儿,那也再所不惜。

谁带的孩子和谁亲,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别说奶奶带的孩子和奶奶亲,就是保姆带的孩子也会和保姆亲的。就连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比如康熙就和他的奶妈很亲。曾先后五次下江南都住到奶妈的儿子家里去。这个儿子有个非常有名的孙子,就是曹雪芹。

人都是有感情的,相处日久,感情自然加深。

我家孩子小时候白天都是由姥姥带,她就和姥姥最亲,有姥姥都不用妈妈在身边。

题主的孩子从出生就由奶奶带,和奶奶亲是很自然的。如果题主再不与孩子亲近,不亲自带孩子,孩子与奶奶的感情会更深,别等到孩子与自己一点都不亲了再来后悔。趁孩子现在还小,赶紧弥补吧。


艾灵育儿


我自己就奶奶带大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忙着做事情,我们姐妹的生活全部都是奶奶照顾的。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吧,所以应该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体会。

奶奶带大的孩子和妈妈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种距离不是说和妈妈不亲了,而是不能够和妈妈无话不说,确切地说就是疏离。特别是我们读书的时候,看到妈妈为了我们其实很努力工作,我们只知道应该感恩妈妈的付出自己要更努力学习。但是我们有什么心理话不会第一个找妈妈谈,而是会和奶奶说,这种情况直到我结婚生了孩子才慢慢转变过来。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奶奶带的不好,相反奶奶带我们都是非常用心的,并且每每教育我们要懂得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奶奶懂的东西比妈妈还多,也许也是因此我们有什么事情也自动过滤掉找妈妈谈这一想法。

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那就是即使自己已经做妈妈了,可是仍然是一个安全感极差的人。我做很多事情都容易瞻前顾后,容易焦虑,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非常警惕,所以我的朋友圈子很小,我的工作很难做到极致!直到近几年自己意识到这些,并且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我才慢慢破除自己的这种弊端。
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了和妈妈可能会疏离,但不需要担心孩子和妈妈不亲,疏离是可以修复的。而且如果在奶奶带孩子期间的工休日妈妈能够全心陪孩子,我想这种疏离也会很快抹去。我想如果小时候我的妈妈不是一心扑在工作劳动中,经常花时间陪我们的话,我不会这么迟才破除与妈妈的疏离感的。


铁树妈妈


我是一个奶奶,我有发言权,别把问题懒到奶奶身上,妈妈是监护人,妈妈要做的事,奶奶管不了,我两个儿子,两个孙子,我俩儿子婆婆一点也没管过,所以俩儿子只能听我的话,我有了第一个孙子,小儿媳妇从生下孩子就没管过,有时候看到人家儿媳妇那么合格的做一个妈妈,我真是羡慕,儿媳妇白天上班,晚上要是陪陪孩子,孩子也不至于这么排斥她,住一套房子里,一年也不进妈妈的屋,也不让他妈进我们的屋,看到妈妈就特别焦虑烦躁,推妈妈出去,儿媳妇回娘家都是自己去,孩子不去,我大儿媳妇也生了一个孙子,在外地,希望我去带孙子,我实在不放心家里孙子,希望大儿媳妇送孩子回老家我带,大儿媳妇坚持不送回来,没办法,我扔下三岁的大孙子,去外地带小孙子,我走了,家里小儿媳妇还是不管孩子,爷爷一边送孙子上幼儿园,一边在幼儿园找了一个开校车的工作,晚上爷爷照顾孙子,孙子发烧,爷爷半夜送孙子去医院,一宿照顾孙子,儿媳妇去喝酒唱歌,玩够了才回来,直到离婚,孙子也不找她妈妈,我在大儿媳妇家白天带孙子,晚上,大儿媳妇回来就是自己带,我宁可做饭刷碗洗衣服,也让他妈自己陪孩子,大儿媳妇的孩子随然一天见不着妈妈,但是只要见了妈妈,别人全靠边站,我带孩子一天,孩子跟我不如跟妈亲,为什么两个孙子全是我带大,跟妈妈的关系就不一样,愿因是,大儿媳妇不管多累,晚上都陪孩子玩,自己带孩子睡,小儿媳妇下班就是自己玩,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小儿媳妇吵着生二胎,我说,生了二胎你自己带吧!小儿媳妇不高兴的说,俺不看,扔给我一句。第一,我年级大了,我们老俩口已经给你和大儿媳妇管着俩个,再给我们一个,受不了,第二,你自己生的孩子为什么不看,你不管,为什么要生他,拿我当牛使唤吗?,第三,你第一个孩子不跟你亲,你还不伤心吗?这不光是亲不亲的事,孩子将来不听你的话,你管不了,你也受不的孩子,母亲关系会非常糟,你年轻光顾自己潇洒,把孩子扔给婆婆不管了,不用受累孩子长大了,你可知道不付出,不会有收获


13180318885




最初,在每个孩子心中,妈妈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是独一无二的,是他们心目中的神!

