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收购价每斤28元,价格还不错。如何种植才能提高产量,使效益更高呢?

一树繁华


黄芪,又名绵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由于长期大量的采挖,近些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大有趋于灭绝的危险。为此,国家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现在市场上的黄芪,大多都是人工种植品种,所以价格不是太高。你所说的28元/斤都不错了。正如你所说的,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提高产量和质量。那么,产量该如何提高呢?今天,我们就说说黄芪高产种植的问题。

一、繁殖方法

黄芪采用种子繁殖。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因黄芪种子存在休眠特性,要用机械损伤或物理、化学处理促使发芽,可将种子放在开水中搅拌1分钟后,立即加入冷水,调节水温至40℃,浸泡2小时,将水倒出,加盖焖12小时,待种子膨胀或外皮破裂时即可播种,或用碾米机、手工碾磨,碾至外皮变为灰棕色时即可播种;或用70% ~ 80%硫酸浸泡3分钟,迅速用流水冲洗半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时多采用直播法,春季播种在3月中下旬土地解冻后进行,夏播可在7月上中旬进行,秋播南方在9月播种,北方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土地未上冻前进行,播种时先整平耙细起畦,按行距25~30厘米,深3厘米,将种子与细沙拌匀进行条播,覆土稍压实,每公顷播种量22.5千克左右。


二、栽培方法

栽培地块应选择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壤土,平地或向阳山坡,忌连作。

播种前一年秋天,将栽培地深翻晒地,春季土地解冻后,每公顷施入厩肥45000千克,磷酸氢铵300千克做基肥,翻耕入土,整平耙细,起宽1米、深30厘米的畦,开好排水沟;苗高5厘米时开始间苗,10厘米时按株距膜荚黄芪10~12厘米,蒙古黄芪6~7厘米进行定植;黄芪耐旱,一般情况下不必灌水,雨季应及时排水防涝;当苗高4~6厘米时、7~8厘米时、定植后均要进行中耕除草,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次;种植后头两年,每年结合中耕除草施肥2~3次,分别在5月上旬每公顷施入硫酸铵225千克,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公顷施入尿素150千克,7月上旬每公顷施入过磷酸钙750千克、饼肥2250千克,厩肥30000千克,可将其混匀,撒入行间开好的沟中,然后覆土;2年后每年施肥2次,越冬时每公顷施入厩肥30000千克,施入后培土,4月追施1次速效肥料;另外,为控制高度,每年7月底打顶1次。

三、病虫害防治

黄芪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紫纹羽病、豆荚螟、豆荚蝇和蚜虫等。

(1)白粉病:为害叶片和果实。主要症状是叶片和果实表面有一层白粉,然后出现很多小黑点,严重时整株枯死。发病初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波尔多液喷雾,半月喷1次,连续喷2~3次。

(2)紫纹羽病:为害根部。主要症状是基叶自下而上黄萎,最后全株枯死,根表面出现紫色菌索膜和菌核,烂根。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石灰水灌穴,播种前每公顷用300~375千克石灰氮作基肥,或每公顷用70%敌克松粉剂22.5千克和3千克细土拌匀进行土壤消毒,另外注意勿连作。

(3)豆荚螟:为害果实和种子。 可用80%晶体敌百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每周1次,连续2次。

(4)豆荚蝇:为害茎秆。破开茎秆可见黄褐色虫粪,植株易折断或嫩梢逐渐枯萎。发病后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3~4次。

(5)蚜虫:为害嫩梢。可用40%乐果乳油1 500~2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2次。

以上就是黄芪的高产种植方法,用此法种植黄芪,每公顷可产黄芪干品3000公斤以上。


综上所述,黄芪的用途比较广泛,所以市场价格比较稳定。要想获取高效益,必须在种植方法上下功夫。如果采用以上老胡介绍的方法进行种植,基本上是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的。


老胡说三农


黄芪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是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种植面积不大。黄芪主要分布于北方,山西、内蒙、甘肃、宁夏、东北是主产区。年需求量大约3.5万吨左右,但由于黄芪前不久被列入药食两用中药材品种,因此现在需求量大约六、七万吨左右。黄芪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耐寒、怕涝,喜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由于黄芪易管理、技术含量不高、灾情影响不严重,再加上扶贫攻坚政策的推动、地方政府的鼓励,现在黄芪的种植面积已经大大过剩,虽然用量大,可经不住种植范围太广、面积太大、产量太高(很多种植者使用壮根灵、增粗剂等),因此现在黄芪已经严重供大于求,产品严重过剩,未来几年内这种现状不会改观,所以希望广大农民朋友种植时需认真斟酌、仔细推敲,切忌盲从。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栽培分育苗移栽和种籽直播两种,黄芪育苗移栽和直播种植两种栽培方法各异,所以农民朋友种植时应根据二者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育苗移栽,一般是育苗一年,移栽一年,两年收获成品,产量高,能达到2000斤左右/亩,苗期和移栽期的生长年限大约都是5~6个月左右,不同的地方生长期亦不一样。育苗移栽的优点是既可集中利用时间和地力,又可减少投资,便于人工采挖,提高产量和质量;缺点是产品含量不高、有效成分不足。

1、选地整地。土地选择向阳或半向阳地,黄芪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寒、耐旱、怕涝,除苗期水较多外,其它时间对水分没有特殊要求。黄芪属深根植物,因此整地时深度应达到30~45㎝,便于根系下扎。平整土地的同时,施2500~3000公斤农家肥。有条件的地方整地前,最好灌溉一次。

