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成街道】市區南大街三角地變遷史話

美好乐成 | 【乐成街道】市区南大街三角地变迁史话

樂清市區老城區,人民路、南大街、縣前路三條道路交匯,形成了一塊頗大的三角地,這就是現在城中村改造概念中的南門片C 區。過去一年多,這裡所有建築全部推倒,現正在建設南門片文化公園。這塊曾經的樂清最熱鬧商區,要改成綠化休閒區塊——在人民路居住了幾十年的76歲老人謝林豪感慨之餘,連說“想不到”。

美好乐成 | 【乐成街道】市区南大街三角地变迁史话

過去,樂清人稱南大街為“下垟角”,帶“角”字,說明有點偏僻。下垟角以北,也就是如今的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組成了樂清最初的街市。70年前,還是孩童的謝林豪居住在西大街上,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縣文化館、縣新華書店陸續在北大街開館營業,縣政府西側也建起了木質結構、擁有座位800個的樂清戲院,這一帶成為謝林豪兒時印象中最初的樂清市區模樣。

樂清城市的變遷,是從北向南演進的。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城關街區向南大街這一帶推進。1958年,人民路南首建成了籃排球廣場;1969年,在廣場東首設燈光球場。1962年,樂清戲院進行拆建,新建成的樂清劇院佔地面積2252平方米。隨後的幾年時間裡,縣文化館等也遷至附近,圍繞著劇院、球場的三角區域,形成了樂清的政治文化活動中心地帶。

燈光球場之所以被稱作燈光球場,是因為一到晚上高懸的燈光亮起,耀眼的光線下是年輕人奔跑投籃的影子。因為燈光球場場地大,除了老百姓日常的體育運動,樂清域內的大型政治、文化活動都在球場舉行。打籃球是樂清青年人喜愛的一項運動,燈光球場練出不少籃球人才,至今仍發揮重要作用。

與燈光球場隔著一條街,便是老樂清電影院,上世紀70年代末及80年代初,改革開放初期,看電影也掀起了一波熱潮,電影票價從5分漲到了一毛以上。“文革結束後電影院熱鬧得不行,那真的是一票難求,還要找熟人開後門買張票。”謝林豪回憶道,原先禁映的古裝電影對廣大人民群眾開放,樂清電影院開始放映越劇《碧玉簪》、京劇《楊門女將》等電影,特別是放《紅樓夢》《少林寺》時,來自四面八方的全縣各地群眾蜂擁而至,影片全天24小時在電影院和戲院之間來回輪流放映。“電影院周圍和南大街一帶,人那個多啊!”想起那個場景,謝林豪一直津津樂道。

1979年後,南大街周邊的商店多了起來,謝林豪在人民路的樂成照相館也開業了,毗鄰的五金交化公司,是當時銷售五金電器的大商店,附近的居民需要電線、插頭,只要是家用的電器,都到這店裡來買。再邊上還有錄像放映廳,大大小小的小吃店帶來了更多的市井之味。40年過去了,南大街三角地周邊的商鋪不時更新,不少在舊城改造中拆除,謝林豪的樂成照相館變了地址依然開著。“以前是上門給人拍照,一到過年忙得飯也沒得吃。現在人手一個手機,照相再尋常不過了。”謝林豪感慨著城市發展帶來的變化。

上世紀90年代的南大街依舊是樂清最繁華的商區,若是放在如今這個時代,大可稱作“文化街區”。在這塊三角區域,人來人往的服裝市場總能讓愛美的女士挑到“好貨”。從這裡往四周環視,東面是當時的政府大院;西北側不到50米是市人民醫院(舊址);北面不遠處是南大街的郵政局;南端則是全樂清最早的一個紅綠燈路口。而政府大院前面的縣前路,近二三十年為遠近聞名的複印打字廣告一條街。這一帶雖然沒有大商場,但商店林立,車水馬龍,人流不息。

美好乐成 | 【乐成街道】市区南大街三角地变迁史话

如今,老文化館、老電影院、老劇院以及燈光球場早已是過去式,連後來建在燈光球場上的樂清劇院也拆了。它們從無到有再到光榮身退,完成了樂清城市進程中的歷史使命,未來這裡建成的文化公園又將讓市民多一個休閒場所,誰能否認這個時代帶給我們這麼多的變化呢?

長按識別二維碼,一鍵關注平臺

美好乐成 | 【乐成街道】市区南大街三角地变迁史话

簫音樂成

樂成街道的官方微平臺

微信號 : yuechengjiedao

美好乐成 | 【乐成街道】市区南大街三角地变迁史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