然后,经常见不到妈妈,就会在幼小的心中困惑,然后找到代偿的感觉,即不是妈妈,但却像妈妈一样。这个人,就是能够和宝宝朝夕相处的人。这个时候,宝宝心中,这个人就是妈妈。

随后,宝宝再大一些,知道了照顾自己的人依旧不是妈妈。他会开始寻找妈妈,想到妈妈身边去。如果依旧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心中就有了一个大大的洞,这个洞藏在内心深处只有自己知道,表面却不再寻找。

之后,宝宝越来越大了,他终于到了妈妈身边,才发现原来日思夜想的妈妈,居然成为了自己最陌生的亲人。探索着寻找共通的地方,却发现自己走过的成长轨迹中,已经无法重来。那里,没有妈妈的陪伴,也没有妈妈的身影。

所以,不要问奶奶带大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和妈妈亲,妈妈永远是妈妈,无可取代。只是,妈妈的身影不要离孩子太远,让他看不到,摸不着。这样的妈妈,也不过就是带着“妈妈”的称号罢了。

与其纠结爱与不爱,亲与不亲,不如从现在开始,好好爱孩子,好好亲孩子。真正付出了,心就不会彷徨!


沫沫的静好岁月


如果把孩子交给奶奶带,爸爸妈妈的却不去照顾陪伴,当然会和奶奶亲不和妈妈亲呀!这是人之常情,小孩子更是如此,谁陪他谁对他好他就会和谁亲。


身边有这么一个案例,类似的情况,孩子断奶后给奶奶带着,一直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工作忙几乎没时间管孩子陪孩子,后来这孩子奶奶妈妈分不清,经常叫奶奶为妈妈。孩子妈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肠子都悔青了,经常伤心暗自落泪,后来干脆辞掉了工作……


孩子的童年最离不开的就是父母用心的陪伴成长,千万不要当甩手掌柜,把孩子全部交给老人带自己却不管了。哪怕工作再忙,哪怕事业再重要,不妨停下脚步,多“听一听”孩子成长的风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最美的教育。高质量的陪伴不在乎时间长短,而在于用心专心耐心。


好爸爸陶功财


想听实话吗?我可以用自己做例子来说。和父母会亲,但是,仅仅是表面,内心距离很远。


我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出生于七零末,父母在十个月的时候,就把我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奶奶家,因为,他们要为祖国奉献,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我从十个月,就成了留守儿童,一年见一两次,一直持续到小学。


因为七年时间,没在一起生活,我的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应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善良,懂事,谦让,善解人意,没有脾气,懂得隐忍。回到我身边,发现,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例如,吃饭慢,挑食,做事磨蹭,还会大哭。于是,他们就用巴掌来解决我身上所有问题和毛病。


我的童年,没人走进过我内心世界,我是孤独的。我有什么心事,只会留给日记,和他们无法沟通。在上大学以前,我的生活和内心是扭曲,我厌世,我故作清高,我无数次在半夜望着煤气发呆,我的手腕,留着刀片划过的痕迹,我一直感觉着,没人真正的关心过我。


一度,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


后来,关系虽然缓和了,但是,属于表面上都能过得去,但是心里,有极大的不安全感。甚至,我怕他们不爱我,不疼我,有什么伤痛,我从不和他们说,怕他们嫌我是累赘。


我和父母关系表面上相处的很好,但是,从不和他们说心理话。我从小不会和他们亲亲,腻腻。大了以后,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去扛,虽然很累,但是,我已经习惯不给他们添加麻烦。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常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也结婚,也有孩子了。我毅然辞职做了全职妈妈,我希望从小就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我童年生活里的阴影,不想让孩子也去承受。


唯家至珍


很多宝妈在休完四个月产假之后,因为要上班都不得不把孩子留给老人,早上自己上班走娃娃还没醒,晚上自己下班回来娃娃已经睡了。好不容易盼到周末了,却发现孩子根本不找自己,跟自己不亲,反倒跟老人特别黏糊。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当初就是这样呀。

也正因为这样,我才特别理解这位宝妈的担心,以我的个人经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这位宝妈:孩子跟老人亲只是暂时的,等孩子稍大一点,你还是孩子最亲、最爱最依赖的人。

不过这里有个小技巧,也是一个必要前提:

多花心思在孩子身上,提高跟孩子相处的质量。高质量的陪伴,哪怕很短暂,也会让孩子很难忘,很享受。

我女儿就特别享受跟我说悄悄话,分享小秘密的时光。我可以容许她天马行空。可以理解她的小羞涩,小骄傲。但老人好像理解不了,总跟她说:你别胡说了,你别瞎想了。

所以你看,只要你足够用心,学会倾听孩子,感受孩子的感受,很容易赢得孩子的心!

不知道大家和孩子之间有什么亲密的互动呢?有没有只跟奶奶亲不跟妈妈亲的?欢迎在留言区评论互动哦。

我是头条认证的育儿作者,记得关注我,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