2、种子处理。黄芪种子硬实率很高,播前需进行种子处理,可以提高出苗率。

①、机械处理法。这是黄芪种子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提倡使用。

a、温汤浸种法:取种子置于容器中,加入适量开水,不停搅动大约1分钟,然后加入冷水调节水温至40℃,放置2小时,种子加覆盖物焖8~10小时,待种子膨大或外皮破裂时,可趁雨后播种。

b、磨面机剥皮法:将种子倒入磨面机的漏斗中,待种子外皮剥至由棕黑色变为灰棕色时即可播种。

②、硫酸处理法。用浓硫酸处理老熟硬实的黄芪种子,发芽率高达90%以上,比不处理的提高50%左右。方法是每克种子用90%的硫酸5ml,在3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2分钟,随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播种。

3、播种除草。一般在谷雨前后育苗种植,育苗需种籽20~25斤/亩,处理后的种子7天左右即可出苗,未经处理的种子需15天左右。种植时顺便撒施辛硫磷杀虫剂颗粒3~5袋(1000克/袋)。育苗种籽应该以撒播为主,撒施土地覆盖率高,苗全苗壮,产量高。黄芪幼苗期基本上是黄芪苗和杂草同时生长,很容易造成草荒,所以必须除草。苗期一般除草2~3次,避免苗小被草瞎的状况出现。

4、施肥浇水。苗期需追肥两次,追肥需趁雨前进行,肥料最好用复合肥(如史丹利三铵),每次15斤左右即可。黄芪苗期需水较多,有条件的地方可于播种前轻浇一次水,便于种子发芽;中期苗小时亦可适量浇水,有利于黄芪苗的生长。

5、起苗移栽。第二年春季的3月下旬~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越早起苗越好。起苗前去掉地上部分,边起苗边移栽。采挖时先从地边开始,贴苗开深沟,然后逐渐向里挖,要深挖,不要弄断苗的根部。挖出的种苗及时覆盖,防止失水。用挖掘机或机械采挖更好。起好苗后,然后移栽、轮苗,轮苗时将黄芪苗平放入地垄中,苗与苗之间距离大约8~10㎝左右,然后覆土。

6、采收加工。秋季9月下旬,黄芪茎蔓变黄时,可采挖,机械、人工皆可。采挖出来后,需把芦头、须根去掉,然后晒干即可。

二、直播黄芪。山西直播黄芪种植的比较多,大多数是半野生黄芪,生长年限长达8年之久,亩产量800~1000斤左右。下面以浑源、天镇的半野生黄芪直播为例说明直播黄芪的栽培方法。

1、种植季节。春、夏、秋三季皆可种植,春季播种需要雨后进行,否则播后很难出全苗,且易发生‘‘吊根’’现象,使幼苗枯死,因此若不下雨,可夏播。由于北方降水少,所以夏季种植最好,在大暑和小暑之间最合适,雨水足,种籽易发芽,保证苗壮苗全。而秋播一般不提倡,因秋苗不利越冬,苗小,翌年出苗后,主根亦分叉,容易形成小老苗,也不利于抗病虫害。

2、种植方法,可采用点播、条播和撒播三种方式,各有利弊。点播种籽用量少,条播适宜于除草,撒播操作简单、产量稍高。

3、选地整地、种子处理。与移栽黄芪育苗时基本相同。

4、播种除草。与移栽黄芪育苗时基本相同,但亩用种量3kg左右。苗期除草与移栽黄芪育苗时相同。直播黄芪除草,若农民个人种植,可人工拔除;如果包地大户除草,可选择豆科植物黄芪专用除草剂除草。直播第二年需除草2~3次,此后几年不用除草,让黄芪自然生长,达到半野生的状态。

5、施肥。苗期尽量使用农家肥,绝对不能用化肥。此后让黄芪自然生长,不必追肥。

6、病虫害防治。

①、黄芪的病害一般有白粉病、根腐病、锈病等,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每年秋季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或提前拔除病株。

②、黄芪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蚜虫等,防治方法:可用灯光诱杀、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杀,亦可播种时将辛硫磷颗粒拌入种子中或耕地时撒入土中。

③、黄芪的鼠害,鼠害主要是田鼠,俗称沙耗子,咬食黄芪根部,并把吃剩下的储藏起来,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老鼠夹、鼠药灭鼠,但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还有鼢鼠,俗称瞎老,可以人工用箭打,许多农民有自己的土办法打瞎老。

7、采收。秋季9月下旬黄芪茎蔓变黄时或翌年春季黄芪未发芽时,可采挖,机械、人工皆可。

①、采收时间的确定。半野生黄芪生长年限至少5年,5年内采收则药效、含量不够,生长5年的黄芪根长可达1米左右,长者可达2米多,可收获鲜品1000~1500斤左右,折干率2.5:1。浑源的半野生黄芪一般收获年限都在8年以上。

②、采挖。‘‘鞭杆芪’’可人工采挖,尽量保持根系完整;普通黄芪使用机械,用挖掘机采挖,人工捡拾。

2、种子采收。黄芪第一年不结籽;第二年种子亦不多,而且种子质量不高;第三、第四年是黄芪种子质量最好、产量最高的时候,可采收作为留种用。

建议农民朋友近几年内种植黄芪时,一定要多考察市场,了解价格、销路,尽量避免出现产品积压、滞销的现象。下面是2017、18、19年种植的直播黄芪,由于今年天气凉,大多数刚出土,请参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