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证据指导通络中药防治重大疾病:聚焦天津市络病学术会议

5月12日,由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承办的血管脉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防治高峰论坛暨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华信半岛酒店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苗富来主持,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李庆和会长,天津市学协会主任熊智主任、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军平教授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专家们在会上对络病研究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进行系统回顾,热烈讨论了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等通络中药的循证研究证据,就如何让这些通络中药在冠心病、脑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防治中充分发挥作用进行了交流,并对通络中药研究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景做出展望。

天津中医药大学张军平教授在会上表示,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中医络病研究作为新时期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始终遵循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规律,走出了一条“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为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自成立至今,相继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科普宣传、人才培养、络病学教学等工作,今后将坚持中西医并重,着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共创中医络病学科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刘蔚教授:慢性心衰药物治疗现状、困惑与希望

胡文立教授:通心络稳定斑块研究进展与脑梗二级预防

脑梗死二级预防是针对过去发生过脑梗目前病情尚稳定,或者采取溶栓术后已经痊愈的脑梗死患者。这样的患者血管里仍有斑块,需要通过二级预防稳定斑块,避免因斑块破裂而再次引发脑梗死。

早在2009年,通心络稳定斑块的研究就刊登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论文指出通心络可减低血脂水平并抑制系统性炎症,增加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其破裂。《美国生理学杂志》编辑部专门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肯定了通心络稳定斑块的临床价值。张运院士最新完成的1212例循证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能安全有效地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指数,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缩小血管内的易损斑块,斑块变小了就不容易破裂,脑梗的发生风险也就随之降低。因此综合评价通心络可以有效避免脑梗死再发,实现脑梗死二级预防。

胡文立教授研究了135例脑梗死患者,发现通心络能增加血栓调节蛋白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具有明显的抗凝及纤溶作用,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天津中医药大学孙增涛教授表示,流感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重症肺炎、免疫系统紊乱、多脏器损伤和衰竭等不良后果,如果患者是本身体质羸弱或患有多种原发疾病的中老年人,流感与之互相影响,更有可能使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

所以,中老年人等易感人群出现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早服用药物抑制杀灭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更快恢复健康,同时还能减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病风险。西药一般使用奥司他韦等,中药宜选用连花清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医学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机构实验证实,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循证医学研究也证实连花清瘟抗甲流H1N1病毒的效果与奥司他韦无差异,且退热及缓解咳嗽、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优于奥司他韦,因此先后获得了17个国家级权威抗流感方案的推荐。

杜武勋教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策略及CAPITAL研究

大会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络学薪传颁奖仪式,李庆和会长对张军平、于春泉、孙增涛、杜武勋等4名在络病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进行了表彰,分别授予络病学会建设功勋专家、络病学会建设突出贡献专家、络学研究40年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